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来说,应该先造人,后造产品
日本企业管理中对于企业来说,首先先要培养员工。培养员工这比什么都要有忍耐力。缺乏忍耐力、吝惜育人经费的经营者,塑造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管社会如何变化,如果能培养出顺应这种变化的人才,企业将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日本很多大的企业,如索尼、松下电器都是从小企业发展到大企业的,其秘诀就是培养员工。
我们都知道,企业成也在人、败也在人。 优秀的、安全的商品生产、创建顾客这些全部要靠员工完成。
所以要想保证产品质量,企业首先要育人。对员工进行教育不只是限制在入厂时的教育,在这之后也要积极的对员工进行心的教育、道德教育。
说得极端一些,知识和技术在工作的过程中就能记住。唯有心的教育、道德教育是一开始就缺乏的,补上这一课是企业的责任。这一教育不只限于管理阶层,而是全体人员。
原本是家庭和学校的义务,可到目前为止仍被忽视、仍在逃避这最为重要的教育。无奈只好由企业来完成,补上这一课。
不进行这场教育,就不能保证企业产品质量安全。向市场投放不良品,员工不能保证生产的每一个商品是合格品、对顾客蛮横无理、食品生产过程中遇到的不合法行为,放弃自己的权利不制止、到期食品经更改日期后再销售等等问题。当企业领导不能担保员工的人心及道德时,你就更无法向顾客承诺:满足顾客要求、提供有质量保证的产品。
如果员工身上有各种各样的懒惰,就会给企业、给社会带来很多麻烦。接受了这部分教育的人,从心灵上经过一次洗礼再干工作就有心理准备,如何做能出好产品、如何做是我的权利和义务、如何做能保证假如自己买这个产品就是百分之百的合格?要想保证自己的100%,就必须保证生产时将不良品消灭在零范围内,这样一点点做起。
人心的教育、道德教育是企业决不能屈服、放弃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员工教育,那种以自己为中心、逃避责任、放弃义务、看重权利、只会指责人的那种人;那种只耍嘴皮子、没有行动的人;凡事只会追究别人的问题、把自己先解脱的人是不是会减少呢?
对于这一课,即使是现在开始,也不晚。
人的教育是很难的,企业喜欢不喜欢都要补上这一课。企业最高领导和管理阶层,没有这个意识、不认识到这一点,满脑子只有各种数据是看不到企业光明的。
在员工心气馁的同时、很快企业就会荒废,这就是自焚。历史上的教训是很多的。
员工的“质”和“人品”如果不好,就开发不出安全商品。
知识和才能不只是体现在干工作上,是从创建新客户、开发新市场里诞生出来。
人的才能大致在生的时候就一起来到世上。但是这个才能能否开花结果是受环境影响的。
我们一定有这样的体验,周围同龄人、同一所学校毕业的进入社会,过些年再聚在一起时,就能得出结论。根据人所处环境不同,神色、精神状态也不一样。
比如在日本商场,通过商场工作员工的语言和行动,能推测出企业的员工素养程度。
比如不好的现象:消极对待工作、凡事不敢兴趣、态度生硬、更谈不上面带微笑、做事无热情等,这不是只体现在职员身上,管理职员也是如此。如果企业加大执行「5S」力度,在企业工作的员工,心就能得到调整。得不到调整的员工,就变得散漫。一件事是这样,凡事都这样。因此这样的工作环境是很可怕的。
l 当前我们企业最先要做的就是 调整员工的心态。
首先要造“形”,从“形”入手。形乱,人心就乱。这样的企业,经营者应该认识到这是缺乏员工教育的铁证。
要想让企业不出问题.发展顺利,就要把基本作法.执行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