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的文化障碍(三)

何天恩 原创 | 2011-04-17 16:46 | 收藏 | 投票

  4、现实主义思潮下的理性思考

  现实主义,原本是发端于19世纪30年代法国和英国等地的文学思潮,是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并因此促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

  而且,现实主义文学兼具有一种强烈的社会批判性,是自十九世纪世界进入工业革命和后现代文明的直接推手。

  现实主义从当初的一个文学思潮演变为涵盖整个世界的基本世界观(价值观),似乎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但,现实主义信条概念本身的多样性、争议性、褒贬不确定性,以及它与社会性概念当中的理想(主义)、信仰(烂漫主义)、价值文化、现代主义之间的本质矛盾,又使人们看到它导致世界重回丛林法则和血腥杀戮的邪恶一面。

  确切地说,现实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兴起是上世纪70年代末。自文革结束向“改开”30年的社会转型,实际就是中国新现实主义从兴起到高峰的黄金30年。

  很经典的如“一切朝钱看”、“时间就是金钱”、“与时俱进”等的广泛传播、普及和深入人心,是真正改变中国的主流价值观意识。

  令人极度忧虑的是,这种极端现实主义思潮在社会意识形态层面所得到的反映,是价值文化的极端扭曲。于是,以“天下攘攘,皆为利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为基本信条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沉渣泛起。与其说这是现实主义的极端,不如说是现实主义的罪恶。

  结合到企业的话题,企业主视盈利为第一目的,能克扣就多克扣,就是现实主义;员工视薪酬待遇为唯一的尺度,哪高就往哪儿“跳槽”,也是现实主义;当老板贤达时,大家就精诚一致、同甘共苦,企业蒸蒸日上,可一旦企业遭遇挫折,企业上下就离心离德,分崩瓦解,盛极而衰,同样是现实主义。

  在现实主义的概念里,企业和员工都视对方为获取利益的载体或对象,且将充分获利视为天经地义的现实主义信条。于是,投机、逐利、背信弃义及其他无德无良现象,在现实主义理念庇护下,似乎都成了某种的时尚和自傲。

  现实主义思维使它的信奉者倍感利益亲切的同时,也因负面作用使之陷入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恶性怪圈。不管是企业还是员工个体,都以短期利益为求而看轻长期发展战略是当今中国民营企业普遍现状。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个“远虑”就是一种长期发展的战略选择,而它与现实主义思维是相悖的。

  我们应该清醒,社会是需要理性的,现实主义思潮的极端化实际就是一种社会的非理性化以及社会整体的庸俗化、迂腐化。而这一切,却走到了现实主义的反面,与它的对立面——烂漫主义殊途同归。

  不容否认,企业逐利本性的存在具有其自身的合理性,问题是,崇尚现实主义的同时,不应回避企业存在与发展过程必须兼顾仁义、道德、公平、责任的适度性和必要性。

  当一个社会的全部只存在金钱、利益的情况下,我们断可以想象,那是一件多么恐惧、多么悲哀的事情,而今天我们所面对、所看到的一切,实际已经超越了某种可以承受的恐惧程度。坊间不是有句很经典的流行语叫做“穷得只剩下钱了”,这里的“穷”则高度概括了现实主义思潮下,整个社会普遍性存在的信仰缺失和文化贫乏。

  民营企业的未来之路需要他们自己去走,这也是现实,但固守在这种现实主义信条之上的无奈和纠结,注定将制约和拖累广大民营经济的健康成长同样是一个个不容争辩的事实。

  怎样摆脱现实主义思潮恶俗的一面,怎样使广大民营企业将创业和经营当做一种实践自身价值、人生理想和激情的一个机会,怎样使我们的民营企业在经济概念以外闪烁文化价值美丽的一面,这一切的一切,首先需要我们具备一种理性思辨的勇气,也需要我们理性逆转的行动。因为,“逆动”也是现实主义解释的一种。

个人简介
企业文化实战派,(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奇正企业文化工作室创始人、企业文化高级顾问,嵊州市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企业文化专家。大学学历,企业文化策划、咨询师,长期从事企业管理研究、企业文化研究、企业文化策划、企业…
每日关注 更多
何天恩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