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业发展面面谈

方彭君 原创 | 2010-05-16 18:35 | 收藏 | 投票

上海商业发展面面谈

2007.03

  方:上海商业连续的高增长,反映了上海商业在推动内需上是明显的,这符合国家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过热主要是出口过快投资过大,这两方面将要受到抑制,那么加大内需成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性需要。上海作为全国商贸业最发达的城市,在这方面应起到一定的作用。

上海商业发展的机遇和着力点

  齐:上海商业保持很快的发展速度。这几年上海商业连续两位数同比增。

  市场能保持旺盛的原因有这样几个:一是股市旺,带来消费热;二是婴幼儿消费市场预期旺盛。前年由于不少人认为不适宜结婚,去年结婚人数高达12.3万对,结婚高峰之后带来今年的生育高峰,今年出生的婴儿又是讨人喜欢的金猪宝宝;三是今年的物价略有上升,上海的消费物价上升了,零售物价今年总体物价是稳中有升;四是百货商场通过商品结构调整后,客单价有所上升,百货店的销售额也得以提升;五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上海的标准化菜场建设今年继续搞,食品安全得到重视后,居民买菜更放心;六是社区商业建设、郊区商业建设、轨道交通建设跟市郊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商业网点建设加快后,老百姓放心消费,购物方便,促进了消费上升。

  以上是今年市场的有利因素,但不利因素也有,比如房产市场比较疲软,这对家具、装潢、家电等会有影响。

  上海商业零售消费主要有三大块,一块是本市居民需求,以户籍人口来讲,占零售总额的44%。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这几年在10%-12%之间,这其中包括低保和最低工资线标准提高,离退休人员增加养老金收入;上海的户籍人口增加,一年有5-6万人,其中有外地引进人才,有外地来沪就读的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的,还有因落实政策早期到外地支内和去新疆等地知青的子女返沪的,这些占增加人口的44%。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也推动了消费的增长。

  第二块是集团消费,占26%。上海的公司多,要业务交往,有商务消费,要添置办公用品。第三块是外来消费,占30%。其中海外来的会展、商务客等占4%,外省市占18%,常住上海的外国人有11万,占8%。外来消费这一块有许多文章好做,上海市场商业挖潜应该放在外来消费上面,上海建设购物天堂也好、建设“四个中心”也好,都要重视这一块。外来消费的层次拉得也比较开,奢移品消费等最高档的是外来的多,比如南京西路“金三角”的梅龙镇、中信泰富、恒隆,周末许多外地高端消费群体到上海都会去逛一逛、买一买,这方面的主要消费者是外来的,不是上海人;最大众化的消费也是外来的,当然外来民工、外来妹也有区分,不都是填饱肚子就可以了。有些年轻姑娘要谈恋爱、要结婚,她们也有化妆品、服装等需求,外来小青年也有上网和手机消费需求。

  从网点供应来讲,商业营业面积每年都有增加,2006年底约有3640万平方米,而2005年底是3240万平方米,可见商业零售面积的增加是很快的,对此,有人讲商业网点多了,有人讲少,有争论。我认为这要辩证地看,不能笼统地讲多和少,商业网点在结构、布局,以及在业态结构、创新上还是有问题的,有的地方老百姓购物还是不方便,而有的地方商业网点又太密集,这是客观存在的,网点和业态太密集后,销售额下降了。

  方:上海商业网点发展不平衡是不争的事实,但目前主要问题是,盲目发展、贪大求洋,各区攀比,造成许多购物中心的坪绩效益不高,有的购物中心,特别是边远区已蜕化为杂货市场,还有些业态竞争过烈,同业门店过多过密,经营的同质化状况严重。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政府要加强调控,合理规划。

 

  丁:现在业内人士业已形成这么个共识,就是消费升级已呈大趋势,于是在上海的某些著名商业街区国际知名品牌商场、环球高端商品“一条街”等不断涌现。但从实际经营状况考察,这些高档商品店、高端商品“一条街”的商业景气度与设计者当初的期望值相差甚远。这里便引伸出这么两个值得研究与探讨的新课题:其一,消费升级是否就等于“洋品牌”?其二,设计筹建高档商品商场或高端商品一条街时,是先调查研究市场还是先研究商场、一条街的气派和排场?有市场研究专家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逐年提高,消费升级趋势不会逆转,但消费升级是个历史进程,且消费升级的层次性相当明显,至于购买游艇、宝马车、高档表的消费者毕竟还是极少数,大众消费品的升级是未来的主流。所以,消费升级不等于高档品消费大潮的到来,更不等于“洋品牌”。

上海商业的业态要创新和调整

 

  齐:零售业在经营方式上最大的变化就是连锁,连锁经营成为增长最快的经济形态之一,成功的零售企业主要是连锁企业。连锁经营出现多业态发展趋势。

  关于百货商店的发展趋势,我认为:

  (1  经过近几年的调整,许多百货商店制止了滑坡,近几年经营情况出现好转。

  据对全国百货零售业前100家零售额统计,零售额比上年增长的有81家,比上年增加3家。下降的有16家,比上年减少6家。持平3家。

  零售额上升的81家百货商店中,比上年增长20%以上的有21家,比上年增长10-20%的有35家,增长10%以下的有25家。增长幅度也大大好于2005年。

  (2)百货商店不能乐观,新的威胁已经来临,它即将面临一个强大的新对手:服饰“品类杀手”。H&M瑞典,C&A德国,GAP美国,ZARA西班牙,这4大国际公认的服饰“品类杀手”中除GAP美国外3家已经进入上海,其特点是紧紧抓住时尚,周转快,价格相对较低,批量大有足够竞争力。适合青年、适合工薪阶层,消费面要远远广于奢移品牌,奢移品牌对工薪阶层来讲毕竟是可望而不可及。

  此外,还有丹麦的VERO  MODOJACK&JONES(杰克·琼斯),丹麦Bestseller集团(ONLY);日本的优衣库等。这些专卖店已不是几百平方米,而是上千平方米营业面积,对百货店的威胁大了。

  当初,大卖场一出现,一般日用品百货就没有办法做了;国美、永乐一出来,百货店的家电不好卖了。现在百货商店做的服装、鞋子、化妆品、包袋、饰品、黄金珠宝、眼镜手表等,服装占最大的比重。如果这个阵地再失守,就很难弥补。

  当然,百货业应该早作准备,服饰“品类杀手”的发展是渐进的,但速度不会很慢。有的已经进入百货商店,有的进入购物中心,有的会单独开设门店。

  (3)百货商店作为一个在上海拥有100多年历史的老业态并不会淘汰。但现在的消费需求是综合性的,要实行调整和创新。百货商店今后的发展趋势:

  一是与新型业态、新型经营方式相融合,减缓衰老,延长生命周期。百货商店可将有形商店与无形商店结合起来,传统的销售方式与网络手段结合起来,以扩大影响,稳定客户群。

  二是购物中心化。上海部门大型百货商店正在调整经营结构,增加餐饮、休闲、娱乐、服务等功能,逐渐购物中心化。大部分购物中心的“龙头”,还是需要百货商店来担当。今后百货商店进入购物中心发展应该是一个趋势。

  三是创出自有商品品牌。拥有自主经营能力和自有品牌的百货商店容易创出自己的特色,有利于与其他商店的错位。1928年英国玛莎百货(Marks&Spencer)注册了自己的商品品牌“圣米高”。与传统的零售商不同,玛莎所出售的各种商品全部用自己的“圣米高”品牌。因此,玛莎被称为“没有工厂的制造商”。玛莎的裤、袜销售额占全英国25%以上,睡衣、胸衣占30%以上,衣裙销售额占50%以上。尽管2001年玛莎因海外运营失利,被迫结束了在英国以外的所有店铺,不过其在英国的运作仍能获利。

  四是连锁化。连锁化是百货业做强、做大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外百货连锁已很普遍。如玛莎、西尔斯、老佛爷等。

  但百货连锁的难度较大,根本不像大卖场、超级市场、便利店、快餐咖啡店、家电家具专业大卖场那么容易,最主要的原因是地段差异,不同地段、不同市口的百货商店功能定位不同,经营的品牌不同。百货连锁不可能按照一个模式一家一家克隆。所以百货连锁的品牌优势可以发挥,但规模优势较难体现。统一采购就比较难。

  丁:种种迹象表明,时下不少大型商场乃至在同一商圈的定位同构化现象屡屡出现,这将使新的同构化竞争烽烟又起。在上海最著名的商业街,有家经营国际一线品牌大商厦,将商品结构改变为都市百货,反映了经营的理性,奢移品消费毕竟有限。但堂堂第一街都经营差不多档次的商品,争夺同一顾客群,又会带来什么结果?

  百货店业态目前受到70多个行业产销直接对接的各种形色的专卖店的威胁,未来还会更多。面对未来,齐主任开的许多药方我都赞同,百货店关键是要自营,增强经营能力,开拓盈利空间。

上海商业与现代服务业应互动共进,联动发展

 :现代服务业是中心城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心城区建设的发展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中心城区面貌的改善和中心城区功能的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与中心城区发展互动共进。

  一、商业与其他服务业之间的联动发展:

  上海到2010年服务业态要达到55%,现在是50%多一点,商贸业服务业占1/5

  1、商业、商务互动。如上海南京西路、徐家汇、浦东新上海业城既是商业区,又是商务区。商业为商务提供了配套服务,商务为商业带来了稳定的客流和购买力。静安区有4幢商务楼年缴税超过亿元。

  2、商业、会展互动。上海会展很多,参展和参观双方会产生的商业需求。

  3、商业、住宅互动。商业满足了社区(住宅)居民的生活需求,住宅为商业带来客流。住宅要搞商业配套,关注开门新“七件事”,以前的理发现成了美容美发,过去的澡堂现在是大浴场,商业配套设施要适应现代消费需求。

  4、商业、旅游互动。豫园、南京东路的商业靠旅游带动,象上海这样天然旅游景点比较缺乏的城市,商业也就成为旅游景点之一。

  5、商业、文化互动。商旅文结合(商业、旅游、文化相结合)上海南京东路一直到外滩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旅游景点、旅游线路,可以满足游客的购物旅游、餐饮旅游。建设商旅文结合的风情街。利用绿地、水岸等景观资源,挖掘历史文化风貌区与优秀历史建筑的价值,建设与产业相配套,与建筑及环境风格相协调的商业、旅游、文化三者有机结合的风情街。用政策吸引符合风情街特色和功能定位的设计型、创意型中小企业入驻,增强风情街的个性化特色和活力。鼓励特色餐饮企业进入,丰富风情街餐饮业的文化内涵。上海新天地就是石库门文化。

  6、商业、交通互动。商业与交通是一对矛盾,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交通为商业带来客流,商业也为交通带来客流(如果完全从市场的角度看)。

  交通希望道路有隔离栏,有利于车辆快速安全通过;商业希望道路成为步行街,有利于顾客逛街,聚集人气。交通与商业,既可能相互促进,也可能相互制约。如商业希望有步行街、步行区域,交通部门往往不舍得。快速交通干道两边的客流就很难对流,影响商业。而交通不方便,或者没有停车位,也会影响商业。没有停车位的酒家,生意往往就不如有停车位的。交通便利对商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带来客流,也可能带走客流。

  二、商业内部的联动发展:

  现在的服务消费约占32%,其增长速度比零售要快。购物要跟餐饮、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结合,因为现在的消费特点是综合消费、即兴消费,与计划经济不一样,计划经济时代,消费也是非常有计划的,凭粮票、布票,出门消费是有目的的。我们好多商家往往抱怨顾客停留时间太短,匆匆而过,顾客提袋率(进店顾客中购买商品的比率)低,人均消费额低。仔细分析,顾客匆匆而过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商家缺乏休闲功能。据测算,一般消费者连续逛街购物的疲劳时间最多为2小时(也就可逛万把平方米营业面积的商场),中老年顾客还要低于这个水平。而休闲、餐饮、娱乐等可以有效地延长顾客的滞留时间,产生更多的消费机会。所以要将购物的份额降下来,我认为,在一般商圈或大型商业设施中,购物所占的比重50%就差不多了。

  三、处理好商贸服务业发展中的相互关系:

  1、错位与集聚

  有的业态要错位,有的业态要集聚;有的商圈要错位,有的商圈要集聚,就是说,有的店不能扎堆,有的店需要扎堆;有的商圈店不能扎堆,有的商圈店需要扎堆。

  便利店、超级市场、大卖场(不管综合性还是专业性)不能扎堆开,要保持距离。

  而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等挑选性比较强的商店,需要扎堆,店多成市,有利于消费者货比三家。休闲、娱乐、商务也需要扎堆,扎堆才有吸引力。

  比如专业特色街,餐饮一条街、休闲一条街、服饰一条街就是同类型商铺扎堆开,发挥集聚效应。

  店多成市,孤掌难鸣。上海梅龙镇广场、中信泰富、恒隆百货扎堆了;衡山路酒家扎堆了;沪青平公路上餐饮扎堆了,都很成功。

  我们不能笼统地说扎堆不好,还是要根据业态、业种和所处的地段看。

  2、层次与特色

  不能机械地规定高、中、低档,也不能机械地规定层级(市级、区级、社区级),主要还是做出特色,吸引消费者。

  四、商业旅游业与其他服务业之间的联动发展:

  旅游与文化、旅游与会展、旅游与交通、旅游与商务、旅游与餐饮、购物等。

  上海2005年接待境外游客571.35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为36.08亿美元。

  到香港去旅游基本上就是购物旅游。

  商务考察有不少也与旅游联系在一起的,在旅游中考察投资环境,顺便与一些企业接触。我们单位接待过好几个日本的商务旅游团,在旅游的间隙,我们向他们介绍上海经济情况。

  还有现代服务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之间互动和融合,如旅游与农业、工业融合后,就产生观光农业、观光工业。上海孙桥农业园区、安亭汽车城、足球基地都是旅游景点。青岛啤酒博物馆、烟台张裕葡萄酒博物馆都成为旅游景点,感觉非常好。在美国,参观造币厂也是一个旅游项目。

  大力发展交通枢纽型商业。适应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建设的趋势,大力推进交通枢纽与商业的结合,满足在新的动态空间和生活条件下的消费需求。我们调查过有地铁的商圈,近40%的客流是从地铁来的。

要关注“老字号”

  丁:最近商业老字号又引起各方的关注。应该讲,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对“老字号”问题是很关注的,诸如命名“中华老字号”,挂上闪闪发光的铜牌。近几年,有关部门又开展了“中华老字号”的认定活动,这对于激活“老字号”的经营,扩大在顾客群中的诚信度,是个有力的推动。但对“老字号”能否永葆青春,“老字号”的寿命该有多长,恐怕能说清楚的人不多。据报道,全球寿命最长的私企,是创始于公元718年,如今仍在经营的日本粟津温泉饭店,今年1289岁,经历了14个世纪、40代家族传承,是名副其实的“千岁老寿星”;在全球家族企业寿命排名第17位。创建于1551年的西班牙科多酿酒厂,年产6000万瓶香槟酒,至今已持续近5个世纪。从排名来看,意大利和法国的长寿家族企业最多。纵观全球最古老的100个家族企业排名,较多的是从事美酒和美食的。反观“中华老字号”,与这些古老的寿星相比,辈份相差甚远,这说明“老字号”重振雄风的可能性存在,但能不能焕发青春,这是需要业界人士和有关部门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认为,一大批“老字号”是中国民族商业文化的瑰宝,可要使“老树长新枝”,还得从老字号演革史的“根”上去找原因。早年,“老字号”为什么能在极其恶劣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壮大,我曾采访调查过上海8家“老字号”的老板,归纳起来其深层原因大致有这么几个:一是大多是合伙的股份制产权结构;二是大多是前店后工场(或厂)的产销一体化结构;三是经营思路彻底地以市场为取向,市场急需什么、缺什么就生产经营什么,久而久之,逐步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新”的经营特色;四是重人才,利益分配机制活,实施奖惩并重,赏罚分明;五是老板十分注重口碑。可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传统计划经济年代,条条块块行政管理体制,企业产权制度单一化,加上产销“一体化”的经济组织结构被条条块块的行政垂直管理和区域管理体制所割开,形成区归区,工归工,商归商,举例说,上海有个出名的冠生园,其生产厂划归工业系统管理,座落在南京东路上的冠生园商店划归黄浦区管理,这样一来,“老字号”原有的经营特色和服务特色便自然消失,加上国有企业“吃大锅饭”的积弊等,如此现状,让“老字号”回复青春也难。现在当务之急的任务是,怎样激活老字号重现活力?我的看法是,不能采取“救”的政策,像重病人那样靠“输血”仅能救一时,决不会活长久。实际上,改革开放20多年,国有“老字号”的改革明显不到位,抓大放小是体制改革不是企业的微观改革,因此目前诸如企业的产权制度、组织结构、人才机制、分配机制等,均需用改革和创新的思路,去积极探索与实践。归纳起来一句话,“老字号”能否长命百岁、乃至千岁,寄希望于深化改革和不断创新。■

 

丁一新华社资深记者.齐曉斋上海商业研究中心主任.方彭君主持

个人简介
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后在成都市交通.邮电等部门从事管理工作,60年代后在上海市地震局工作,从事地震科普創作,80年代在上海市財贸办.商业委员会工作,主要从事商业管理和商业理论研究,发表文章数十篇,参与商业規划和商业課题研究,…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