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营企业家走出去的几点提醒

郑磊 原创 | 2014-12-12 08:55 | 收藏 | 投票

民营企业境外投融资,先补习观念和常识课

郑磊

 

笔者从业20多年,从事过跨国公司经营管理,博士论文研究的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又做了10年的企业投融资业务,特别是跨境投融资,对于中国企业境外投融资所碰到的问题以及企业自身的局限性,觉得非常有必要将关键点提出来,供国内企业家参考。

中国企业走出去说了很多年,但是在两年前,资本和企业跨境还主要体现为FDI,即境外向境内的直接投资,而相反方向的ODI,所谓中国企业和资本走出去则因为种种客观原因,规模并不大。2012年,中国对外投资流量上升到世界第三位,在新兴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中国对外投资的平均占比已达77%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1078.4亿美元,同比增长22.8%,仅比同年FDI少160.6亿美元。2014年被认为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重要分水岭,根据《中国企业国际化报告(2014)》,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有望首次超过FDI(外商来华投资),成为对外投资净流出国。

以前都是国有企业担当走出的主力部队,近两年来,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日益踊跃。2013年,中国企业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5090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中国香港、东盟、欧盟、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日本七个主要经济体为投资集中区域。尤其是中国企业对美国投资增长迅速,民营企业的投资金额占中国对美投资总额的76%,民营企业在美投资项目总数已占中国对美投资项目总数的90%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存量仍是香港比重较大,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北美洲和欧洲平均占比12%。从累计比重看,中国对北美洲尤其是美国的投资在逐年增加。从行业分布看,中国对外投资涉及28个行业,并购涉及16个行业大类,包括能源资源、食品消费、交通运输设备和机械电子等领域,门类齐全,制造业与批发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突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涉足国外高科技领域投资,追求高附加值投资,其中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中国企业首选。201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投资高达62.6亿美元,其中投资美国的金额为54.3亿美元,比重达到86.7%。跨国并购作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2013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量达到288起,涉及70个国家和地区,实际交易总额502亿美元,并购投资占对外投资流量的37.5%

这些可喜的进展,身在香港且一直协助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作者很明显感受。从去年开始,大量内地金融企业在香港成立机构或者收购本地券商,实体企业发债、收购、上市等投融资需求和活动显著增加。以前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时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也越发凸显了。作者2009年曾出版专著,对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案例做了系统分析,当时确实没有多少成功案例。5年过去了,现在看来,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是成功的,万向也做得不错。更多的则是能源矿产和楼宇收购,在这方面的气势颇似当年日元升值之后的境况。

中国企业走出去,企业文化、管理能力、沟通技能和市场环境适应方面的能力,仍有大幅提高的空间。现在看来,民营企业在相关利益方的沟通方面比国有企业更重视,有40%左右的企业建立了沟通机制,比国有企业高出10个百分点。这是一个好的转变。笔者想从境外投融资方面给中国企业提些建议。

中国因为仍未实现资本项下的自由流动,尽管国内企业可谓财大气粗,但仍需大量借助境外低成本资金。主要来源是股票、债券市场和金融市场。国内企业家长年适应了国内环境,基本不了解境外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法律体系。国内企业家的观念亟需与国际接轨,还需要了解一些常识,而这些已经是非常成熟的被普遍接受的标准实践。我们具体列举一些关注点:

了解企业境外投融资的基本条件

国内大部分民营企业还处在草莽后时代,发展较好的企业已经有了管理体系,但具有完整合格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企业不多。有些企业家认为这些设置不适用,或者认为需要上市的企业才需要建立,这些观念反映出我国企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成熟市场的商业环境基本不接轨。坦率地说,这样的企业无法满足境外投融资的基本要求。

企业家个人诚信和声誉也是境外投融资要考虑的一个方面。比如IPO上市和境外融资的个人担保,都会对企业家个人诚信和声誉进行尽职调查。企业家作为股东或者高管,即便有些涉及隐私范围,都难以避免被涉及。内地有些企业家说不清楚自己的一些过往经历或者涉及法律诉讼未结事宜,或者曾经造成过负面社会影响,都会影响到其企业的境外投融资活动。

当然,企业经济实力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国内民营企业因为种种原因,往往会出现企业实际财富与账面报表不符的情况,而这种问题不仅会涉嫌违法,而且也无法经过第三方核实,造成境外投融资困扰甚至功亏一篑。

理解基本的程序性要求

境外投融资,在商品经济发达国家或者通过跨国性金融资本机构,一般都需经过严格的程序性流程。比如财务审计,会对审计服务方的资质和过往记录提出要求。这种经由第三方机构出具的专业意见往往需承担法律责任,违规成本很高,所以与企业通常在国内所做的审计区别很大。企业在接受按国际标准审计之前,建议最好先聘请专业机构进行内部整理和整改,以免劳师费时而无济于事。

资金来源合法性现在是一个突出问题。这不仅仅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更是近年来加强监管的趋势决定的。诸如在香港从业的金融机构,无论是本地还是来自世界各地,都需要符合香港金管局、香港证监会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基本与欧美同步更新,差异不大。一些跨国性金融资本机构更是受到多国监管,因为它们多数在美国和欧盟有业务经营,所以在反恐、反洗钱、反贿赂、反逃税和金融监管方面不断有新的规范出台。这些程序性要求繁杂具体,远非国内企业所能想象。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要充分认识到其中的难度和要求。希望走捷径、靠关系的想法基本行不通。比如这两年最受内地企业欢迎的内保外贷业务,企业即便以全额保证金的方式开出银行保函在境外融资,欧美大行一般都会调查企业实际控制人和企业股东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其目的只是为了过滤监管法律风险。但是国内企业家往往不理解这些工作的必要性。有些企业家甚至连个人住址、联系方式之类的信息都不愿意向融资机构透露,对于其资金来源含糊其辞,敷衍搪塞,结果很可能是无法通过境外机构的KYC(尽职调查)流程而导致融资计划泡汤。

信守承诺的重要性

企业信用和声誉同样至关重要。在很多境外地区,企业间有很强的信用意识,即便是口头上的承诺,双方都需严格遵守。还有很多情况只是双方个人代表各自机构签署一纸委托书和意向书,就可以推进后续实际工作。国内企业有时轻视这种形式的承诺,而且很多民营企业家习惯于讨价还价,希望事情哪怕是进行到最后阶段,自己都有反悔或还价的空间。这是商业文化上的根本冲突,在欧美和经济发达地区,任何违约都会给企业留下污点。而在金融资本界,范围本身就不大,信息流动通畅,信用黑记录很快就会传遍,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几年内都无法彻底消除。这种底限原则,是国内企业家务必遵守的。

以投融资打开资金融通渠道

企业在境外从事投融资活动时,难免会接受对方或第三方各项调查。很多企业都不是上市公司,曝光度低,公开资料很少,不仅影响投融资的顺利开展,而且提高了风险成本。有些企业不得不花大笔钱邀请国际认可的信用评级公司提供评级报告。有些企业家比较聪明,或者他们有意识地想摆脱掉“土豪”的标记,希望能够通过一些融资活动,与国际知名金融资本机构建立业务往来。这些活动并非主要为了解决燃眉之急,因此可以从容展开,通过这样的联络和铺垫工作,与国际知名金融资本机构的合作不仅提高了自身对投融资的经验,而且也起到了宣传和扩大企业影响,累积企业信用的效果。通过这种途径可以逐步建立和扩展资金融通渠道,提高融资能力。

境外平台的搭建

国内企业大部分在境外注册了窗口企业,而普遍情况是,这些境外主体要么只做些进出口贸易业务,要么只是一个壳公司,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很难看。这类公司如果成为境外融资平台的难度很大,由于资本薄弱,无法承载信用,难以担当抵押质押品;而经营收入和利润又不能保证偿还本金或利息。

企业如果想要走出去,境外平台不仅是练兵场,也是登陆境外的滩头阵地。大部分国内企业走出去的第一站是香港,即便它们的境外公司注册地是开曼群岛或维尔京群岛等离岸地,实际经营活动仍主要是在香港开展。企业应考虑做大做实这些境外平台公司,实际运作人员可以在内地,但是主要业务应通过该公司账户,并开展与当地金融机构的正常业务往来。这样做才能真正发挥企业利用其对接国际金融和资本市场的作用。

过往的圈钱做法不可行

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一步步推进的,中国企业也是逐步被外界了解和熟悉。五到十年前,民营企业曾经发起过境外上市大潮,不少企业都从资本市场圈到了钱。但是,大浪淘沙之后,中国企业在欧美上市剩下的实在屈指可数。坦率地说,中国概念股的国际声誉受到极大影响。这也导致了今天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处境越发严峻。一代企业家虽然年龄不到60岁,如果他们还沉浸在老一套圈钱手法中,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环境要求了。不仅海外市场正在以更挑剔的目光大量着中国民营企业,大陆的证券市场也在逐步收紧监管要求。上市圈钱的时代从2014年起算,已经是过去的记忆了。

中国企业走出去,正在迈上新台阶。我们已经看到,中国企业敢于跨过太平洋和大西洋,打入发达国家市场,而且在高科技领域和尖端制造业开始发力。无论是通过收购兼并还是绿地投资,这些投资活动都离不开资金支持,特别是境外融资。联想和万向这些企业的成功,属于不发达商品经济主体的逆袭。它们的成功正是自我改造和提升的结果,尊重和遵守国际商业惯例的结果。中国企业已经足够富有,但是软实力还远远不够。笔者在为国内企业提供投融资中介服务时,最大感触时深感“搭桥”之难。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和观念之间,让踌躇满志的国内企业家理解境外成熟的商业环境和要求,其难度之大会让很多人气馁。国内企业家在境内可能非常成功,但是从走出去角度看,其观念和通识水平甚至不如一名接受过欧美一般教育的学生。但是这一辈人终将交棒,也许从八零后开始,新一代企业家将具有更为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经历,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民营企业会成为驰骋国际商界的生力军。

个人简介
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SFI客座教授,行为经济学者,创新发展,金融投资专家,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荷兰maastricht管理学院mba,兰州大学数学学士 email:prophd@126.com
每日关注 更多
郑磊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