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和中兴争什么?

张海勤 原创 | 2011-05-13 23:54 | 收藏 | 投票

  华为和中兴最近在国际战场上公开起诉对方,两个行业领军人物赫然从深圳的深南大道两侧的对峙发展到国际上的公开对垒。究竟为了什么大动肝火?

  华为一直是中国通讯业的老大,中兴一直是老二,虽然在某些方面中兴可能优于华为,总体上华为仍然超过中兴。从最初的行业小范围内的对抗,到后来各自找大发展的自留地,两个家公司不约而同的走向了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两者之间的对垒因为空间的拓展而有所减缓。各自发展的技术也逐渐找到了明确的目标、战略结构也发生了较大不同。中兴较早进入了终端的销售领域:小灵通、手机等;华为虽然也有进入,但是化为从九十年代末就开发的3g领域曾经牵扯了不少的精力,因为华为太超前了。这一时期,中兴似乎在品牌上比华为有声音。

  不论华为和中兴在技术上、在人才上有没有相互的挖墙脚,其实已经不重要,他们毕竟同属深圳市的管辖范围内的企业,都是中国企业,在同一片蓝天下,相互交融是必然的,多少是另外一回事。技术上开发关键在于人才储备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华为和中兴在人才培养和储备上差距越来越小,也就是说华为和中兴在技术的明争暗斗已经转为各自为政。

  技术的稳定发展,带来的就是市场的竞争需要。在市场上的竞争,依赖各自的战略和技术水平大家可以公开的叫嚣对方,这是市场竞争的常态,大可不必大惊小怪,更用不着大动肝火。既然同根同祖,为何不顾老祖宗的面子打斗到国际市场上去了呢?难道不怕丢人现眼的吗?相信华为和中兴都会以振兴民族产业为宗旨。

  不怕技术竞争、不怕市场竞争,怕的就是前面还有一个拦路虎。华为在一哥这个地位做了很久了,从来没有考虑到中兴的感受;中兴做老二很久了,心中一种不爽,向来视华为为竞争对手。品牌需要的是第一的荣耀,品牌不是第二能够承载的。

  我们鼓励竞争发展,鼓励行业发展,但是我们不希望看到蒙牛和伊利给行业带来的恶斗和浮躁。任正非和侯为贵都十分的低调,这来自于他们对人生的理解、对社会的责任;来自于对科技发展的执着及尊崇,来自他们对品牌的美丽遐想。

 

【版权所有】

张海勤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张海勤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