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网上市:能否成为亚马逊第二?

冯建军 转载自 联商网 | 2010-12-11 08:13 | 收藏 | 投票

  1995成立的亚马逊,最早也是在网上卖书,且很快便成为“全球最大的网上零售书店”;而后开始经营百货,逐渐成为了美国家喻户晓的“网上沃尔玛”,此外亚马逊还搭建起B2C平台引入第三方商户;其后推出的Kindle,更为出版业和信息终端带来了颠覆式创新。

  目前,亚马逊已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因为其推出的云计算等IT服务,某种意义上已被视为一家为电子商务提供平台服务的企业。亚马逊同时还是仅此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市值达791.3亿美元,排在它后两位的分别是市值420亿的腾讯和376亿的百度。

  昨晚当当网登陆纽交所,同样是从卖书起家,逐渐走向百货化;进而开始做平台,吸引第三方商家入驻;也同时都盯上电子书业务。乍看上去,当当发展历程像极了亚马逊。事实上,从创立之日起,当当也便一直自诩为“中国亚马逊”。

  但爱上亚马逊的可不只是当当一家,马云的淘宝商城、刘强东的京东商城,还有卓越,无一不是瞄准“亚马逊”模式,欲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B2C生态。既然人人都爱亚马逊,当当会是最可能成为“中国亚马逊”的那个吗?

  

 

  亚马逊当当对比之百货化

  目前,亚马逊百货类(电子产品和一般商品)收入已经超过出版物(图书及音像制品)营收,而当当营收中仍有84%来自出版物销售。百货业务虽然发展迅速,但占比依然偏低。

  

 

  

 

  此外,在当当走向百货化的途中,还需要面对一群已经在各自细分领域成长起来的巨头,比如3C电子领域的京东商城,服装领域的凡客诚品、麦考林,还有亚马逊的中国子公司卓越,淘宝也将自己重心转移至B2C战场。当当想在综合性B2C领域分得一杯羹,挡在其前面的拦路虎着实不少。

  亚马逊当当对比之平台化

  卖书的同时,亚马逊逐步建立起了强大IT能力和供应链系统,这使亚马逊可以轻松的从书这种简单的商品扩展到更为复杂的百货领域。凭借这套平台,亚马逊吸引了众多以品牌厂商、大代理商为主的B类卖家。

  目前美国TOP500的B2C商家中,有78家在亚马逊开店,而在eBay开店的仅有25家。通过B类卖家平台Amazon Marketplace,在今年第三季度财报之后的最新业绩预测中,以付费换取服务的200万B类平台卖家将为亚马逊创造超过100亿美元的交易额,并带来16亿美元的毛收入,其中三分之一以上为净利润。

  当当2009年启动平台计划,其是否具有类似亚马逊的强大IT基因,能为平台上的商家提供便捷的服务,有待时间检验。另外考虑到中国B2C生态是淘宝生存依附模式,淘宝网占据了整个市场80%的份额,一大批B2C公司依附淘宝而存在,从而削弱了独立B2C的发展空间。

  此外,倘若目前B2C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京东商城也开始走向平台化,其市场号召力无疑要高于当当。凡客诚品CEO陈年更是直言,“中国B2C平台之战,京东胜出的几率10倍于当当。”

  亚马逊当当对比之电子书

  亚马逊携长年积累的电子书版权资源,推出阅读终端Kindle,很快便占据电子阅读器市场多数份额。且亚马逊正不断颠覆着传统出版行业的游戏规则。

  今年6月,亚马逊开放了Kindle的第三方平台,用35%的实体书版税吸引图书作者和出版商将他们的电子版权交给自己,并且以2.99-9.99美元在平台上提供下载,对那些售价在9.99美元以下的数字图书,亚马逊将给作者和出版商70%的销售分成。

  目前对于传统渠道出版的纸质图书,作者最多只能获得7%到15%的销售价格分成。亚马逊此举旨在增强Kindle平台对于出版商的吸引力同时,也在鼓励作者自行上传作品,将原本会流向传统出版商的阅读资源变为Kindle专有。

  相对于亚马逊通吃电子书产业链上下游的雄心,当当推出的电子书服务将只是为PC、手机和电子阅读器提供正版图书内容,此举虽然避免了与目前现有多家电子阅读器生产商竞争,但不同于亚马逊在美国一枝独秀的地位,中国电子图书版权市场鱼龙混杂,面对盛大等强力对手的竞争,当当能抢得多少份额仍是未知数。

  当当上市当日赚足了眼球,股价在大幅调高发行价后仍飙涨86.94%。但是,当当网能成为“中国亚马逊”吗?
 

个人简介
营销专家,中国化妆品行业榜样高峰论坛创建人。著有《榜样的力量》《再看榜样》《开店赚钱的操作细节》《金牌店长》《解码屈臣氏》《卓越店铺管理的23个流程和21个标准》《化妆品店的困局和出路》《从单店到连锁还有多远》《中…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