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生:日渐缩小的“游戏”空间

钭志斌 原创 | 2012-03-03 09:26 | 收藏 | 投票

  会计人生:日渐缩小的“游戏”空间

  你说,证券日报刊登了一则消息《创业板退市制度修订预计一季度完成》,新的创业板退市制度将正式实  施。

  2010年11月28日,深交所公布《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  见。《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创业板公司在最近36个月内累计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3次的,其股票将终止上市。

  你说,36个月,时间间隔等于3年,为什么不写3年呢?

  我说,按月计算,容易计算,以年为单位,若是18月了,换算成1.5年,需要转个弯,麻烦,且不易连续计  算。

  《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对暂停上市公司恢复上市的财务标准,参照首次公开发行和再融资的计算方法,  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作为盈利判断标准。同时,不支持暂停上市公司通过借壳方式恢复上市。

  你说,“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作为盈利判断标准”,这句话读起来怎么就这么不顺口。  为什么区分计算扣非“前”的净利润,和扣非“后”的净利润?还且执行孰低标准?

  你说,在课堂中听老师讲盈利能力分析时,都提醒财务分析人员需要注意对利润的结构分析,要剔除非正  常因素的影响,要关注营业利润,而不要被利润总额所迷惑。因为利润总额中包括营业外收入,包括营业外支出等非正常因素的影响。

  你说,你没在课堂中听过,要扣除前,扣除后之分。可这里,为何还要计算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呢?

  我被你问的无地自容,表述的不严谨往往会让人抓住把柄。我笑笑说,完善总是渐进的,漏洞总是在事后补的。

  上市公司都知道投资者十分关心扣除非经常损益前的净利润,因为那代表着是一种稳定的盈利能力,而非  经常性损益今朝有,明朝不一定会有了。所以,有的上市公司就会将明明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将之确认为经常性损益,给投资者造成盈利能力强的假象。

  故意混淆非经常性收益,经常性收益,从而调高或是调低营业利润,从而达到管理者特定的目的。

  而“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作为盈利判断标准”,以低为标准,这种调节就没有任何意义  了。这项制度安排可以避免上市公司通过一次性的非经常性收益调节利润以规避退市。

  有人说,会计有时能根据职业判断,管理要求,做一些数据游戏,而监管部门要求这种游戏不能突破一定  的规则。而这次,这种限制,就是将某些上市公司的游戏的空间缩小了。

  如果说,上市公司是魔,则监管部门就是道。

  呵呵,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要监管部门会加强管理,财务可做“游戏”的范围会越来越小,制度总是  越来越完善的。

  无论如何,一种制度的出台,总是越来越完善,尽管它不完美,但它代表着进步。同时,也给某些利益集团压力。

个人简介
边读,边记录,边学,边思考,尚可补缺。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