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千亿企业

李光斗 原创 | 2015-01-05 21:12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如果你还没有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你的企业,你面临的不是落不落伍的问题,而是会不会被行业抛弃的问题。未来将不会再有“互联网企业 ”和“ 传统企业 ”之分,因为所有企业都将是互联网企业。

  互联网时代一切信息都将更加公开、透明,以前依靠信息不对称来获取利益的行业将会被大大削弱,因此新媒体时代的生意链一定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

  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品牌、营销、传播都发生了改变,企业只有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才能在这个时代有所创新和突破。

  CEO级的产品经理

  传统企业以市场和营销为主导,而互联网时代,要求企业转变理念回归价值链的核心——产品。一般互联网企业要求CEO 是产品经理出身,或者将产品经理定义为“轻量CEO ”,互联网企业对产品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用互联网思维重塑传统企业的产品,需要颠覆以前的固有思维。首先需要在产品设计与研发上抓住消费者的兴奋点,打造极致的让用户尖代叫的产品。互联网时代的产品通过不断升级换代以满足用户的心理预期,就像电脑、手机的系统不断升级换代一样。

  互联网上怎么讲故事

  传统企业品牌一般要经历知名度、美誉度与忠诚度的塑造。而互联网时代,产品的知名度不是最重要的,心理上的好感、身份上的认同、产品的话题、口碑的传播才重要。不怕产品有缺点,就怕产品没亮点,即一定要有可以娱乐和谈论的话题。

  纵观互联网上知名的品牌,一定是创造了独特的故事或话题。一个毫无餐饮行业经验的人开了一家餐馆,仅2 个月时间,就实现了所在商场餐厅评效第一名。VC 投资6000 万,估值4 亿元人民币,这就是用互联网思维开餐厅的雕爷牛腩。创造品牌的亮点是雕爷花500 万元从香港食神戴龙那里买断了食神牛腩的配方。

  当褚时健为褚橙注入了“75岁二次创业种冰糖橙”的励志故事时,品牌的亮点立刻呈现出来了。互联网的主力消费群体是年轻用户,他们喜欢追求新鲜、时尚、个性的东西,乐意为褚橙这种“别有一番味道 ”的橙子埋单。
 


  不可低估的粉丝力量

  互联网时代用户交流很重要,产品和用户交流,和用户交朋友。

  自媒体时代,通过微博、微信和APP 来展示公司的产品和品牌。每个人都是别人的粉丝,每个人也都希望粉丝如云,粉丝意味着传播力。哪怕你只是一个草根,但只要你拥有了巨量粉丝,你就可以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尤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的传播速率成几何倍率提高,人们的信息消费也变得更加便捷和主动。让用户参与品牌传播,品牌才会有持续的发展动力。

  小米手机是典型的用户参与的产品,它将产品与用户体验做到了极致。相对于传统企业产品固有的模式而言,互联网思维模式可以让产品更接近用户,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快速更迭自己的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产品还包括消费者定制(C2B ),消费者参与到产品设计和研发环节,提供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即可。雷军曾说,粉丝参与是小米成功的最大秘密。
 


  互联网时代的危机公关

  互联网的最基本功能是提供信息。在海量信息中,如何让自己的企业和品牌脱颖而出,需要作出快速反应。互联网上的信息每一秒都在更新,企业需要随时关注与行业和自身相关的信息,趋利避害。

  传统媒体时代,企业危机公关需要到权威线下媒体发文澄清,新媒体时代如果沿袭这种做法,企业将会死得很惨,因为人人都是自媒体,没有人会“等 ”你做出反应。所以新媒体时代企业的危机公关一定要做到快速反应,第一时间主动发布。

  新媒体时代利用新闻事件进行广告传播同样需要秒杀思维,需要在新闻事件发生的极短时间内进行快速反应。2014 年2 月8 日索契冬奥会开幕当天五朵雪绒花只盛开了四朵,大众汽车随即创意了一条原生广告,令人会心一笑的同时记住了大众汽车这个品牌。同时奥迪也非官方发表声明称“这件事真的不是我干的”。甚至到第三天淘宝上都已经有四朵雪绒花同款T 恤衫进行销售了。这些企业的反应速度用“秒杀 ”形容,毫不为过。
 


  渠道越来越扁平化

  在供应链和渠道的营销层面上,互联网思维把渠道从线下搬到线上(B2C ),或者打通线上线下(O2O )。当传统手机厂商还在用大量的时间和财力构建自身的渠道时,没有任何线下渠道的小米手机却在一夜之间遍地开花。互联网时代打破了传统终端的束缚,让销售渠道越来越扁平化,品牌直接与消费者建立联系,传统渠道的话语权越来越弱。

  用互联网思维做生意,并不是简单地在线上搭建电子商务销售渠道和利用新媒体进行品牌和企业传播,而是通过互联网思维提升、改造线下的传统企业模式,改变原有的企业发展节奏,建立起新的游戏规则,在新的商业环境下创造新的活力。

  

个人简介
中国品牌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著名品牌战略专家、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华盛智业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创始人。
每日关注 更多
李光斗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