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风暴》序:乔布斯一个人的战争

林永青 原创 | 2010-10-08 13:40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一个人的战争:乔布斯的成功禅语

 

                           林志共《苹果风暴》推荐序, / 林永青、刘洋波

 

 

 “做每一件事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要改变世界。”——乔布斯

 

林志共的《苹果风暴》使我回忆起在英特尔(Intel)工作的日子。英特尔是一家和微软、苹果、惠普一起燃起“硅谷之火”的伟大企业。1997年我刚到英特尔工作,巧合的是,同一年乔布斯再次掌舵苹果。但当时几乎没有人看好乔布斯,因为那时正是微软、英特尔、惠普的“水平产业模式”[1]蒸蒸日上、并占据个人电脑市场主导权的时代。——微软和英特尔,一家操作系统(Windows)老大,一家芯片老大,被业界称为“Wintel”联盟,当时正在改写从IBMDEC、苹果等公司开始的IT业的行业标准,那正是苹果的“垂直产业模式”模式饱受质疑的时期……今天,当林志共这本书即将出版之时,苹果公司已登上了IT业头把交椅,现在就说苹果将战胜微软恐怕言之过早,但这确实是乔布斯一个人的战争,他上演了一场令所有人折服的完美风暴!

 

乔布斯和盖茨:硬汉和天才

人们总忍不住要将斯蒂夫.乔布斯和比尔.盖茨做比较,他们有许多相同之处:例如同样出生于1955年,同样从小就喜欢捣鼓计算机,同样是中途辍学创业,同样有着非凡的洞察力和未来的预见力,同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专注于一件事”,同样创办了伟大的IT企业,同样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成为亿万富翁,更重要的是,同样都想“改变世界”!……但我认为他们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两个人,比尔.盖茨是一个天才,一副与生俱来的天赋、灵感,一个IT产业闪耀朝霞般光芒的大时代,一位担任过行业巨人IBM公司董事的母亲,盖茨所拥有的一切都那样的可遇而不可求;而斯蒂夫.乔布斯“是一个硬汉”,毫无理由的自信、执着,甚至是狂热的偏执,反而是平凡如你我的常人,通过修炼可以达到的境界。——盖茨,令人高山仰止、望峰息心,而乔布斯,却让你心潮澎湃、让有野心的你激发出更大的野心!林志共生花妙笔之下的、可以学习的乔布斯,这是我推荐这本书的最重要理由。

 

我相信大多数人,尤其是中国人,会更倾心于乔布斯。因为他的形象更加丰满,因为他崇尚“禅文化”(中国式佛学),同时,乔布斯极具个人魅力,特别是他的演讲才能和风采。在美国有很多疯狂的发烧友不惜花几千美元,只为了聆听一场乔布斯的充满着“禅语”的、激动人心的演讲——“乔布斯总是将其在MacWorld大会的主题演讲,演变为轰动一时的重大新闻事件,它们就像营销剧场,发布着世界性的新闻。”(《连线》)

 

看看乔布斯某场演讲的标题,你能感受到激情吗?:场景1、模拟幕后;场景2、回答那个最最重要的问题;场景3、我要成为救世主;场景4、你需要一个短标题;场景5、通向未来的路线图;场景6、如何描述竞争者;场景7、揭密战无不胜的英雄……(《乔布斯的魔力演讲》,中信出版社,20107)

 

林志共说乔布斯像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硬汉。林志共笔下,乔布斯是如此的迷人——创新上,他是特立独行的颠覆者。他认为创新不仅仅是推出新技术,还要把技术品当作艺术品;战略上,他是不折不扣的反主流分子。他不仅有勇气反对成功的商业模式,而且坚忍地在冷嘲热讽中坚持到胜利;营销上,他是充满浪漫气息的传教士。他不仅善以出其不意的故事情节吊人胃口,同样擅长营造的高贵奢华的氛围品味摄人心魄。他还经常在各种场合宣称自己是“救世主”,就像耶稣……管理上,他是简约粗暴的独裁者。据说苹果公司的人事招聘面试中有道必答题:“你是不是处男?……”他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实现最有效的沟通,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立刻执行。“史蒂夫最擅长的技能之一是公司的经营管理……从为了苹果II电脑的零部件主动和其他公司讨价还价,再到研发新型麦金托什机,史蒂夫对管理细节非常熟悉。”(《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中信出版社,20107)文化上,他是自命不凡、永不妥协的“海盗头子”。他不仅将“海盗文化”植入公司的基因中,并且努力使之制度化。……这就是乔布斯,一个毫无理由的完美主义者,一个可以被打倒,但永远不会被打败的IT狂人!

 

乔布斯的“矛盾”世界

“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盖茨和乔布斯的性格肯定都是可以成就伟业的性格。但盖茨的行事风格前后一贯、且理性,而乔布斯却常常是“矛盾”的:一位传记作者揭密说,因为“乔布斯的星座是三重双鱼座”……我们从书中可以看到,在价值观上、在知识的继承和超越上、在系统和部分的哲学思考上,乔布斯都表现出明显的“矛盾人格”。然而“道可道,非常道”,‘矛盾’并不存在,‘矛盾’产生于当我们在说不同事情的时候,我们以为说的是同一件事”(林永青语)。禅的世界,你我的世界,不都是“矛盾”的吗?—— 

 

企业家还是宗教徒乔布斯既想做企业家,又想做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禅宗所强调的经验、灵感、自我实现的内在意识,深深地吸引着他。这样一个不愿受约束和监督,这样一个极力想搞清楚这个近乎疯狂世界的本来面目,同时也想解决自己长期无法求解的疑问的人,他有着坚强的个性,很容易超越自己的目标,但却又缺乏多数普通人都有的社会经验,有时就对可能的风险浑然不觉。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他只愿意尝试不可能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目标(《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身为职业”企业家的他这样说:“我想要创造,我个人想要创造东西,我30岁了,我不准备成为产业学究。今天夏天,我得到了三个任教的机会,但我告诉所有这些大学,我认为我会是一个糟糕的教授。我最擅长的是找到一群有才华的人,并与他们一起制造东西。”(1985年《商业周刊》采访)

 

经验还是智慧。乔布斯年轻时开始,就醉心禅学,他认为如果一定需要上大学,他愿意去上一家禅学院。他认为对于禅学的研习和思考,是他最大的成功“智慧”。但是,他在另外场合又强调,“禅学重视经验,不重视智慧。我看过很多人都在沉思冥想,但似乎没什么功效。所以,我对那些能够超越有形物质或者形而上的学说极感兴趣,也开始注意到比知觉及意识更高的层次——直觉和顿悟,这与禅的基本理念极为相近。”(乔布斯1973年在里德学院修炼禅学时的讲话)

 

专注还是多元化。乔布斯说,人们以为“专注”的意思就是对你必须关注的事情点头称是。错!“专注”的全部内涵在于你要敢于说“不”。“专注”就是拒绝自己的欲望,对另外100个好主意说“不”!但是,乔布斯“同时”却乐意以“垂直模式”创造出一个看似多元化的“系统”——

 

零件还是系统。乔布斯又是系统论的最杰出实践者。苹果公司是该行业中唯一一家完成所有部件的公司,包括硬件、软件、开发商关系、和营销。“我认为,结果证明那正是苹果公司最大的战略优势。我确实相信该行业还有创新的空间,我们能够实现比其它任何公司都更快速的创新。”而且,作为多元化经营的事实,我们都知道乔布斯在个人电脑、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动画电影、数字音乐等不同行业,都成功地创建了一家堪称领军企业的公司。

 

“重新发明轮子”还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 “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种植自己吃的粮食,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自己穿的衣服,我们说着别人发明的语言,使用别人发明的数学…...我们一直在使用别人的成果。使用人类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来进行发明创造,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这就是乔布斯认为自己的“与众不同”哲学;但是,乔布斯的创新更多来自于他所标榜“海盗式”企业文化。苹果电脑早年的不少技术是从(已经官僚化的)施乐公司那里“偷来的”。崇尚“利用”别人知识的乔布斯曾经当面谴责过盖茨,说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偷窃”了苹果的图形介面技术,更为老练的盖茨这样回答:“是的,的确是‘偷窃’,但我们偷的都是施乐……”(电影《硅谷传奇》片断)

 

乔布斯可以复制吗?

一个好故事总有精彩的情节,一个成功的人生也大都有不凡的经历,乔布斯是极具讲故事天分的人,也正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林志共先生书中着墨不多,我这里简单补充:乔布斯的一生非常坎坷,刚刚出生,就被大学教授的父亲与颓废派艺术家的母亲遗弃了,从小在养父母的家里长大。乔布斯曾经吸食过大麻、酗酒、成为嬉皮士的一员,那时,他是个才智超群又玩世不恭的叛逆少年。19岁时,乔布斯选择在南亚次大陆最炎热的时节,光着脚、穿着破烂衣服来到印度朝圣,从此以后,他成为一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乔布斯的婚姻也非常曲折,他和第一个女朋友有了第一个孩子,但除了给女儿取名丽莎以外,他一直拒绝承认这个孩子。虽然乔布斯在25岁就成为亿万富翁,他却在30岁时被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扫地出门,尽管15年后他又卷土重来。乔布斯在49岁时被确诊患上胰腺癌,医生宣布他只有36个月生命,但通过自我治疗,半年后他却奇迹般生还。(我想起另一位硬汉的、以“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闻名于世的英特尔创始人安迪-格鲁夫自我治愈前列腺癌的故事)。总之,乔布斯的故事绝对可以被拍成好莱坞电影,从这个意义来说,乔布斯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

 

然而,这意味着乔布斯就是一个神话吗?读完林志共先生的书,有两点我印象特别深刻:第一、比尔.盖茨与斯蒂夫.乔布斯究竟谁笑到了最后,如何看待他们的恩恩怨怨?第二、乔布斯可以复制吗?如何复制?

 

《巴伦周刊》是一家老牌财经媒体。它将乔布斯评为“2010年度全球最受尊敬CEO”:“他是计算机界、数字音乐界、以及动画电影制作领域的跨界奇才;他是信奉‘做每件事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要改变世界’的‘佛教徒’。”紧接着,在高度评价乔布斯的“旷世奇才”后,《巴伦周刊》又马上呼吁要“复制”乔布斯:“美国应该再多1000个他这样的人物!”

 

关于第一个问题,盖茨和乔布斯谁赢得了战争?《时代》周刊有一个很好总结,“在某种意义上,乔布斯是盖茨的对抗者:他是硬件大师,而不是软件大师;他是开拓者,而不是跟随者;他是创造者,而不是克隆者;他是提倡打破旧习的人,而不是行业标准的统治者。”应该说不同的时代分别成就了比尔.盖茨和斯蒂夫.乔布斯两个英雄,虽然二者作为IT行业的开拓者,几乎同时出道。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IT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让更多的人拥有电脑,让每台电脑拥有更多的功能,因此,微软和英特尔的“水平模式”最大程度地推动了技术创新,他们最先获得了成功。今天,当人人都拥有一台电脑以后,而且在“摩尔定律”运行了35年之后,硬件成本已降至极低的情况下,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iPodiPhoneiPad成为更吸引人的事情,乔布斯的“精品路线”和“体验经济”终于盖过了微软的“平民路线”和“规模经济”。[2]我更关注的是另一方面,“企业的成功永远是人的成功”,离开了盖茨的微软,和拥有着乔布斯的苹果,是否已经无法竞争了?

 

从商业成功的角度来说,乔布斯已经超越了比尔.盖茨。但2008年比尔.盖茨正式退出微软公司,并把580亿美元个人财产尽数捐到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希望通过实践他所谓的“创新的资本主义”(《Creative Capitalism》)来继续改变世界,实现了从商人向慈善家的华丽转身。乔布斯赢得了一次好像“没有对手的战争”,从这个意义来说,也许乔布斯超越盖茨的意义似乎淡了不少。——当乔布斯在几十年后,成功地成为世界第一的“英雄”时,盖茨或许已迈开了走向“圣人”的步伐。有人可能猜测,乔布斯一定为此懊恼不已;但反观乔布斯的“佛性”,我更愿意猜测,乔布斯一定认为“最大的朋友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乔布斯一定正在自我检讨当年因“少年得志”而太过骄傲、以至于先胜后败的经历,正在体味着今天“大器晚成”的厚重和自我超越的喜悦

 

关于第二个问题,乔布斯可以复制吗?答案是肯定的,林志共从产品策略角度举了联想的乐phone的例子,我再从人才策略和价值观方面举两个事例,说明乔布斯是杰出的,但并不是唯一的:企业的管理者都认为,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但对于企业中不合格的人才,应当坚决地请出去。——中国企业家张瑞敏说,“纵容落后,就是对企业最大的不负责任”;柳传志先生也说过,“害怕得罪人,就会得罪工作”。同样乔布斯的用人法则是:“当你发现有些员工并非最优秀的人才而不得不开除他们时,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但这就是我的工作:开除一些不合格的人,我一直都非常讨厌以仁慈的方式做这件事情。”    

 

再如,在对待“自我实现”的价值观问题上,乔布斯强调:“你们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活里”;而《做最好的自己》已经是微软前中国区总裁、谷歌前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先生一本书的名字;不久前我为eBayCEO梅格.惠特曼自传中文版《价值观的力量》撰写了推荐序。eBay一直以价值观为力量“做最好的自己”,它要做最好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梅格.惠特曼说eBay一直坚持相信人性本善、行动导向、真诚正直、崇尚节约、专心致志等价值观。这与苹果对品味的追求、对产品的专注、对标准的苛求、对客户的尊重的价值观是完全一致的。

 

我有几位在微软公司和苹果公司工作过的、和正在工作着的朋友,我因此研究过盖茨,也研究过乔布斯:盖茨让外人“心生敬畏”,而乔布斯却让外人“心向往之”一生追求“佛缘”的乔布斯还未成“佛”,但正是“有缺陷的英雄”的他,是我等凡夫俗子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结语:中国的“苹果”在哪里?

在本书的最后部分,林志共先生提出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中国不缺少精品艺术家,不缺少技术开发工程师,不缺少管理团队,不缺少资本,不缺少政府对科技的支持,为什么中国不能创造出自己的苹果公司呢?”中国缺少什么呢?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企业有可能培养出乔布斯这样的人才吗?就算企业中有乔布斯这样的人才,他有可能像乔布斯那样被委以重任吗?被我们这个社会所接纳吗?

 

“善者不善者之师,不善者善者之资”(《道德经》),乔布斯可以作全世界创业者的导师,但也正是全世界消费者对他的喜爱造就了他。如果非要说今天的中国还缺什么,我个人认为,从短期看,中国还缺少将乔布斯们推上舞台的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和法治环境;从长远看,中国还缺少培养出乔布斯们的“个人主义”文化,或者说是价值观:独立思考、冒险精神、理性和责任……

 



[1]“水平产业模式”是指将电脑的CPU、操作系统、主机板、硬盘等各部件由专业配件公司来生产,再由整机厂商自由选择“可兼容”的部件来组装电脑;相应地,如果由一家企业生产电脑的所有部件,则被称为“垂直产业模式”。一家“垂直企业”的部件与另一家是不兼容的;而“水平模式”所带来的专业分工和竞争,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电脑的生产成本、及用户的学习成本和购机成本。

[2] 如果严格一些,说“苹果超越微软”并不恰当。微软是一家“轻资产”的软件企业,如果以投资回报率计算,微软的表现未必会输给苹果。一个相反的例子,也说明了今天的电脑硬件成本之低,足以使硬件不再成为成功的关键:另一位大人物,互联网行业的先知尼格罗庞蒂,于20052006年,为践行他的“信息平民化理想”,在南美洲主导推动了生产售价100美元以下电脑的项目。

个人简介
价值中国网发起人、未来主义哲学家。兼职:北京师范大学MBA客座教授、英中商会(BCCC)企业家论坛执行委员、美国金融学会(AFA)会员。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纽约大学商学院、巴黎商学院全球联合EMBA,中国最早的全球EMBA获得者;另获…
每日关注 更多
林永青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