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试水股权激励

张海勤 原创 | 2010-12-28 14:40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今年9月,上海国企股权激励的大门终于打开,光明乳业对94位企业高管和骨干的股权激励方案,正式获得证监会和上海国资委及股东大会批准,由此被称为“上海市地方国企股权激励试点改革第一单”。反映了国资监管部门对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完善薪酬结构的积极态度。

为什么是光明乳业?

在改革开放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中,股权激励不是个新话题,早在10多年前就被认为是西方企业制度的“经典法则”引入国内。也许是国有企业领导觉悟高?也许是国有企业领导在其位不便言其事?也许国有企业倡导的是为人民服务?等等,总之,涉及到国有资产的改革都需要一个过程。

 除了符合有关健全董事会、薪酬委员会结构等政策要求外,光明乳业是完全竞争性行业,这是其获得第一单批准的重要原因。光明乳业市场化程度是最高的国有企业,光明企业集团已经经过多次改革、重组、收购、国外投资等,在市场运作上比较成熟、贴近市场程度高。说的明白一点,光明企业集团早就符合或者早就有类似于股权激励机制的激励或者操作。

  激励对象是谁?

根据光明乳业929日第四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报告,实际参与公司激励计划的人数为94人,实际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最终为730.0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701%。其中,作为总经理的郭本恒获授限制性股票数量最多,为27.19万股。破天荒的事情,总是让人激动的,也容易满足的。像柳传志当初争取到的35%的股权;万科和王石为了争取到融资上市的艰辛等等。这实质上是国有企业留住人才、吸引人才、鼓励人才的办法。反过来讲,国有企业里是人才的,企业都会给予股权激励。

在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内授予的股权总量,可占公司股本规模的0.1%10%。首次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授予的股权数量,原则上应控制在上市公司股本总额的1%以内。由于是第一次,人们容易满足;由于是第一次,企业给予的十分谨慎、也就是低少。这将随着管理办法的成熟,逐渐完善,逐渐增大,直到领导者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真正起到激励作用。

  激励会是变相福利吗?

  激励的安全性十分重要。给予优秀员工股权,员工如何使用?期权如何交易等问题和细节要考虑周全,激励应该是超过福利条件的,否则的话,贬低了股权的激励作用,更贬低了被激励者的作用。

  专家视角 最大的难点是在激励和约束中平衡

 所谓的“专家”是不存在的。这是新鲜事物,谁都没有经历过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股权激励机制?这件事情应该发扬光大改革开放精神,大胆尝试、大胆创新!

 

 

张海勤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张海勤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