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真正的儒家

周正勇 原创 | 2013-06-23 21:10 | 收藏 | 投票

   【要点1】不是“论言”,而是“论语”。“言”要审慎,要缜密作业才能公布于世,要负言责。“语”不是,窃窃私语,两个朋友聊天也是“语”,所以“语”告诉我们《论语》没有那么严肃,并没有板着面孔说教,老夫子批评当代人物和历史,聊聊人生和真理,以启发见长,对真理大道有一个比较从容的解读。
【要点2】《易经》的主要思想是“对时机的掌握”、与时俱进,《论语》第一篇讲“学而时习之”,要能够拿你所处的“时”作为活的教材去验证。《五经》、《四书》、《论语》,儒家思想最重要的是时机变化,用英文讲是“Timing is Everything”。这一点可能跟很多人理解的儒家偏向于保守、与时代脱节有很大差异。
【要点3】“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听懂了,大彻大悟,晚上死都甘心,这完全错了。 “死”不是肉身的死亡, 是指错了能改,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旧日的过错像死了一样过去了,从善如流、改过自新。
【要点4】慎跟独,要开发自己深沉的内在,建立自己的独特性,不盲从、肤浅的学一些躯壳的东西。但自宋朝后把“慎独”当成黑屋子关注自己。自儒学跟科举结合后,就变成知识分子当官一定要学的东西,对当代政权的稳定有好处。追寻先秦百花齐放时期的儒学原貌,还它思想本位很重要。
【要点5】直接把儒家跟民主宪政结合有莫大的难度,甚至是一种乌托邦。大规模的社会政治实践制度一旦订立后,经不起昂贵的外界实践。儒家有深厚的思想资源,活学活用,是一个创造性转化的问题;如果照搬,恐怕是没有经过深刻了解的一种发言,这些决定一个国族未来的发展,需审慎对待。
从“打倒孔家店”到“打扫孔家店”
谈到儒家思想,当然不能离开创建儒家思想的中心人物先师孔子。在上千年中国更古老的传统文化中他算是扮演着一个集大成的角色,在他那个时代有很多在“继往”还有“开来”创新的思维,所以在今天的有限时间里跟各位分享一下研习心得。
打倒孔家店这句口号大家很熟悉。近五年、十年来海峡两岸也好,海外的华人世界也好,都希望重新探讨提炼中华传统文化。过去7、8年前我看过一本书也谈到这方面的问题,书名很有意思,把“打倒孔家店”这么激情的口号改了一个字,叫“打扫孔家店”。这个“打扫”不是愚昧盲目的否定传统,而是在传统中经过政治、经济、社会以及世界形势的变动、人类文明的发展,看到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华夏传统文化中毕竟有它历久弥新、不可磨灭的东西,不能盲目的抹杀,可能要从学术、庶民生活的实践等多方面做好好的整理和打扫,看里面有什么东西要清理,什么东西要谦虚深入的探讨,里面有什么样的真谛,而不是长久的蒙尘。
这首先表现在大陆内地,就我所知的是政府官方在海外建了两、三百家以传播孔老夫子文明的孔子书院,这个东西当然有文宣的性质,自中国富强后大家很清楚除了富国强兵的经济改革等硬实力外,一个大国要和平崛起必须还要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软实力。
既然谈到软实力,所谓文化底蕴、文化传统,中华文明几千年传下来的东西我们应该看成丰厚的资源、老祖宗的智慧。而且我们毕竟生活在现代,这里面必须有一个时代精神的审视,如何与时俱进。我所了解的孔子书院,目前为止还只是挂了孔老夫子的牌子,里面即便有些什么,但还是以教中文和语言为主。如果将来要落实,这方面要有精深的文化实质内涵。
除了官方的文化方面,两岸甚至包括在东北亚、东南亚大大小小的书院在各地,甚至在日本、韩国成立,因为中国民间讲学的传统、书院已经上千年,比如四大书院:岳麓书院 、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传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书院兴建,这些年我们都有交流和讨论,似乎方兴未艾,如此多多少少反映着中华民族发展到眼前这样一个关键时刻,从各方面探讨和平永续之道的明显迹象。
了解儒家,从《四书》入门
孔老夫子过世后400年后,汉高祖刘邦建立了一个汉王朝,中国史上第一个以帝王身份继统的是刘邦。刘邦在历史上留下的形象不是一个文化人,而是一个有草莽豪气的英雄人物。但他在定了汉朝江山后,汉武帝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刘邦时就开始了第一次的继统。这样的动作有什么政治意义,天下稳定后政治文化经济建设跟传统文化什么关系,他是怎么思考的?自那儿后,中国不断改朝换代,孔子所代表的中国文化主流一直传了下来,我们也晓得天下第一家在《史记》有“世家诸侯王者”的列传,孔子虽然不是王,但也列了孔子世家传。世家是世代相传,给他们立传,但经过几十年后就没有了,统统灰飞烟灭了。但代表中国文化的儒家还存在,传了下来,这值得我们思考。用一个长远的眼光和心平气和的态度,思考国族发展。
儒学中心人物是孔子,从经典上理解就是但是大家所熟悉的四书,要了解儒家四书是第一手素材,四书自宋朝才把《大学》《中庸》从《礼记》中弄出来独立,变成经书之一。现在读《礼记》还有《中庸》、《大学》,两篇非常重要的书。另外是孔子的《论语》,这是儒学第一手资料。当然,《论语》不是孔老夫子自己亲自写的,如果亲自写的话就不用“子曰”了,是大师过世后,文人弟子结集经过讨论、争议把先师重要思想和言论记下来,我想大家对《论语》比较熟悉。在《孟子》里罗列了中国文化上难得的典范,认为所有圣贤之中愿学孔子,给了孔子一个称号“圣之时者”。换句话说孟子思想跟孔子关系就是愿学孔子,言必称尧舜,孟子还是在孔子思想辐射的影响范围内,《大学》、《中庸》更是了。如果照传统想法,《大学》是孔子的大弟子曾参整理或者编撰,《大学》跟曾参的关系非常密切,他是孔老夫子重要的弟子之一。再是《中庸》,孔子的孙子子嗣,《中庸》这本书的集成,他是核心人物。所以了解真正的儒家思想代表、中心人物,通过四书一定是一条正确的路子。
《论语》这本书影响非常大,它后来跟科举考试相关,那时社会的知识分子几乎人人必读,跟自己的前途有关,这对儒家思想的普及有很大帮助,但同时也有一些限制,因为跟整个政治结合在一起,是不是失去在先秦时代百花齐放、比较开阔、兼容并包的思想境界今天不详细谈。宋朝时有“半部《论语》知天下”一说,《论语》不必读完,读半部就可以知晓天下,这样的话对中国文化的长期研习来讲不是假话。换句话说中国很多学问,尤其以儒家为主体的是要积极用世、经世致用,不是空读书。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先秦儒家的传统学问都是要务实、能够修齐治平、经世致用解决问题,而且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如果过分分工、学问是学问,事业是事业,肯定不是中国过去文化传统强调的知行合一。我们所接触过的,中华文化对东亚文化影响非常大,过去日本一些汉学界的学者推崇《论语》,也有类似这样的话:把《论语》推崇成人间至高之书。四书的影响、《论语》的影响,儒家思想在过去整个民族发展中不只是停留在精英知识分子高层,而是深入到老百姓,老百姓不认识字,但其行为中渗透了儒家的教化。所以说“老少咸宜,雅俗共赏”,8岁读《论语》,等你的生活经验丰富了、深刻了,80岁还会有很多新发现,在自己的生命里可以得到很多印证。过去庶民、儿童启蒙教材几乎都受到四书、《论语》的影响。比如《三字经》、《弟子规》,还有高级知识分子专门谈人物的一本书《人物志》,里面专门谈人物理论,如果对这样的书稍微深入一点,会发现里面几乎都在发挥四书里的核心观念,所以其影响确实很大,大陆富强后要在全世界推广最适合的人物,还是孔子。
不是“论言”,而是“论语”
为什么书名是《论语》?过去有很多解释。它不是一个整体的体系思维辩证分析,而是一则一则的。两岸也好、社会名流、知识精英引用《四书》、《论语》中的一些话普遍有误解,没有真正搞清楚,觉得像《论语》这样的东西、语录这样的东西不成体系,甚至觉得太简单、支离破碎。这样说可能太快下结论,没有了解《四书》、儒学里一以贯之的整体思想体系,于是有了一些误解和武断。但误解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在社会上存在的时间非常久了。
过去对《论语》的解释就是“论道之语”,人生要追寻大道。孔子这样一个思想家给文明留了怎样的影响,对“道”怎么体会,这个“道”怎么落实。他们在讨论,但没有强制要求受教的意味。“语”在中国文字里程度比较轻,跟另外一个字“言”不同,有明确判分。“言”比较正式、比较严肃,要公开面对群众甚至面对后人、后世,比如立德、立功,立言,写一本书要负言责,所以不能马虎,成体系的东西要建构起来。各个衙门、部门有发言人,政府与政府之间有重要的结盟活动,对外发表公报都是“言”的层次,要审慎,要缜密作业才能把这个东西公布于世,因为它出来就有影响,要负言责。“语”不是,窃窃私语,两个朋友聊天也是“语”,所以“语”告诉我们在《论语》中没有那么严肃,并没有板着面孔说教,不是“论言”,而是“论语”。老夫子批评当代人物和历史,学生提问题或者学生不提问题,老师主动的跟他聊聊人生和真理、人生大道,也没有要强迫他接受,以启发见长,对真理大道有一个比较从容的解读。这是论语。
但我们感觉《论语》还有做结论的意思,结论之语言。孔老夫子活到74岁,前面时间始终在奔波忙碌,始终不放弃周游列国,在父母之邦鲁国也做过实际的事,他的社会理想不能够完全实现,他也可以在周游列国之中看能不能实现他那一套天下为公、大道之行的可能,结果落空。于是在他过世前几年大彻大悟,人的生命有限,既然当世不可能,孔子就回到鲁国。在最后几年里,在超高的效率下整理“六经”,常讲“孔子修春秋”,前面“五经”几乎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作为一个人不仅是个人内心的修为,还包括治理国家、处理人群社会问题,那是一个最重要的思想体系。这些都是孔老夫子的整理,就像我们现在做一个重要的编撰工作一样,要有一套编辑思维和一套逻辑,因为它的东西很多。他在晚年把六经做了整理,取舍、详略都值得研究,经过孔老夫子整理后的经典,即便很多传即便不是他亲自写的,但思想流传下来对旧文化是一种集大成的整理。在整理中还有创新。这个创新就是六经中百分百原创的《春秋经》的经典。他以编撰者的观点给后世传达了重要的讯息,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春秋经》的经典有微言大义、很多社会政治经济改革思想,有些东西甚至超越了那个时代的眼光,这是《春秋经》相当专业的地方,过去通过《春秋三传》的口说相传。孔子把之前的文化传统做了整理后,还针对那个时代眺望未来提出一些思想进行创作,不过那时的创作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忌讳和考量,写得很隐讳,所以比较不容易被广大的社会群众或者没有接触到这一学脉的人真正了解。
“论语”是结论之语,我们深深感觉到《论语》不能轻视,而且它的魅力非凡,一方面跟你从从容容的讨论,没有强制你的意思,另外一方面,对实事的评论、对历史实践的检讨、对人世真相的了解、大道的理解。另外一方面,这些思想是一个体系,只不过这个体系不是表面、很明显的体系,都是结论。《论语》中很多话,一句一句,不知道上文的脉络是什么,下文因为什么而来,而是很轻松的问答。这样的问答是一个成熟的思想家碰到问题时发表一些看法,这个看法没有推证的过程,推证的过程在五经中,但如果没有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五经,《论语》没有那么简单。五经的根底,完全不知所谓,要理解论语的内容会有很大的问题,因为这是下结论。要找它为什么达到这样的结论就在经学的体系中。
“學”字上面“两只手捧六爻”
《论语》分成二十篇:第一篇《学而第一》,第二篇谈《为政第二》。《论语》二十篇的篇章里都有它严密的体系,时间有限我稍微提一下。
第一,《学而第一》讲人生生下来要学习,终生学习。“學”在繁体字里,下面是一个小孩,上面是两个“乂”,这两个“乂”象征婴儿降生后会面临世间层出不穷的问题,通过学习怎么有效的思考和理解。《易经》的“卦爻”,“爻”这个字就是两个“乂”,是人们用绳子绑绳头代表人生疑难,经过长期思索哪个问题能解决就把那个结解开,碰到新问题再结。这是“爻”的意思,《易经》的卦就是悬而未决。“学”上面就是两只手捧玩六爻的像,在里面体会思考人生的问题,然后去寻找恰当的答案。
“習”上面是鸟的羽毛,像小鸟练飞,羽字之下应为自和日字的转衍,小鸟要学会振翅飞翔必须靠自己日日勤练,“师傅领过门,修行在个人”。一定要自己学习,没有谁能替代,爱莫能助。
《论语》这本书没有讲形而上的大道理,学而时习之,“时”就是时代、时机、时事的意思,学任何时代东西,学古文、学西方都要知道处在什么时代情况下,用那个东西去印证、体证才能把学问务实、落实,学能时习之,所以“习”不能脱离时代,必须与时俱进。
孟子愿意学孔子,把孔子称之为“圣之时者”,单单挑一个“时”出来说孔子,说明孔子非常重视时代的变迁,穷则变,变则通,除了既往之外还有要开来的创造力,要跟上这个时代,甚至有时要超越这个时代,对未来要高瞻远瞩。
儒家讲求时机:Timing is Everything
四书里《中庸》的“中”是用的意思,怎么运用中道的意思,中国的中不是地理方位,而是中道的意思。但这个“中道”不是死的,是“时中之道”,不同的时代环境都有最高的智慧、最好行事的办法,不走偏锋,不走极端,所以一定是阴阳和合、刚柔互济应对问题、解决问题,叫“时中之道”。满载着孔子思想的《易经》的“传”中,“易传”解释《易经》的思想就是“对时机的掌握”,与时俱进,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东西,大浪淘沙也不能一厢情愿食古不化,一定要了解时代变迁,跟上时代,超越这个时代。《论语》第一篇讲“学而时习之”,“而”是够的意思,不要学成瘸子,要能够拿你所处的“时”作为活的教材去验证它,这才是真正的学习,才能带来学习的真正快乐。从五经到四书到论语,儒家思想里非常的,用英文进是“Timing is Everything”(全部),任何一个东西时不对,更新就没有用了。这一点可能跟世界对儒家普遍的理解偏向于保守、与时代脱节甚至东后有很大差异。
另外《论语》篇章的编撰支离破碎或者不成体系吗?不是。二十篇章里,是一些大弟子经过讨论编辑的,哪些篇章在前,哪些篇章在后,就像现在理解一本书、掌握编辑的结构非常重要一样,所以第一篇学而时习从“学”到第二篇为政第二就得落实、经世致用。关于学问跟政治,近代德国大师韦伯给德意志民族有两篇公开的演讲:一篇是《志业》,学问第一是人生为人,这是你的志业,形成你人生的主宰,心有谱。第二篇是《政治也是志业》,人生一定要做事,家事国事天下事,学跟做之间的贯通非常重要。《为政第二》,讲为政要讲德,德很重要。所以政治很麻烦,做事情在德上常常出问题。“学”也不是书斋子的学习,要时习,所以“学而时习”。所以《论语》第一篇、第二篇把儒家的知识贯穿其中。
第三篇是《八佾第三》、第四篇是《里仁第四》。“八佾”主要谈古代的一些礼法制度,而且绝大部分都是敬天地、敬鬼神,那是有意义的,有了“学”不能脱离时代,“为政”要重视德,不能借权谋利或者搞得民不聊生。这是呼应的。但做事一定要落实到典章制度层面,典章制度不光是人间世间的观点,还包括人跟自然的互动都要建立可行之有效的制度才能把它真正落实,而不只是空的想法和政治理念,所以第三篇就探讨制度。
所有礼法的东西行久了就繁琐,繁文缛节,一代一代传下去形式化了,变成一个躯壳,偏离了礼法制度的本意。所以第四篇是《里仁第四》,仁为礼本与行礼为仁,谈学、谈政、谈礼、谈制度后第四篇就谈人,不要形式主义化,一定要从制度上体会里面所蕴含的仁爱之心。
前四篇编撰的东西“人”部分比较少,当年的言论有一套逻辑,虽然是语录式的东西,但也其编辑逻辑、层层推进。
下面很多篇章,比如《公冶长第五》《雍也第六》等等出现了大量弟子,以孔老夫子的弟子作为篇章,有很多人物评论,甚至孔夫子的大道,推崇尧舜大道之行,政权不是家天下世袭的,在第八篇就提到。对夏朝创建的大禹王有含蓄的批判,尧舜天下为公后,夏朝开始中国的世袭制就确立了。所以《论语》里批判是“至于禹而德衰”,华夏之德在尧舜时还有天下为公,政权不是私有的。可到禹王后拐弯抹角把王位传给儿子,开启夏朝到清朝几千年的君位世袭的制度,所以他认为禹是始作俑者,“至于禹而德衰”,德不够了,私心就来了。《论语》中能够找到他推崇的谦让、天下为公、以尧舜为例的头绪,对大禹王有含蓄的批判,想批评。但后来大禹兴修水利,解决洪水问题的功很大,看在功上不好批评他。这些的东西在五经里,尤其与《易经》、《春秋》里的中心思想、微言大义完全相合。
《论语》十八篇也讲到作为儒家的中心人物孔子周游列国碰到道家人物,比如楚王,他们之间的对话很有趣。过去儒道两家始终就中国历代王朝的精神互补,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可能会遭受挫折,那道家的开拓、逍遥自在、自由、退一步与儒家有互补。而我看到儒道两家代表人物有思想交汇的火花。
儒家十六字真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论语》最后一篇是《尧曰第二十》,为什么要把这篇放在《论语》中最后一章,一个是代表他们纪念先师,孔子作为中国文化集大成角色,包括后来流传很广的“十六字”真言都从论语中出来了。有点像学佛的朋友读很多佛经,最后交代希望广为流传佛法的精华给后代,希望能够传承下来。尧曰就是这样的传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真言。我的同门师弟陈明哲(管理学大师),听说他回到中国来,或者在其它地方讲现代管理学、企业管理时一直标榜十六字之言的传统。前几个月在清华大学MBA班有长达一年多的课,我给专门讲易学模块,前面有儒释道有历史,一开始趋附办儒学模块,请到两位师弟,其中一位是陈明哲。他回来给我看他给一些企业家的讲章很有意思,直接将四书五经的核心观念跟当代人谈,这在过去比较罕见的。
《论语》篇章里提出了很多孔子有名的弟子,环绕着人物为中心。在我提几点观察和了解。《史记》除了专门给孔子列传外,还给弟子、贤士、精英人物立传,真正要了解儒家思想,通过孔门诸贤是一个重要的角度。但有另外一点,在当时中国人口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能够开办放民间讲学,弟子有3000之众,也许现在觉得不多,但当时的3000相当于30万,那时的人口很少。3000弟子教一辈子学,但历史上真正教出成才的只有72个人,这就给我们很大的警惕,以孔老夫子之门有3000弟子,而真正成才的只有72人,不到3%(2.4%)。换句话说瑕疵品很多,就像在资讯产业中有很多不良率一样。72人以外似乎都白花力气了。这样一个教学事业期望值非常高,孔老夫子都只有2.4%,孟子几乎挂零。孔子对孟子有什么影响?是孔子死后,孟子也到处跑,也教学,但教出的连2.4%都没有,甚至是零,所以教学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的。荀子倒是教出了影响整个天下事局的人物,比如李斯、韩非。孟子没有,难怪孟子会感慨“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人生一乐也”。现在经学传下来与孔子关门弟子传经有很大关系。
《论语》在《里仁第四》有一个所有名流都会犯的错: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在道场中听道,晚上死了也就甘心了。我不断阅读两岸华人的书经常看到这句话,发现每个人都会犯这样的错,好像人只要一辈子了解了一些道理,早上听懂了,大彻大悟,晚上死都甘心,这完全错了。如果这样,第一不符合人性,第二我相信没有人敢到道场听道,因为只有半天可以活。另外你听道的目的是什么?“闻”不光是听,包括听懂到一定程度,心会神通了才是“闻”。“闻道”要实现,如果懂了,半天实践怎么够?所以当然要珍惜生命好好干,把懂的东西做起来。如果孔子知道这个话引起后世这么大的误解肯定会被气死。“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死”不是肉身的死亡,而是在你闻道后,了解了正确的是什么,过去很都错误的行为都改了,半天就改过了,这叫从善如流、改过自新。“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旧日的过错像死了一样过去了,今日种种今日生,改过新生。那个东西要举学术上的根据,孔子的弟子曾子在《礼记》,但不是一般读的小礼记,而是大的礼记里有一篇,白话的意思是,朝有过,夕改之;夕有过,朝改之。这样的一个人就是有造之才,就是一个好的学生态度。也就是说白天了解了、悟道了,坏习气晚上改过来;晚上悟道了,第二天早上改过来,就是这个意思。《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独立成一章,其实前面三章看时是两章,但编排时还在一起。前面讲孔老夫子跟学生检讨人的过错、犯错的类型,人会犯形形色色各种不同类型的错误,重点是要改过。如果大家熟悉五经,会发现这样的思维到处都是,颜回虽善于改过,而且同样类型的错误,一旦他了解了,一定不会二过。所以跟《易经》中的“负卦”有关,改过更新。人生一定犯错,所以孔子说到50岁以后可以无大过,五十岁知天命对人生会有深层的看法,不会犯严重的大过,不犯大过,代表圣人在50岁时小过不断,但知过能改,善莫大焉。这是非常切近人情的。子路也是,他悟道后急于实践,还没来得及实践又听到新的道理,以前讲究知行合一,这中间人一定会犯错,在犯错中成长,正是“小鸟练飞”的意思。在儒家思想中涉及学习改过的重要思维,大家对这个思维有明显的误判。
“仁”,华夏核心的竞争力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也要花比较长的时间驳证,在这里我提一下,那个“艺”不是指“艺术”,还是跟经世致用有关,甚至管理众人之事,经纬万端,要调理得恰当、调和顶端,治大国如烹小鲜,要很高明的能力。“游于艺”不是艺术欣赏,前面是一步一步来的,“志于道”——人生有一定的主宰;“据于德”——实践的行为政于德;“依于仁”——要有核心的创造力,“仁”就像桃仁、杏仁,果实中包着核心的种子,千万年里面有生命基因、有文化基因,风吹雨打可以继续往下传,“仁”就是核心创造力的意思,每一个不同品种、生物,核心的含着基因的“仁”就它的独特性,中华文化有它的独特性,西方文化有它的独特性,这个独特性不学,遗传在你的血液中。我们可以世界大同,可以吸收很多东西,但不能够把不是自己民族的东西硬搬过来直接套用,如此便是有问题的。而且任何生命种子,有那个“仁”,有独特的核心创造力,这个特色是别的民族没有,这需要我们好好发挥,不影响吸收现代知识。而且从国际竞争来讲,如果没有核心的创造力,没有自我民族的特色永远竞争不过别人。我们学西方文化,能学得到比西方学自己核心的东西还要高吗?你一出手他就知道。可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东西,一样有文化障碍,外国人学中国经典(不管是通过翻译还是其它)学得非常幼稚,一出招只有自己的东西或者华人清楚的,这个东西不是互补,而是回到文化本原后开放心态的创新。所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仁”除了仁爱、爱心之外,还有一个桃仁性的核心竞争力,这个特色在里面。“游于艺”是代表处理人事的化境,这也要参考五经的《礼记》。很多人说提着东西去看人,这是对《礼记》的普遍误解,对我们真正理解儒家思想、理解中国文化是一个习以为常的障碍,而且不会感觉到五经跟四书之间四书是结论,所以绝对没有一般文化人想象得那么简单。
“慎独”,真心为慎,自信为独
《中庸》、《大学》里提出“慎独”的概念,“独”是名词。《易经》中大量谈到“独”的概念,这个“独”就是果实核仁里含的基因,桃子的仁就不会长成杏子,中国文化的“仁”就不会长成西方文化的外貌。可以去吸收,但生命的特色、独立的主体性非常重要。可这样的核心创造力是包在重重的果皮果肉的包裹下,没有穿透力把外面的躯壳弄掉,就没有办法掌握真实的核心,而且所有开花结果都是由种子长出来的,了解种子、掌握核心精神非常重要。
慎独的“独”是名词,《中庸》、《大学》、《易经》、《易传》上,甚至庄子、荀子、董仲舒都在谈这个东西,“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身曰心,在己曰独”,可以人同此心,但没有人同此理,任何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它的独特性,如果能找到这个,这辈子量才发挥,大到组织、企业、国家,找到“独”字的发挥才有特色,而且不会影响你跟人群的互动。“独”是中国过去从内生发的一个探讨。但可能经过宋儒礼学家的解释变成不是那个意思了,变成人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在黑屋子里自己关注自己。这样的东西不经意的培养了历史上无数伪君子。从前的那个“独”是探讨了生命核心后,把它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用你独特的地方。
自儒学跟科举结合后,就变成知识分子当官一定要学的东西,对当代政权的稳定有好处。追寻秦政以前,先秦百花齐放时期的儒学原貌,还它思想本位很重要,而这个话题这个时代仍在讨论。
真心为慎,自性为独,自性是万法,所有东西要找到根源开发出来。慎跟独,唐朝以前都知道“慎独”的“独”是什么意思,要开发自己深沉的内在,建立自己的独特性,不盲从、肤浅的学一些躯壳的东西。但自宋朝后把“慎独”当成黑屋子关注自己。大家晓得孔学里的《礼运大同》,这在当代都非常启发人,世界大同,大陆要和平崛起,两岸统一都是现在的课题。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国是和平崛起的,都是打仗打赢的,两岸、台湾海岛跟中原政权,从明政到康熙没有是和平统一的,都是诉诸于战。和平崛起史无前例,为什么以前没有做到?这是因为有文明发展上的惰性,所以老是在轮回,没有办法突破大格局。换句话说,如果真的要在和平情况下、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又大国崛起,开历史新章的话,中国传统经学、经典思维,包括礼运大同、世界大同,王道思想不同于霸道思想,是真正的深厚思想之源,应该为精明的现代人体会、汲取,而且真正我们下一代人有帮助,甚至超越。
可就现在这些东西来讲,恐怕是悲剧。在此我不只是指哪一个单一的问题,因为思维上就不够精纯。我们知道礼运大同是孔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思维,这个思维的根底从《易经》而来,《易经》六十四卦中有同人卦、大有卦,讲的就是“世界大同”的概念。由此《易经》当然比《论语》要早,所以孔子是集大成,是大同的思想。同人道是众生平等,所以这个东西在《易经》里发挥得更高,孔子是作跟为总结,有更深的根源。同人、大有两卦,只要同样是人,就众生平等,甚至这个东西在《易经》中还发挥得更高,除了世界大同之外,几乎是孔子做的一个总结,形成《礼运大同》,他的思想根源从《易经》而来。而且《易经》里还谈到,和平相处后,人跟自然的互动,小宇宙跟大宇宙是不是也要重视和谐,不会遭致自然的反扑。在这里我就稍微提一下。
传统对儒家的误解在《礼记》有一篇《儒行篇》,一个真正儒者的行为不是一般人误解的那样——保守的、依附于政权或者没有创意,《儒行篇》是当时孔子跟鲁国的鲁哀公对话,标榜一个所谓的儒者精神。我们讲了半天就是想返本开新、一以贯之的培养华夏核心的竞争力。

个人简介
企业管理领域知行者,曾任职浙江省两家知名上市公司,担任企业中高层管理职务。2018年,任职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担任研究会理事职务,并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研学与创新。
每日关注 更多
周正勇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