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进口的杰克·韦尔奇、彼得·德鲁克、比尔·盖茨、股神巴菲特、稻盛和夫,还是国产的王永庆、李嘉诚、牛根生、陈发树等,仔细学习和分析他们每一个人的传奇和成功,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师级企业领袖都有五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自我管理
在流动与变化万千的世界中,发现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要成什么模样是建立尊严的基础。自我管理是一种静态管理,是培养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识和经验转变为能力的催化剂。这“化学反应”由一系列的问题开始,人生在不同的阶段中,要经常反思自问,我有什么心愿?我有宏伟的梦想,我懂不懂得什么是节制的热情?我有拼战命运的决心,我有没有面对恐惧的勇气?我有资讯有机会,有没有实用智慧的心思?我自信能力天赋过人,有没有面对顺流逆流时懂得恰如其分处理的心力?你的答案可能因时、因事、因处境,审时度势而有所不同,但思索是上天恩赐人类捍卫命运的盾牌,很多人总是把不当的自我管理与交恶运混为一谈,这是很消极无奈和在某一程度上是不负责任的人生态度。
第二:都是伯乐
摩登伯乐的责任在甄别、延揽“比他更聪明的人才”,但绝对不能挑选名气大但妄自标榜的企业明星。挑选团队,有忠诚心是基本,但更重要的是要谨记光有忠诚但能力低的人和道德水平低下的人同样是迟早累垮团队、拖垮企业,是最不可靠的人。要建立同心协力的团队第一条法则就是能聆听得到沉默的声音,问自己团队和你相处,有无乐趣可言,你是否开明公允、宽宏大量,能承认每一个人的尊严和创造的能力,有原则和坐标而不是费时失事矫枉过正的执著者。
第三:统筹艺术
管理的艺术在于将新事、新思维与传统的事物和思维进行中和更新的能力。人的认知力由理性和理智的交融贯通,我们永远不是也永远不能成为“无所不能的人”,有时我很惊讶地听到今天还有管理人以“劳累”为单一卖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方法重要,君子的定义也同样重要,要保持企业生生不息,管理人要赋予企业生命;这不单只是时下流行在介绍企业时在Powerpoint打上使命,或是懂得说上两句人文精神的语言,而是在商业秩序模糊的地带力求建立正直的方针。
第四:人格魅力
无论是企业家,还是管理者,揶或创业者,他的人格魅力对所在企业风格的影响是必然的。正如有句俗语说得好“一千个人演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默雷特吗?”
所谓企业领袖的人格魅力是指企业领袖道德风范、知识修养、心理素质、仪表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一种权力之外的对他人的影响力,这是与职责、职位无关的影响力,但它润物无声,涓涓入心,更持久也更有效。“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诚服也,”古人在这段话里讲的就是人格的力量。一般来讲,企业领袖人格魅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仰坚定,有矢志不渝的坚毅力;品行高洁,有才学超群的吸引力;宽以待人,有严于律己的亲和力;沉着果断,有潇洒自如的感染力;举止得体,有平易近人的感染力。
第五:回馈社会
正如蒙牛创始人牛根生所讲:“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尽管在一个没有终极信仰为基础、缺乏诚信的社会中,对于高调的高尚行为,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怀疑。借用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的一句话——“违背常规商业逻辑之事,总是让人猜疑”。更何况在中国做慈善是没有“避税”的条件和政策。由衷反问:为什么高尚的人格总是被社会舆论和觉悟不高的人们所曲解呢?曲解也罢、误解也算,慈善的投入是有目共睹的,尽管在这个缺乏诚信的社会总有一些假借“慈善”博得虚名的人大有人在,但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的付出是不能被伤害的。
正如福建省政协委员、北京泉州商会会长、润丰集团董事长陈水波先生一番感人至深的话:“做人要有良心,要知道反哺社会,不能光想着自己,你从社会获取财富,就应该把财富反过来再奉献给社会,你做了,社会也不会忘掉你,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现在,我们家里政府及各种机构颁发的捐赠证书堆起来都有一人高了”。
我相信——“时间可以说明一切。”
(2011年6月整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