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中国高铁添彩

杨娇 原创 | 2011-05-25 17:16 | 收藏 | 投票
孙斌斌心里常装着一句话:培训是生产最前沿,只有高质量地培训学员,才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杨 娇     吴可超
在声音嘈杂、弥漫着浓烈焊花气息的焊接中心培训车间里,一个高挑的身影被学员簇拥着,很多人不会想到如此漂亮的女孩竟然是一名焊接工人。她一边用10倍的放大镜观察焊缝的金相,一边对旁边的学员说:“这里需要再熔合得好一些”。——她就是中国北车(601299,股吧)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唐车)的优秀党员代表孙斌斌,她今年只有33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毕业于唐车技校的孙斌斌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女工。短短的几年,她突然来一个华丽转身,拥有了“国际焊接教师”的资格证书,并成为全球获得这一殊荣的唯一女性。她和中国的“高铁”一样,崛起得令人不可思议。
  
2004年铁道部决定由唐车生产每小时350公里的动车组。唐车的高铁之路是和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采取技术引进、消化、再吸收的战略步伐。动车组的车体是铝合金,焊接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之前孙斌斌做的都是碳钢车,困难可想而知。在那段日子里,车间常常是彻夜灯火通明,焊花到处飞舞。为了能像男人一样控制住沉重又“不听话”的焊枪,孙斌斌每天举着重物练臂力,拿着电焊练电焊的“精”“准”。
  
2006年2月初,德国西门子公司派来了两位专家,一位是焊接工程师卡恩,一位是焊接教师欧拉夫。两人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唐山的公司选拔12名年轻而技术优秀的工人去德国接受技术培训。2月14日,两名德国人把30名电焊工招集到一起,进行实际操作考试。考试之前,欧拉夫操起焊枪,对两块铝合金板做了一番焊接示范。然后,卡恩宣布:考试的内容就是每个人按照欧拉夫的焊接动作重复操作一遍。
  
众人大惊失色:这叫什么考试?有的人甚至光看热闹了,欧拉夫做了哪些动作都没太注意。孙斌斌心想,这实际上是在看谁的领悟能力强和心理素质好。
  
待考时,孙斌斌的神经也十分紧张。上场后她一拿起电焊枪,却是气定神闲,忘记了世界的存在——这是她多少年来养成的专注习惯。此时,面对“试板”,她的脑海里像是过电影,把欧拉夫的焊接动作重放了一遍。在操作中,她至少是在表面上把欧拉夫的焊接动作像是复印一样准确无误。负责打分的焊接工程师卡恩站在一旁,仔细观察她的每一个动作⋯⋯10分钟后,考试完毕,卡恩满意地笑了。
  
外人无从知晓的是,简单的重复背后是一个女工十年如一日对专业技术孜孜不倦的追求。
  不爱红妆爱“焊枪”
  “把欧拉夫留在这里替你烧电焊,把你带到德国去,让你去做点时尚的工作吧⋯⋯”幽默的卡恩对于这个外表清秀的女工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孙斌斌听了翻译的话只是腼腆地一笑。人们习惯于通过外表来判断孙斌斌的价值,而只有孙斌斌自己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五官端正、身高1.70米、身材削瘦的孙斌斌,虽然整日素面朝天不施粉黛,但掩饰不了天生丽质。孙斌斌是唐车1万职工中的“名花”。公司凡有了重大的商业庆典活动,均有她作为“礼仪小姐”的靓丽身影;公司电视台的主持人病了,她借调过去临时“客串”节目主持人⋯⋯然而让人费解的是,这些任务一完成,她就会主动要求返回车间,当她的电焊工。
 
说起孙斌斌与“焊接”的缘分,其实要追溯到孙斌斌的家庭。“我爷爷一辈子都在这个工厂里工作。那时候,爷爷曾制作了毛主席的半身铜像,并固定在了毛泽东号的火车头上。”从小被这个故事鼓舞着的孙斌斌,1997年从技工学校毕业后,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老一辈撒过汗水的地方。
 
  在没有上动车项目之前,唐车曾经历过一个低谷。满腔抱负的孙斌斌几乎没有用武之地,而被简单的强加上“花瓶”的头衔。这期间,有一些同事离开企业或转业,孙斌斌也曾经想要放弃。但是身为唐车工人的父亲对她说:“如果你不做这个,别人也不做,那这个工作谁来做呢?”朴实的话语激励着孙斌斌坚持了下来。三代人对于唐车的感情,使她最终决定留守岗位与唐车同甘共苦。
 
  “选择这个职业可能比较辛苦,不能像其他女孩子那样清闲,但是我一点儿都不后悔。焊接这个活儿看似简单,但做好也不容易。既然做了,我就会认真做好。”孙斌斌如是说。
 
  在电视台等种种出头露面的人生经历,让羞怯的她锻炼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任何场合下,她敢于以一种平等和自信态度面对任何人和事物,而卡恩看中的正是她稳健的心理素质和执著的敬业精神。
    向德国品质看齐
  2006年4月,孙斌斌以焊接考试第三名的成绩与其他11名焊工一起,奔赴德国进行为期6个月的培训。对于从未出过远门的孙斌斌来说,“出国留洋”几乎是可望不可即的事。
 
当机遇的大门向她敞开时,等待她的除了陌生的国度外,还有意想不到的挑战。在德国这6个月的课程,改变了孙斌斌的焊接技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由于有7年碳钢车电焊工经验,2年多的铝合金焊接训练,孙斌斌对手握焊接手柄的稳定性和焊接的外观有十足的把握。只学习了五六天,她便觉得领悟到了焊接技术的真谛。有时,她凝视着自己的“手工艺品”——两块铝合金之间那条匀称、有规律的焊接条纹,心里不由暗喜:她与老师的焊活儿相比,也分不出高下来啊。“用父亲的话说就是翘尾巴了。”
 
  有一次,焊接教师欧拉夫发现了孙斌斌自我陶醉的样子,微微一笑,也没有点破她。他让德语翻译告诉她:“我想和你PK焊接,可以吗?”孙斌斌欣然答应了。她暗想:“老师们只会教课,不经常亲自焊接;我在中国烧了多少年的电焊,天天就干这个,我有信心一定能赢。”
 
  但是,比赛结果让孙斌斌感到非常惭愧。从表面上看,孙斌斌焊接的纹路较为整齐。可没想到老师说要打开看看。孙斌斌的作品打开一看,发现了有未熔合的情况(层间未熔合缺陷很容易造成板裂,而熔合较好的可以看出焊缝的断面完全是白色的)——对于焊接这是很大的失误。而欧拉夫焊接的那块铝合金板缝隙的内部却是结结实实,浑然天成。欧拉夫没有批评她一句,只是微笑着走了。
 
  “德国人生产了宝马、奔驰等很多世界一流的品牌。德国人可以做到,中国人能做到吗?会不会把人家的高铁做得走样?我们与德国人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初到德国的疑问终于得到解答。孙斌斌说,“焊接要和做人一样,要做到表里如一,这是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学到的一课,并且我也会这样教我的学生们”。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欧拉夫每天讲解一个新的技术要点,学员们由于天赋、年龄、性别和学历等诸多原因,领会的程度却各不相同。半个月之后,12位学员分出了两个方阵。孙斌斌等6位学员能够充分消化、吸收欧拉夫每天所讲的课程,学习起来也显得相对轻松。而另外6位学员理解能力较慢,学习的质量也差。
 
  最后大家商量决定采取好坏搭配,结对子、一帮一的方法共同进步。然而,在执行过程中,一位大帅哥却有了私心,不肯真诚的帮助他人。孙斌斌却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所学传授给了他人。
 
  大帅哥好心提醒她:“斌斌,你傻呀?现在的人,多现实啊!老话讲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你和我是顶尖高手!回国上了动车组,公司肯定会让我们焊接车体的关键部位。技术有了三六九等,工资和奖金能是一样吗?”
 
  孙斌斌生气了:“你这个人太自私了!你以为,这是你家开的私人小作坊吗?制造动车组是需要团队的力量!有一个环节质量不过关,动车组就不能达到设计的要求。再说,我们应该让德国人看一看,我们中国人也要有做大事业的团队精神!”
 
  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促使她放下了自己的“私利”。在西门子培训基地实验室的每一天,孙斌斌只要先学会了,便挨个走动11个实习间。见到没有掌握知识点的同事,她便蹲下身,拿起焊枪,手把手地传授。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非教会了你不可。时间长了,这一幕让欧拉夫看到了。这位德国人嘴上没有说什么,心里对她却十分欣赏:“这位中国美女的心胸像大海一样宽广⋯⋯”
 
  2006年10月回国后,孙斌斌在欧拉夫等人的推荐下调入焊接中心担任铝焊教师,在焊接中心执教期间承担起了350公里高速动车组的铝焊工培训工作。孙斌斌不但根据生产车间的需要有针对性地编排培训计划,而且对每名学员的培训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了解他们的焊接技能,一对一地指导。由于培养出了大批学生并对中国高铁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她又被中国北车聘任为为高铁焊接技术的“资深专家”。
 
  2008年4月11日,当时世界上最快的列车——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在中国唐山成功下线了。车体就是由孙斌斌和她的两位同事所教出来的第一批学生焊接完成的。由于中国版图幅员辽阔、地势复杂,中国制造的动车组比德国的动车组,就其技术而言各种技术指标要求更高,挑战也更多。身为教研组组长的孙斌斌和她的同事们根据新型动车组的技术要求,经过两年的时间,终于研究出了一整套焊接新工艺,就其科技含量来说,已是自主创新的国家专利技术。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尽管孙斌斌没有亲自焊接中国的高铁列车,她的学生们却携手制造了世界一流的高速动车组。2011年1月9日,唐车公司新一代CRH380BL高速动车组创造了每小时487.3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此刻,唐车公司生产的高速动车组已经累计安全可靠运营突破5000万公里。
 
  可以说,孙斌斌站在老师欧拉夫的肩膀上,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而她更大梦想是:“让我的学生站在我的肩膀上,托起中国伟大的高铁事业。”
 
    巾帼不让世界须眉
  2008年1月份,孙斌斌再次被选拔到世界焊接最高学府——德国SLV进行焊工教师的培训;而此次她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作为外籍教师在西门子进行研修及负责培训德国焊工。
 
  “作为一名中国人能够站到讲台上为外国人做焊接演示,感觉特别自豪,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一定要拿出最好水平为咱们国家和唐车公司争光。”说到这里,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刚开始时,可能是由于互相不了解,老外对她的能力没有信心,课上没有人问问题,课下也没有学员去找她请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课堂上的演示,德国学员逐渐认可了她的技术水平并接二连三去找她。到后来,他们和西门子焊接老师开玩笑地说:“我们不用你们教了,你们下岗了,我们就跟孙老师学了。”她的技术已经代表了西门子的焊接水平。
 
  “我特别欣赏德国人做事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和德国人合作也非常舒服。我并没有觉得他们的某些要求‘苛刻’。恰恰相反,我认为这是对自己最大的鞭策。”孙斌斌如是说。
 
  私下里,欧拉夫对孙斌斌的评价充满了溢美之辞:“德国人选择人才是看人的综合因素:人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人的形象、职业道德等等。就性格而言,孙斌斌很像我们德国人。让我吃惊的是,她又比我们德国人聪明,学习起来简直是一点就透!”
 
  孙斌斌不断发现问题,超越自己,攻克了多项焊接技术难关,最终获得了 “国际焊工教师”资质。而拥有了这个资格认证,就可以培训更多的学员。据了解,中国只有两个人获得了德国焊接协会颁发的焊接教师资格认证。
 
  “技术是不能掺假的”。孙斌斌心里时常装着这样一句话:培训是生产最前沿,只有高质量地培训学员,才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作为教师,她不断充电使自己真正成为铝合金焊接的领军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作为一名党员,她始终不忘自己的身份积极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
 
 
个人简介
资深财经记者&商业案例研究员 初见匠品品牌联盟发起人 人力资源部认证高级企业文化师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