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

张云计 原创 | 2014-02-27 22:06 | 收藏 | 投票

回炉

昨天晚上,由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和清华大学校友总会房地产协会联合主办的《洞悉支柱产业——中国房地产行业》,在清华大学伟伦楼举行开课仪式。我和杨总、刘总共同参加了这个有点“仪式感”的活动。

《洞悉支柱产业——中国房地产行业》是一堂新开发的学分课,全部由活跃在业内的学者、企业家授课,非常“接地气”,实战性非常强,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在校MBA、研究生的追捧。现场气氛非常热烈,讲堂中间走道上还加了不少座位。

聂梅生会长和刘铁民学长分别做了主题授课,从宏观和政策层面给学生和嘉宾们上了一堂,昊俊总感慨到:从业多年,知道的政策和数据相当不少,但如此系统的梳理确是少有的,真是受益不浅。

更让人感慨的是1957年入学清华大学的聂会长在讲台上一站就是一个半小时,声情并茂的演讲非常精彩,让我们羡慕得不得了。

聂会长的演讲中极少使用形容词,而是使用了大量数据,更进一步使用各种曲线和饼图,让人一目了然。她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讲了方法,给了判断逻辑,于是结论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模式

在中国,管理有两大主要流派,其一是以定量为主要特点的科学管理学派,其二是以定性为特征的中国式管理学派。这两大派本无所谓优劣、高低,主要是看企业处于的成长阶段,管理方法与企业文化相匹配才能让管理更上一层楼。

在交通上,道路的两端由于有路沿石、各种井盖等,往往是不安全的,而中间地带一定是最安全的。同样道理在管理上,中间的灰色地带肯定是效率最高、适应性最强的,而纯粹的定性和定量管理都会有难度。

渐变

现代管理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定量,当然少不了各种各样的KPI。于是不少企业都在向定量化转变,诞生于1966年的“循”数管理而今已经“大行其道”,证明了管理确实需要定量。

对于习惯了“差不多”、“适量”、“少许”的中国人来说,尽管定量管理看上去很美、很诱人,但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不会突然发生,绝对是一个渐变过程,再好的东西也有一个时点、路径和方法问题,需要坚定信心、更有在耐心,是急不来的。

 

张云计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生于1966年,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每日关注 更多
张云计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