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强盛的密码

韩和元 原创 | 2014-03-22 10:14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纵观整个战国史,不难发现,但凡肯改革的国家都必然强盛。李悝变法后的魏国、吴起改革后的楚国、商鞅变法后的秦国、胡服骑射后的赵国自不用说,就是申不害的权术式改革,也令韩国一度“国治兵强,无侵韩者”。当时各国均开展了变法运动,为何最后横扫四合的只是秦国?这跟改革是否持续深化或许有着莫大的关联。

秦国崛起的头号功臣商鞅指出,国家的礼制法度都要根据时势来制定,法制、命令都要顺应当时的社会事宜。这也正是秦国之所以能一统天下的根本原因。

魏国的变法始于文侯而终于其子武侯,前后不过二三十年。楚国和赵国改革的时间则更短。吴起在楚实施变法前后不过十年。赵国改革亦不过12年。

反观秦国,其改革始于简公7年即公元前408年正式实施的“初租禾”制。随后献公继位,在其执政近20年时间里,他几乎从不参与其他国家间的争斗,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埋头改革。献公死后,其子嬴渠梁继位,也就是秦孝公,孝公秉承了献公的雄心和处事方法,启用商鞅变法之后,终其一生也只是埋头于改革。从公元前408年算起,公元前338年商鞅被害,秦国的改革持续了70年之久。即使商鞅死了,其新法继续实施。

于秦国而言,这70年是一个由简公被动改革转向献公父子主动改革的70年,是一个不断变革的70年。在这70年里,秦国的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从最初的税收制度改革到后来的户籍、军事制度改革,再到经济、政治、法治乃至文化。正是得益于这70年的改革,秦国得以“民以殷富,国以富强”。

对于一个民族或国家而言,最容易遭到危机的往往不是困难最多的时候。相反,危机往往都是在其获得巨大成功之时。经70年改革的秦国,随后也重蹈了其他国家的覆辙。自孝公、商鞅去世后,秦国很快就陷入了一场空前严重、事关生死的危机,即赵武灵王的改革。梁任公说,如果赵武灵王不那么早死,一统天下的就不是秦国而是赵国了。这也说明,真正能永葆国家强盛的,只有因时而变、不断持续的改革。

那么,秦国最后凭什么逃过这一劫?

此时,战国初年的头号强国魏国已彻底没落,能对抗秦国的唯有赵国。但一场沙丘宫变,怀着吞秦大计的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武灵王死后其子赵惠文王虽不曾废除其父的改革,但不进则退。何况与秦相比,赵武灵王的改革,无论于持续时间,还是深度和广度,都不在同一个层次。

战争其实拼的就是经济体制,长平之战将这点体现得淋漓尽致。长平之战,赵孝成王之所以要临阵换将,让冒进的赵括换下坚守不出的廉颇,原因无他,胡服骑射改革后的赵国与秦相比,经济仍然落后。最后,被围三年“无以食”。

此外,与秦相比,其政治体制更为落后。赵武灵王的改革,就是在不触动旧贵族利益的前提下,通过说服让其配合而发起。随着惠文王去世,赵国的政治制度迅速恶化。在赵孝成王时期,包括秦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均已逐步建立起了封建官僚体系,赵国却彻底地退回到奴隶社会的“公子执政”的政治体系里。长平之战,完全是孝成王和旧贵族平阳君赵豹等人决策的结果,蔺相如、廉颇等官员被彻底扫除权力核心。由此可见,赵国的自取灭亡正是其逆发展大势而行的结果。

作为当时唯一可挑战秦国的国家,在没有足够强大起来之前,赵国不是趁秦国改革停滞,正处不进则退的状态之机,进一步深化改革,而是在内耗中中止了它的崛起之路。正是如此,秦国才在前人的功烈下,侥幸得以一统天下。(支点杂志2014年3月刊)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韩和元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