市场经济无处不在

魏延安 原创 | 2010-01-27 14:14 | 收藏 | 投票

  一个朋友来咨询一个项目,说他想养牛。我问为什么,他说现在牛肉火锅非常火,牛肉又那么贵,养牛肯定赚钱。我又问,怎么养,他说建一个场,买上一批好母牛,自繁自育,卖肥牛。我说如果是这样,必赔无疑,好且一赔就是若干年,我敢保证,一头牛一年赔2000元不在话下,他很吃惊。于是我给他大略讲了一下为什么,核心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任何产业都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不搞明白肉牛产业的经济规律肯定要吃大亏。

  不要光看牛肉贵,还要问为什么贵。现在市场上牛肉的价格大体相当于猪肉的一倍或更多,这不是人为定价或是市场炒作,而是内在的生产成本决定。现在猪的出栏周期是6个月,一头母猪一年可生两窝约20个猪仔,一头育肥猪的利润在100元就不错了,只要规模养殖效益不差,这也是大企业纷纷养猪的基本原因。但肉牛不一样,牛是单胎动物,繁育期需10个月,年平均繁殖率仅85%,一个出栏周期需28个月以上,这与猪的产业规律形成鲜明对照,加之牛的体格远大于猪,又是草食动物,规模养殖很难,是典型的低回报、长周期产业,因而一般企业是不敢介入的。在国外,肉牛价格有时贵得离谱,老师经济规律所决定的。

  既然这样,农户为什么还会养?这是因为农户把自己的劳动成本并不计算在内,现在一头牛养一年挣1000元左右,这实际就是农民的人工钱,故农村养牛的多是“爷爷”级的中老年男性。而且,养牛的区域已从平原向山区转移,因为平原的农民已觉得不划算了。养母牛更可怕,从母牛怀孕到犊期,养母牛的收益也就是每年的一头牛犊,若去除饲养成本,要亏本,但母牛可以耕地,对饲料要求很低,人工又不算钱,从农民的角度看还有微利,但前提是养殖成本要很低,于是母牛在现实中就大量存在于丘陵山区。若企业养起来,人工要算钱,又无法耕地,肯定是大赔钱。

  那如此说来,企业还能不能介入这个产业?能,在育肥阶段,用精料把牛催肥,一般3个月,一头牛净利润500-800元,一个百头育肥场年可出栏3-4次,利润近20万元。正因为如此,各地的育肥场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但前提条件是,必须靠近母牛存栏较多的地方,如果选错了地方,没有牛源,那就麻烦。而且,农民这些年也逐步介入到育肥阶段了,一些大户搞起了育肥,其成本要比企业低,企业在这个阶段也面临竞争了。

  经过这样一番解释,我的朋友恍然大悟,原来市场经济无处不在,我说是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看什么问题都不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是要深刻思考内在原因。尤其是在农业这个弱质行业,周期长、见效慢、风险大,外行介入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研究产业规律,以免因为盲目和仓促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个人简介
农村工作者,出身农民,研究农业,关注农村,始终不忘读书,在三农问题、农村电商、新媒体应用方面有一定研究,是青年电商和新农人的朋友。
每日关注 更多
魏延安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