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深圳大学为代表的“中国大学生传帮带创业模式”
最近有幸参加深圳大学创业园大学生创业讨论活动,深深感到: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当下中国的历史使命!
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硕士生们在就业难以及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面前,如今最好的出路就是创业了?------毕竟大多数这代大学生们的父辈都已经不需要孩子们马上挣钱来供养长辈。
但如今,真正最后能够采取行动的大学生毕竟是少数;由于经验、资源、能力等有限,大部分创业者都将经历1-3次失败,才能够逐步走向成功。
于是,我们讨论:
A. 大学生创业需要依托传统产业和龙头企业:根据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初步调研,深圳大部分中高级专业人士创业均以失败告终,少数成功者的成功经验都是依托行业前20名领先企业,展开技术和产品开发。此调研结果揭示了“依托政府对产业发展的规划,并根据市场机制进行产业链配套投资,既能实现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引导目标,又能控制投资风险”!基于强大科技、金融、物流和服饰、家具、珠宝、钟表等传统产业基础,积极整合深港各种金融服务资源,逐步建立健全深港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正是时机。
B. 腾讯在全国15所高校建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腾讯创新俱乐部”,充分调动高校及大学生参与企业创新以及推动大学生创业,累计直接参与人数超过6万人。
于是,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如果深圳大学的创业者们能够通过老师找到已经创业成功的同门师兄师姐,主动策划设计一些为之配套的产品和服务,加上学校的产学研合作机制,辅以大企业的传帮带文化,是否能够成就一道以深圳大学为代表的“中国大学生传帮带创业模式”呢?
参考文章:
桂林大学生创业园开展“传帮带”活动http://www.91chye.com/index.php/article/view/id-11409
中国大学生创业榜 80后成主角http://user.qzone.qq.com/57277104/blog/1258769002
[新华纵横]“导师带徒”圆创业梦想
导师带徒,点燃大学生创业希望(通过带信息,带心态,带方法这种模式,然后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快速地经过老师的传帮带这个作用以后,能够快速地成长)。敬请关注《新华纵横》——《“导师带徒”圆创业梦想》。 新华社记者王怿文:眼下正是高校毕业生忙着写论文准备毕业的时候,再过几个月他们就要步入社会。面对当前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一些在校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在浙江杭州,一种“导师带徒”的创业模式,有效推动了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让怀揣创业梦想的大学生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在浙江杭州城北“赛博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24岁的肖午政和同事们正在忙着研发一项热能节能产品。大学还没毕业的他如今已是一家企业的负责人。
中国计量学院大四学生 肖午政:现在说起来,就像你刚才说的确实有点感慨,现在我们公司是做得比较好了。 肖午政是中国计量学院大四的学生,从小就热衷发明创造的他,大三时手里就已攥着7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凭借着自己的发明,2007年底,他和几个创业伙伴凑钱注册了一家公司。但这次创业,并没有想像中那么一帆风顺。
肖午政:那个时候,我的公司经营状况其实是比较差,只有出的钱没有进去的钱,所以我们非常着急。 长时间未见效益让几个年轻人逐渐失去了信心。坚持了不到半年,几个创业伙伴就开始动摇了。 之前确实因为那个时候,大二大三的时候很有激情,其实说白了就是很冲动,所以大家一起都想创业,但到后来发现创业没有他们想像的那么美好,或者是只想像到了它的好处,2008年暑假结束以后,还有一些人,他们是3个人总共就是说我们退出来吧。
创业伙伴的离去,让肖午政一下子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境地。
肖午政:那个时候就有点像,有点像创业失败的人一样,失眠,连续一个星期的失眠,最后就睡不好觉,黑眼圈都有了,甚至是偷偷地在寝室哭过两次。 就在这个时候,肖午政遇到了一位贵人,他不仅重新点燃了肖午政心中创业的激情,也让他的创业梦想成为了现实。
浙江杭州国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郁丰:我听到了肖午政在谈自己创业路上的困难,尤其是有技术而找不到市场。那么听了这句话以后,那我就做了一个回答,我说我是一个从营销做起的一个创业者,那么我想在这一方面能够帮你做一些指导和帮助。
2008年7月,为帮助和扶持大学生把“创业梦想”转变为“创业行动”,共青团杭州市委主管的“杭州大学生创业俱乐部”成立。俱乐部聘请社会责任感强、管理经验丰富的青年企业家及投资人担任创业导师,与创业大学生开展“导师带徒”活动,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
浙江杭州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秘书长武长虹:这个大学生俱乐部是哪些人组成,它是由一些在高校有创业想法的,创业有意向的大学生和已经毕业的,已经创业的大学生以及我们一些高校的一些创业社团,一些我们金融机构组成的一个俱乐部。它主要是为了把我们大学生创业俱乐部打造成我们未来一个杭州青年企业家的一个摇篮,我们未来企业家,我们为我们大学生创业孵化器这个作用。肖午政和李郁丰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相遇并建立创业师徒关系的。
肖午政:他(李郁丰)发现我这个公司从账面上来说,只是只出不进,要找原因,然后做了几个工程以后,本来这个行业应该利润率很高的,为什么我做得这么差。
浙江杭州国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郁丰:那么我介入以后呢,那我帮助他做了几项工作。第一个就是公司产品的战略定位,我们是做节热的这样一种产品,节热的产品我当时提出来的规划是服务于农业、农村,三农为服务对象的这样一个节能项目。
这样的会面讨论,肖午政已记不清有多少回。自从成为肖午政的创业导师后,李郁丰每周都要和他见上几次,了解他们创业团队近期工作的进展,为公司业务拓展、经营管理提供指导。李郁丰还多次开车陪着肖午政去浙江各地相关企业找机会、谈项目。
肖午政:他给我灌输一种营销的理念,还有就是当我遇到一些困难或者是麻烦,甚至是生活上的问题的时候,我会有一个长辈跟我来交流。在认识李总或者我叫他李老师之前,我认为这个东西技术好,就像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我认为这个东西好,肯定会有人买,实际情况是还要靠营销,还要靠跟别人谈判和交流。 在李郁丰的指导帮助下,肖午政的创业路慢慢走向正轨,公司业务不断拓展。预计今年6月,他的公司就能实现盈利。 除了手把手为学生提供指导外,在“导师带徒”活动中,“导师”还从资金、产品营销等方面为自己所带的“徒弟”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和帮助。对于这一点,杭州师范大学的雷真真感受很深。
浙江杭州师范大学学生 雷真真:我们就是在,就是去年的7月份大学生创业俱乐部成立的时候,就跟我们导师结识的,后来呢,我们团队就是想要成立公司,导师也非常支持我们,因为我们跟导师说了,我们就是场地、资金各方面都比较欠缺,我们导师就是给我们主动提出来,说让我们入驻这边星巢,星巢创业网的星巢孵化器,然后我们就过来这边。后来呢我们因为资金的缺乏,导师就是首期就给我们提供了10万块钱的无息贷款。 雷真真的“导师”叫张跃飞,是浙江飞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作为杭州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的创业导师,在“导师带徒”的过程中,张跃飞有着自己的一套理念,他对自己的“徒弟”,更倾向于“自主”这两个字。
浙江飞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跃飞:导师是在关键的时候,在重要的一些环节上,整个商业模式上,整个架构上会给你一些很重要的把握。但是在开拓一些市场、一些业务,包括日常的一些管理当中,大学生还需要有自己的个性,要自信。因为太多地依赖于创业导师以后,就变成是一种声音,一种形状,有很多产业它是完全不同的,产业是完全不同的,不能完全按照一种形式去做。
像肖午政、雷真真一样,到目前,杭州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已经有20多名青年企业家、投资人牵手40名创业大学生。创业导师先后帮助6名徒弟创办公司,一些导师还向各自徒弟所经营的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环保节能产业以投资入股、贴息形式一期投资共计112.8万元。
浙江杭州大学生创业俱乐部秘书长武长虹:通过带信息,带心态,带方法这种模式,然后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快速地经过老师的传帮带这个作用以后,能够快速地成长。同时,我们老师也可以在和学生的交流过程当中,发现一些学生好的盈利点,好的项目,也发现我们自己导师的一些新的企业的增长点。
浙江飞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跃飞: 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我们在帮助她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们也非常快乐,非常开心,看到他们一步步成长起来,在我们的帮助下而且能够快速地起来,这是我们希望所能看到的。
新华社记者王怿文:有资料显示,我国高校自主创业率仅有1%。如何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杭州大学生创业俱乐部推出的“导师带徒”的创业模式,对大学生来说是很大的福音,也是助推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但作为大学生来说,创业路还是要靠自己去磨炼拼搏,只有这样才能展翅高飞,闯出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