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天,有一个广告以高频率让都市里的人群印象深刻。其频率之高堪比当初的“赶集网、啥都有”,直追“今年过节不收礼”。那就是宜家家居的“扔袜子”广告。
在宜家家居的“扔袜子”广告中,女主角慵懒地躺着吃零食,镜头直接照脚丫;门铃响,一男士在门外拿一朵红色玫瑰,女士流露出惊慌失措,示意男士在外等会儿,关上门瞬间略加思考,然后很快就把乱得像狗窝一样的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
女士把门外的男士请进来坐下,忽然发现沙发上有一只臭袜子没有藏好,不易察觉的窘迫的面部表情瞬间划过,她坐在沙发上,趁客人没有注意的时候,把压在屁股下的臭袜子朝上用力一丢,恰好丢到了临近屋顶的一个玩具熊的头上。
闲来无事之际,来对宜家家居的这个“扔袜子”的广告创意与投放策略进行一些评论。
先来看广告表现的诉求策略。
宜家家居更多的是应对都市生活中的需求,是那种在狭小的生活空间里的生活情调。其广告紧密配合产品的核心诉求,突出对空间的充分利用。这在拥挤的都市生活中有广阔的需求。虽然家居属于传统行业,但这种有创意的家居却会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广告需要有生活情调才能被关注,特别是如宜家家居这样生活气息浓厚的产品卖场。
如此颇具生活情调的广告,配上有生活情趣的音乐,自然可以吸引众人的目光,更绝妙的是整个广告没有一句对白,堪称高水准的作品。
对白越少的广告,越是会吸引观众的注意,就如广告主购买了大幅面的平面广告,却宁愿留下更多的空白;广告主购买了音频广告,却要故意留出安静的时间一样。相比较而言,如此的广告表现策略,更能在喧嚣与忙碌的都市生活背景中脱颖而出。
高明的广告创意,更多的时候是让受众感觉受到尊重,彼此之间是默契的对话,而不是宣导与教育培训,套用一句在2011年网络热词,就是“你懂的”!
有意义的时间,需要给自己留白,让自己能安静地面对并抚慰自己的内心;有价值的空间,需要有更多创意的成分,如此才能让自己有更多的发挥余地。
再来说广告投放策略。
面对广告,有的人追逐,有的人躲避;有的人遗忘迅速;有的人看得仔细;有的人欢迎,有的人厌恶,所以不要试图让你的广告诉求让每个人都接受,所选择的媒体是最为重要的投放策略之一。
比如当初贾春宝所供职的某律师事务所,就曾经因为在公交车身以及移动电视上做广告而成为行业内的笑柄,因为那汝伦从哪个角度讲,跟其在证券、资本运营之类的高端定位都是背道而驰的。面对最基层的受众传播最奢华的感受,很大程度上会有难以调和的矛盾。
回想当初就是因为在传播策略上,我跟执行合伙人之间在沟通技巧上出现了问题,谁都无法说服谁,才导致合作终止的结果的;虽然离开了那家律所,但一直在关注其成长的步伐,最终由于多方面策略性的失误,这家律所不出意外地逐渐从甲级写字楼中撤离,然后逐渐在京城激烈竞争的法律服务行业消失。这让我们都感觉很遗憾。
宜家家居的广告,则比较适宜通过移动电视这样的平台播出,媒体选择无可厚非。
再来看广告投放频率与密度。
春季是买房、装修、家居之类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旺季,在旺季在广告之中投入巨资,本无可厚非,人家愿意花钱,我们也不便于多说什么。
在媒体选择的基础上,更为见功力的媒体选择策略,是媒体的表现与传播策略。其中广告投放频率与密度就成为很微妙的事情了。寻求地毯式轰炸的媒体策略,很多时候都会采取价格低廉,不讲究播放时间的套播广告。
贾春宝素来主张,那种套播的广告投放策略虽然值得使用,但也不是多多益善的。即使使用,也需要适可而止;因为在高频次的刺激之后,人就往往会麻木,新奇感会逐渐丧失,正面评价会越来越难得,甚至会吹毛求疵。
任何一方的受众,对在外部接触的耳熟能详的东西更多的会是求全责备。
在公众媒体进行的广告传播,所发挥的通常仅仅是告知与知名度提升的作用,不要试图通过公众媒体的大肆宣扬,试图树立自身品牌价值的美誉度,更强有力的投入,应该在店铺周边甚至店面附近,由于在营销界有POP的具体划分,因此姑且称之为“泛POP”。
不过或许宜家家居财大气粗,而且所售的产品利润率比较高,才会舍得在公众媒体投入如此力度的广告。
但在习惯于较真的人看来,依然会有一些差强人意的地方。每个创意人员与制作人员的工作都很不容易,对倍加关注的人而言,即使吹毛求疵也是善意的。
比如宜家家居的“扔袜子”的广告的穿帮就比较明显,箱子在女主角的身后头顶很高的地方,玩具熊坐在箱子上面,臭袜子那么轻,要把臭袜子扔到玩具熊的头上,且不用说准头的问题,要用多大的力气呀;更重要的是,从广告表现的视角来看,沙发、箱子和玩具熊,都是在女子身后垂直的角度。
一个弱女子在身边有男士的情况下,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力气呢。那要在什么样的情急之下才会做出的举动!
客观地说,广告创意原本就是一件很艰辛的工作。
广告创意水准原本就是参差不齐的,虽然有高下之分,但很多时候并非创意人员与拍摄广告片的公司单方面因素决定的。很多时候,广告播出的时效性、广告主的价值判断,广告经费制约等因素,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广告创意水准的真实展现。
我们没有必要去吹毛求疵,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不管是情感还是理性,都总是会有很多遗憾,也只有坦然接收那些遗憾,才能让自己释然。不跟自己计较,不对别人苛求。才能让生活充满了精彩。
附:宜家家居的背景介绍
宜家家居于1943年创建于瑞典,“为大多数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日常生活”是宜家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努力的方向。宜家品牌始终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联系在一起并秉承“为尽可能多的顾客提供他们能够负担,设计精良,功能齐全,价格低廉的家居用品”的经营宗旨。
在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的同时,宜家努力创造以客户和社会利益为中心的经营方式,致力于环保及社会责任问题。
今天,瑞典宜家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家具家居用品商家,销售主要包括座椅/沙发系列,办公用品,卧室系列,厨房系列,照明系列,纺织品,炊具系列,房屋储藏系列,儿童产品系列等约10,000个产品。
目前宜家家居在全球3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40个商场,其中有6家在中国,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和南京。宜家的采购模式是全球化的采购模式,它在全球设立了16个采购贸易区域,其中有3个在中国,分别为:华南区,华中区和华北区。目前宜家在中国的采购量已占到总量的18%,在宜家采购国家中排名第一。
根据规划,至2010年,宜家在中国内地的零售商场将达到10家,所需仓储容量将由现在的10万立方米扩大到30万立方米以上。中国已成为宜家最大的采购市场和业务增长最重要的空间之一,在宜家的全球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宜家的采购模式
宜家的采购模式是全球化的采购模式。宜家的产品是从各贸易区域(Trading Area)采购后运抵全球26个分销中心再送货至宜家在全球的商场。
宜家的采购理念及对供应商的评估主要包括4个方面:持续的价格改进;严格的供货表现/服务水平;质量好且健康的产品;环保及社会责任(简称IWAY-The IKE Away of Purchasing home furnishing products-宜家采购家居产品要求,它是宜家公司对供应商有关环境保护,工作条件,童工和森林资源方面的政策)。
宜家在全球的16个采购贸易区设立了46个贸易代表处分布于32个国家。贸易代表处的工作人员根据宜家的最佳采购理念评估供应商,在总部及供应商之间进行协调,实施产品采购计划,监控产品质量,关注供应商的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体系和安全工作条件。如今,宜家在全球53个国家有大约1300个供应商。
宜家的品牌宗教
为了给员工强调与顾客结盟的民主理念,1976年,坎普拉德写下了《一个家具商的信仰》,由此成为宜家圣经.他一再重申;为大多数人创造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包含着打破地位和传统的局限而成为更自由的人。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得不与众不同。
即使在上个世纪90年代,宜家加大向全球发展的步伐时,它也力求保持自己原汁原味的企业文化。坎普拉德直接表示:宜家向来坚持自己的重要传统,因为这不是瑞典文化,而是公司文化。否则,其他国家的员工就感受不到自己属于宜家。除了把简洁、美观而价格合理的产品带到全球市场,宜家也把北欧式的平等自由精神传播到各地。对年轻人而言,相对于产品的实用,宜家这种精神力量更具杀伤力,谁也不能忽视这样一个大趋势:人人都渴望成为主角和支配者。
品牌宗教
在品牌策略上,宜家也是反其道而行之。2005年9月,《商业周刊》和Interbrand公司联合推出的全球最佳品牌榜上,宜家排名42位,品牌价值为78.17亿美元,而在此之前连续三年,宜家一直位居全球最佳品牌的前50名。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宜家极少投资于广告。
事实上,宜家品牌的真正核心是让顾客成为品牌传播者,而非硬性的广告。就像英国一家媒体评价宜家的评语:它不仅仅是一个店,它是一个宗教;它不是在卖家具,它在为你搭起一个梦想。宜家深谙口碑传播之道,并进行看似原始、笨拙,实则高效、完美的运作。宜家就是这种品牌宗教的教会,分布于全球的223个宜家商场就是散步在各处的教堂,宜家的员工就是这种品牌宗教的神职人员,在经过系统的培训和价值熏陶后,他们把一套生活态度、价值格调传达给教民?D?D每年3亿多进入宜家的顾客。 为了让更多的顾客成为宜家的品牌布道者,宜家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销售梦想而不是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