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景山河董事长姚胜点出中国传统黄酒的八种原罪

单鸿亮 原创 | 2010-03-26 11:02 | 收藏 | 投票
中国传统黄酒的八种原罪
封闭、僵化、保守造就了中国黄酒多年的弊病,也为一个生龙活虎的企业制造了巨大的惨痛。
成者英雄败者寇。
穿过历史漫长的隧道,中国黄酒酿造史上那段让人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老河滩,让每一个亲自参战的人为之老泪纵横……
 
●原罪之一: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我们的黄酒酿造企业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弊端,因为大多数企业处于纵向管理型企业,即垂直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这种组织结构的弊端已日益显露,必然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信息传递不畅,效率低下。
●原罪之二:地方保护主义的溺爱
在中国酒水市场白热化的竞争下,中国黄酒企业无法再像从前那样在国内市场中仅仅靠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而生存无忧,而必将面临着许多发展压力。除了市场竞争压力加剧之外,中国黄酒企业还面临自身内部缺陷的挑战。产权制度不尽合理,政企不分、产品结构严重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技术含量不高、产品档次低、缺少科学的经营战略等结构性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黄酒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原罪之三:缺乏文化引导
无论在国内或国际市场,中国黄酒企业都没有一整套引人入胜的文化引导战略规划,急功近利是中国黄酒的致命伤。中国有个普遍现象:谈品牌必谈文化;但我们的“文化”水分太多,相比之下,我们的文化更多的形而上的东西,与生活明显脱节,没有体现在行为模式中,充其量只能说是文化资源。
●原罪之四:缺乏大品牌意识
中国黄酒酿造企业目前来说,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大品牌意识,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没有一整套完善的品牌保护体系。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迅速改变的话,将无法对抗跨国集团的竞争。建立健全完善的品牌体系,立足国内市场,着眼于国际市场,我们势在必行。
●原罪之五:缺乏规模经济
分散生产、分散经营是中国黄酒酿造的一大特点,除了浙江古越龙山等几个品牌之外,很多黄酒企业都谈不上规模经营。微生物大大促进了产业的技术进步,需要深入的基础科学创新。
●原罪之六:缺乏国际化运作能力
国内优势品牌尚且如此,其他品牌更不用说。中国黄酒文化缺乏有效的营销传播,很难得到国际消费者认同,知名度没有,更何况去谈美誉度?这就是中国黄酒难以国际化的现状。基础科学研究薄弱,就导致了无法构建国际技术壁垒。
●原罪之七:人才匮乏
一个品牌的成功,其优秀人才是致胜的关键法宝。面对世界著名品牌表现出的强烈用才、留才意识来说,中国黄酒企业的人才竞争明显处于不利位置,一部分企业不善于求才、育才、留才、用才,这成了阻碍了中国黄酒企业的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自己的黄酒品牌成长为世界级品牌,人才激励机制的建立具有相当大的主观能动性。
●原罪之八:网络营销战略不健全
当前,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正深刻影响并冲击着中国黄酒企业传统的经营思路和经营方式,虚拟化生产、无纸化交易、无店铺销售等正逐步变为可能。信息管理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手段。网络营销是对于中国黄酒企业来讲,这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新生事物,如网站建设、网站推广、网上销售等等,目的是让网络成为企业发展新客户,提升销售额和经济效益的一把锐利武器。
 
第二章 历史的见证●胜景山河之歌
从“独成湘派”再到品牌领袖,胜景山河古越楼台卓而不群的品牌形象见证着中国黄酒酿造腾飞发展的一页,同时,胜景山河人也用自己的热血与韶华哺育着中国黄酒人奔赴世界级品牌的峥嵘未来。
英雄赤胆境界高,湘江河畔起波涛。
一向以低调智勇的胜景山河掌门人姚胜用他的智慧眼光领略了中国黄酒追求世界品牌的洪钟之旅,以他为首的胜景山河领导班子,不畏困难迎浪而上,与邪恶的“世界级品牌”展开了殊死较量……
个人简介
成都耕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作家,主编,中国书画敬老发起人,慈善家,创办《商业瞭望》杂志并担任社长兼总编辑,创办《中国酒业评论》杂志并担任社长兼总编辑,在台湾、新加坡、韩国出版《追求完美》、《骄兔总比慢龟好…
每日关注 更多
单鸿亮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