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风暴背后的财报操纵

马靖昊 原创 | 2012-05-27 10:22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从博士蛙核数师辞任、公司股价一天暴跌35%开始,横扫香港民企上市公司的股价风暴至今余波不绝。这其中,有浑水公司、对冲基金的狙击,有宏观环境不景气引发的企业运营滑坡,但不可否认,部分企业因治理缺失、财务不清白,授人以柄。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并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而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从美国的安然、世通到日本的奥林巴斯等公司的财务丑闻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那么,有不含水分的会计报表吗?会计报表中的数据从来就没有唯一性,不同的会计进行核算往往有不同的结果。换言之,财务并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作为艺术品的财报是越来越性感,像沙滩上穿比基尼的少女,让你既能够欣赏到她美丽漂亮的胴体,关键的地方又能够遮掩得恰到好处。可以说,由于目前会计核算体系属于“应计制会计”的原因,财报中存在大量的可操纵空间。

  所谓资产中的“水分”,就是将该费用化的支出,故意进行资本化处理,进入资产负债表,或者资产负债表中的存续资产少提折旧和减值准备、少计摊销等,使其实际价值低于账面价值。一般上市公司盈利困难时,就会玩这种“财技”。

  资产负债表记载的是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中会不会记载费用呢?这是肯定的。比如长期待摊费用,它是企业已经支出的各项费用,是放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费用化科目,只是由于长期待摊费用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因此视作资产处理。另外,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中的“水分”,实际上没有及时通过折旧、摊销等方式处理到利润表中去的费用。

  借款费用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在事关上市公司盈利还是亏损时,企业一般会进行利润操纵,将一些项目故意说成尚未达到设计能力,而将其计入到“在建工程”中去。比如有一家上市公司,生产线都已经生产出合格产品了,但为了使当年不亏损,将几千万的利息费用计入到在建工程中去,而没有计入到它应计入的地方“财务费用”中去。

  资产负债表中可能存在记载费用的情况,同样道理,它也会记载收入。资产中的“水分”与收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应收账款项目,应收账款实质上就是“白条收入”。为什么收入中含有应收账款呢?因为这些应收账款通过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披上了收入的外衣。

  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时,如果应收账款急剧增加可能虚增收入和利润。上市公司肯定也不是吃素的,不可能让市场轻易识破,它往往把应收账款往其它应收款、预付账款转移,手法是先将资金打出去,挂在其它应收款或预付账款中,然后再叫客户把资金作为货款打回来,确认为收入。没有一定财务修炼的人就看不出来了。

  负债是不是也存在“水分”?相对于资产来讲,负债一般很少存在“水分”,因为负债涉及到第三方。负债中的“水分”实际上就是将收入进行负债化处理,比如记入预收账款、应付账款甚至其他应付款,就是隐藏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也就是说,资产负债表中可能记载的收入,通常是企业将应结转的收入隐藏在预收账款等科目中,没有及时得到结转。

  另外,对于应确认的预计负债,企业为了操纵利润的需要,并不进行及时、足额确认,这些也可以视作负债中存在不确定性的“水分”。

  所有的支出都会引起现金的增减变化,因此都要记入现金流量表,至于如何记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则要看该支出是管一年还是管一年以上,如果只管一年,就记入利润表,作为当期费用直接处理掉;如果管一年以上,一般就要进行资本化处理,作为资产记入到资产负债表中。这里面就存在会计判断的因素,对于如何判断“一年期”并不存在一定的严格标准。一般上市公司财报中资产有水分,利润就有水分;利润有水分,资产就有水分。

  为什么利润很高的企业会破产倒闭,因为利润是根据权责发生制核算出来的,如企业赊销形成的利润,这种利润没有到手,并没有转化为现金,它甚至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账面债权而已。比如广东的合俊玩具以及浙江的中国印染的破产倒闭都是因为企业的资金链条断裂造成的,现金是不能用来欺骗的。

  与同类公司或与公司历史比较,毛利率明显异常;货币资金和银行贷款同时高企;应收账款、存货发生异常增加;估算的应交所得税余额与实际余额相比相差甚远;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其净利润……这些情况一旦出现,财报中多半存在水分。

马靖昊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公司董事长兼无忧会计CEO 马靖昊   1、教育背景   1987-1991年 中央财经大学学士   1994年 国家公派香港理工学院在职学习   1996-1998年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在职硕士   1999-2001年 国家公派加拿大温莎大学…
每日关注 更多
马靖昊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