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产业链做茶业

张智强 转载自 天下浙商网 | 2011-08-04 09:17 | 收藏 | 投票

    《浙商》记者 俞越

    山地茶业集种植、加工和品牌营销为一体,将“山地牌西湖龙井”做成行业领军品牌,并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产业链经营。

    西湖龙井素以其“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及蕴涵丰富的文化著称。2010年西湖龙井茶参加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评估,以品牌价值44.17亿元名列榜首。如何传承和保护西湖龙井这块历史悠久的“金字招牌”?

    杭州山地茶业董事长刘志荣早就看到了这里面蕴含的机会,萌发了创立西湖龙井领军品牌的强烈愿望。

    用做药的思维做茶叶

    在医药行业浸染10年的刘志荣有感于制药的流程化和质量控制手段:每一粒药都有一个专属的身份标签,藉此可以追溯到药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和流程,确保药品的品质安全。在茶叶的生产上,缺少的恰恰是这种标准化的、质量可追溯的基因。

    刘志荣告诉《浙商》记者,从前西湖龙井的品质完全依赖于茶农的生产态度,操作不可控,因此导致西湖龙井的品质良莠不齐,市场逐渐陷入混乱。这就是产业化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刘志荣的大手笔在于,从一开始,就做足了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山地茶业1200余亩的茶园坐落在杭州西湖龙井的优生区域,实行规模化科学管理。在山地茶业的茶园里,从茶树的栽培开始,各个环节都有行业的权威部门跟进进行认证,所有信息记录在案,确保原叶的品质。

    “山地双绝汇”合作社的社长唐晓军告诉《浙商》记者,山地茶业出资与茶农合作成立了合作社,茶农种植的茶叶接受统一的管理,销售环节则主要由山地茶业通过品牌化集中运作。

    “FNIT”原叶茶包技术的创造者就是山地茶业。他们独创性地研发出了原叶茶的全自动微量充氮分装技术,利用全自动茶叶充氮微量分装机,高效、清洁地一次性完成茶叶的称量、充氮和分装。生产出的充氮西湖龙井能保存完好,彻底解决了西湖龙井茶易变质、难保存、不便运输的难题。

    山地茶业的西湖龙井茶共分为七个品级,按照原叶品质、炒制手法和产地加以区分。即便是纯手工炒制的特级西湖龙井,山地茶业也联合杭州地区顶级的炒茶师经过长期的研究,将各个环节标准化。如今,山地茶业的这套分级标准被浙江大学茶学会采用,成为学会的新教学标准。

    刘志荣透露,今年总产量数百斤的特级西湖龙井每斤的售价高达1万元,但依然供不应求。目前,山地茶业95%以上的茶叶被政府和企业采购,其开设的专卖店起到的作用更多是形象和品牌的展示。“我们已成为首家资本化、产业化运作的西湖龙井茶企业,有望打破西湖龙井茶行业长期以来缺少真正领军品牌的格局。”刘志荣表示。山地茶业经过三年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已经处于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和产能瓶颈的矛盾中。

    成为国际大牌供应商

    如今想来,刘志荣还是难掩今年年初获得浙江天堂硅谷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天堂硅谷)首轮1500万元注资的喜悦。刘志荣说,天堂硅谷的注资充分证明山地茶业的模式得到了认可,同时也将山地茶业的品牌带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天堂硅谷执行总裁蔡杭卫表示,当初看中山地茶业,首先是被一群年轻人通过企业行为改变西湖龙井落后的行业现状的热诚打动。其集种植、加工和品牌营销为一体的能力,对于打破中国茶行业有品无牌的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最终令蔡杭卫动心的是当时刘志荣和他的团队跟进了长达4年之久的对绍兴山地御茶村的收购案。

    绍兴山地御茶村是全球最大的绿茶种植和加工企业,拥有中国面积第一的企业直管茶园10000余亩,是康师傅、统一等茶饮料巨头的原料茶供应商。从2006年创立山地茶业之初,刘志荣就盯上了这块“香饽饽”。这个原本由日资控股的企业高峰期曾创下抹茶等工业茶原料超过5亿元的出口总值。

    和名优茶相比,工业用茶每年的消耗量高达1000万吨,并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市场空间可观。山地茶业通过集约种植管理和集中加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产业链经营,在工业用茶上更有施展空间,这也是将绿茶产业化的必经之路。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当初收购御茶村,便是刘志荣进军工业用茶领域的第一个动作。尽管看好工业用茶的市场,但刘志荣也做好了艰难创业的准备。而此前,日本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抹茶生产基地。日本茶园遭到核污染的消息传来,刘志荣马上开始接洽一些抹茶消耗大户。就在接受《浙商》记者采访的当月,御茶村刚刚完成了与某国际大牌咖啡连锁店的合作谈判,成为其抹茶的主要供应商。据了解,该品牌全球市场每年消耗的抹茶超过800吨,需要10000亩抹茶茶园才能满足。目前,御茶村的抹茶种植面积只有5000亩左右。刘志荣表示,如果不是现有产能的限制,御茶村很有可能成为其唯一供应商。

    这个契机无疑加速了山地茶业的发展步伐,同时也对现有的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志荣指着眼前葱绿的茶园告诉《浙商》记者,目前他们正在抓紧扩大抹茶种植园地。

    “我打算用两年的时间完成抹茶种植园产能改造。”刘志荣说,“御茶村目前的产值已经超过6000万元,改造完成后有机会翻番。”年底,他将启动第二轮融资计划,用作扩充产能。

    然而,山地茶业同样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他告诉《浙商》记者,茶行业内的从业者太习惯从前分散式的生产模式:粗活农民干,再由贸易公司收购、销售。山地茶业的模式需要的是有集成产业链思路的专业人才,这样才能和企业和行业未来的发展路径一致。

    [专家点评]

    姚国坤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

    首先,保护西湖龙井品牌的意识很重要,这是保护浙江绿茶产业的重要一步,通过山地茶业的运作,确保西湖龙井的品质,有利于规范市场。另外,绿茶产业化在中国的市场开发程度还很低,比如日本有30%的食品用茶做原料,在中国这样的情况还太少。我们要打破绿茶只能作为饮品的传统思路,充分开拓茶叶在工业方面的应用,比如服装、保健品、医药、食品等等。如果行业内多一些像山地茶叶这样的企业,我们中国茶产业的产值完全有可能从现在的500亿元增长到5000亿元。

张智强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张智强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