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环背后遮住了什么

王新超 原创 | 2012-10-22 09:57 | 收藏 | 投票

  “明星化”的包装,这本是人们熟悉的娱乐界的现象。由于要吸引大众的关注,因此,喜欢制造一些“怂人听闻”的新闻,再就是借助商家的手,通过名牌的包装,提高自己内在价值并不高的外在的形象。

  但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与商界的“精英”,也开始热衷这种“明星化”的炒作,以及“名牌化”的商业包装行为,好像他们已经不满足于让那些娱乐圈的人来代表自己,而迫不及待的亲自走到台前。

  当然,随着“中国制造”在全球崛起,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中国的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强,在这样的一个变革过程中,制造这个结果的局中人,也是主要的参与者,中国的企业家这个群体,也需要在世人面前崛起,更主动的走到世界的前台,这一现象本身是很自然的。

  社会需要明星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以往人们对于经营者与经商的行为,似乎并没有很高的评价。“无商不奸”,这种观念应该是人们对于经营这个领域较低评价的一个客观的反映。但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企业家群体已经成为社会公众热捧的对象,企业家也自然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崇拜的“明星”。有关企业家成功奋斗的个人成长史的书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书摊上,不断的有一些成功的人士,向年轻人讲述他们成功的经验,并鼓励人们重复他们的道路,社会的镜头,也越来越多地聚焦在企业家的身上,每年的社会颁奖典礼,从来不缺少企业家的身影。

  对于这个现象,我们应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社会需要明星,年轻人需要梦,所以,现在社会需要制造不同的偶像,这就需要中国的企业家群体,顺应社会的潮流,站在社会的舞台上。另一方面,企业家为了自己的组织,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他们也更愿意,并有兴趣,在社会的公众面前亮相,突出自己的价值,表现自己的形象。

  其实,对于这种行为与现象,我们并没有必要做过多的评价。时间是可以检验一切真相的,真实的将继续存在,不合理的必然会消失。但对于这种社会发展自然淘汰的规律,人们总是缺少应有的耐心,更希望让自己的判断尽快的表现出结果。因此,我们也就更感兴趣,对于在社会上有更多影响力,掌握一定社会资源的,而且,人们认为他们也应该对社会有更多责任的这一部分人,尽可能有一个全面与深刻的分析。

  事实上,企业家应该是最追求实效的人,他们的个人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工作的性质,都更需要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效益最大化的选择。但为什么社会的舆论与公众的判断,不能给与企业家们更多的宽容,对他们的个人行为有更多的接收,而更倾向从消极的方面来认识问题呢。

  对于一种现象的判断,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个是合理,一个是合情。虽然我们总是用“对”与“不对”,来判断我们的行为,但有的时候,在特殊的时期,或在特定的环境下,能否被大多数人情感上接收,也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标准。

  企业家的个人行为,如果不违反国家的法律,应该是不能受到指责的。但在中国的特有的国情下,一些行为的判断,就不能仅考虑一个标准。我们的中国国情,并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没有多少企业家或企业,能够理直气壮的宣布,自己的成功与发展,是在完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的。在发展过程中享受不公平的市场待遇,却要在资源的使用与财富的分配上,用完全市场竞争的规律来处理,这难免就让人感到不公平,让公众难以接受。最典型的就是,大型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他们也经常是社会活动的主要“明星”,这些人在经营上,享受着国家垄断的优势,很难让人相信他们是凭借个人的经营才能得到成功的,但却将这种不公平的竞争的结果,完全归结为个人的能力,这多少是有些不合情理。

  对于一种社会现象的判断,另外一种方式,就是考虑目的与手段的合理性。企业家应该是创造社会财富的群体,在现在社会上,由于社会将企业家群体推到一个特殊的位置上,他们的行为就不仅仅是个人的一个事情,而成为社会的一个问题。从企业家的“明星化”现象看,这种表现对于社会的影响,是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财富与利益,还是产生了更多不利的效果呢?

  从现有的事实上看,这种行为从目的上,推销个人的形象效果,大于对更高与更广泛的组织与社会利益的宣传效果。从行为的方式及手段上看,铺张与浮夸的做派,已经使形式的意义超过了目的。相互的攀比,产生的负面的新闻不断,企业家对于自己的形象的造假“门”也越来越多。

  管理是管理者的生活

  “管理是管理者的生活”,这个口号意义很深。企业家从事管理,这不仅是一种职业活动,也应该使自己的生活产生相称的改变。

  改革开放发展初期的企业家,虽然社会与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的能力、眼光、气魄等方面,还有一些局限。但那一代人的使命感是很强烈的,对于社会的贡献考虑的更多一些,对于社会给与他们的机会的珍视,表现更多的谦虚与务实。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个性化的张扬,使新一代的企业家,更突出强调自己的能力,格外张扬个人的价值。这种变化,不仅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也对企业家个人,产生不利的影响。不注重实际的效果,不扎实的努力,过分的浮夸,越来越突出自己的个性,而失去对社会大众的理解,强调自己的与众不同。这种不能融合到自己的生活环境中,不能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不能认同自己的社会的行为,不仅会使社会公众难以接受,也将造成的企业家精神的丧失。

  应该说,在现在的社会中,企业家对社会的贡献,不仅是创造物质的财富,他们更需要参与社会,积极影响与推动社会的进步。企业家的地位,他们的条件与能力,都要求他们要更多地思考自己的社会责任。这一点,在中国这样一个整体发展不均衡,资源相对不丰富,社会差距相对较大的社会,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显得更为重要。

  可以说,企业家现有的这种高度亮相行为的背后,只是用表面的光环,遮住了社会不平等、贫富不均的真实,在少数人过度的享用奢侈生活的背后,却存在着社会落后的一面,这种落后,不仅是有绝对贫困,也有缺少自己的创造性与创新的技术、专利、产品,缺少真正的实力的一面。我们的社会已经不缺少浮躁与浮夸,现在,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健康心态,扎扎实实努力的工作。鼓励这种精神,并积极主动去实践这种精神,也应该是企业家的一种社会责任。

王新超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员工激励,领导行为,人员选拔与培训,组织咨询诊断。
每日关注 更多
王新超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