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首堵

张云计 原创 | 2010-12-22 23:29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爽约

  张纪文从武汉来京见一个朋友,席间想起曾经和李宏民有个约定:来北京见个面。我和纪文一边吃饭一边等,过了一个多小时,李宏民才开车到天安门,看到滚滚的车流,只能选择放弃了这个“提拉”,掉头返家。

  我开玩笑讲了一句:这里是北京,可不是外地。

  “这里是北京”是北京电视台非常有名的一个栏目,言语间透着自豪感,而现在却有另外的含义:在北京要想临时定个约会,落空的可能性非常大——原因就是堵车。

  好好的首都,被人家叫成首堵,听来不是滋味。而我工作的CBD早就以“车倍儿堵”而闻名北京了,堵是2010年的主题词,其实堵车的升级只是这半年的事情。

  如何治堵和疏堵是近来广播、电视上的热闹话题,问题大家都明白――车太多,路太少。北京的私家车超过400万辆,再加上北京的私家车的使用强度比较大,平均每年要开1.5万仅是公里,分别是伦敦的1.5倍,是日本的2倍。汽车以2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在不少地段非常多见。原来比较清爽的周末由于没有限行,显得比平时还堵(估计有不少车是出来放风的),晚高峰也在不断往后延。

  控制

  路少是北京的另外一个难题,北京的道路占城市面积的13%,而发达国家是30%,美国更是高达45%;再加上北京的高层和超高层相对较多(世界在建的摩天大楼前十座中有四座在中国,美国只有两座,而且其中的一座还停工了),北京人均的道路面积肯定是远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

  中国人均土地本身不多,建更多的路来疏导交通的可能性不大,由于国人对于城市特别是对于政治经济中心的北京有着不一样的感情,想要减少人数也不太可能。由此看来,堵车有不断加剧的可能。仅靠大幅提高交通成本制约人们的出行方式,希望也不大。

  决心

  在自行车是主要交通工具的时候,大家对于西方国家的小汽车充满了渴望,而今汽车把北京变成了停车场,也拖累了北京的原本不多的蓝天和白云,原来的羡慕早已不知哪里去了,虽然讲不上恨但也差不多了。

  某小区要卖车位,大家排队两天两夜,丝毫不输给买房的热情,算是大家对于未来政府可能出台更加严厉的治堵措施的一种未雨绸缪吧。

  不期待有一招鲜,可以把北京从大停车场变回原来的“畅通北京”,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学着适应世界吧。

  

张云计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生于1966年,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每日关注 更多
张云计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