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的第一品牌。从1984年张瑞敏阴差阳错的接手以来,以儒家思想为管理理念,以服务客户为宗旨,20多年来把一个负债一百多万的国有企业——青岛电冰箱总厂打造成世界知名家电品牌。
海尔公司的广告也是不间断的见诸于电视,纸媒体等。但是和其他家电企业不同的是,海尔公司从没有用明星代言。在这一点上和联想相似,也许是张瑞敏和柳传志这两位老帅心灵的感应一致吧。与此不同的是,美的公司则是爱好这一手。现在的美的公司,用巩俐代言一些小家电、微波炉之类的,用国家女子跳水队代言空调之类的,效果应该说很好,但是为何海尔和联想不用呢?在九几年的时候,TCL曾经为了让刘晓庆代言,给刘晓庆写了一封信,信中的关键一点就是说:你再不在电视上露面,人们可能把你忘记了。果然,刘晓庆接了TCL的电视广告代言,使得当时的TCL名声大震,从而使得自己的品牌一跃成为一线彩电品牌。如今的空调专业户格力也是让国际巨星成龙代言。与此类似,药行业、服装、饮料行业等等都喜欢采用名人代言,效果应该说都不错。
名人代言的优势:
1、可以借助名人的人气,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
2、借助名人在迷们心中的地位,使得自己的品牌侵入迷们的心坎里,不容忘记;
3、名人代言可以让一些区域品牌借助名人的影响范围,迅速走向全国,例如:陈宝国代言的浙江古越龙山酒。
4、用运动明星代言,可以给消费者信赖感。等等吧。
名人代言的不测:
1、出现丑闻,品牌前期的投入打水漂。例如:田亮曾经代言的上海某海苔,在田亮卷入一些绯闻或者成绩不佳后,这种海苔就很难登上一个台阶。本来投入田亮广告肯定是卯足了劲要一飞冲天,结果鸡飞蛋打;
2、明星有些人并不是总是那么高高在上,能像巩俐这样的始终保持神秘和处于高位者比较少。你看章子怡最近的捐款时间,被炒得沸沸扬扬,好在章子怡没有做什么广告。
3;明星代言的时效性,明星大都数都是有状态起伏的,而品牌则是必须稳步提高,不能下旋,只能一直往前走,同时还不能太快,太快就意味着要速度下降。
比较而言:
1、感觉还是海尔和联想做的稳妥。也就是说明星代言的风险还是非常大的。这样的例子就很多了。你比方赵丽蓉突然离开人世,马季也是如此,那产品代理公司只能是撇清关系,另辟蹊径。
2、关注海尔可以看出,海尔的广告大都数是就事论事,提供快乐和美本身,不造作、不炒作、不刺激、不大起大落,总是针对创新出来的新产品,做到让消费者知道而已。这让给人的感觉是容易接受,不骄不躁。广告 本身就是让你知道,他没有那么复杂。
3、对于海尔和联想这样的国际品牌来讲,明星的代言也许范围还不够或者不对称。同时,各国的风俗习惯也不同,对待名人的看法也不同。而且很多明星只能是在本国影响力巨大,而在国外则就不一定了。
4、海尔采取的策略是让你知道喝感觉美就足够了,他们也不会偏执的打广告,海尔是适可而止。并不像某些药做的广告一样,月刊越不想买。整天造作,让人恶心。即使让人知道了这种品牌,美感也没有,也不想买。而海尔则是让您喜欢,当不喜欢了,他会很知趣的退出。
5、明星代言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曾经是两家公司较量的武器。他们应用的很成功,成功的吸引力年轻一族或者老一代人。而海尔这样的产品,人们更多的是需要的是好不好用,美不美?就像当初张瑞敏问一个德国的老太太:西门子和海尔的产品功能一样,您为什么不买海尔的产品呢?老太太说:因为西门的产品是艺术品。还有一个例子是飞利浦要出一款产品,在网络电视上简单宣传之后,使用迷们通宵达旦的去排队购买,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值得,能够首先使用这款产品和这款产品的设计太吸引人了。
张瑞敏和他的海尔一直秉承儒家思想,不张扬、不骄不躁、如履薄冰等管理思想;在品牌上倡导美誉度,也许这就是海尔广告的基准吧!
【注明】本文只作为价值中国网的日志文章发表,请勿摘编、转载,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