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40岁,继续打工还是创业?

于斐 原创 | 2015-11-25 14:35 | 收藏 | 投票

 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

 

过了40岁,人考虑问题变得现实起来。

但内心的焦灼感也与日俱增,事业何时才能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程度呢?

尤其对一些还在职业经理人岗位呆着的人来说,虽然表面上意气风发,但内心的诚惶诚恐通过外表的容貌就能反映出来。

记得有位北京媒体朋友来采访我时,闲聊中谈起他单位许多与我同龄的男士面色和状态都不如我,因为我面色红润,整个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要知道,对于40多岁的男人来说,这样的状态并不多见,许多人不是被生活的压力折磨成面色晦暗,就是被工作的挑战摧残得面如菜色。你说,这反映在容貌上还能精神吗?

年过40,对于众多职业经理人来说,是个不得不处心积虑正视的问题,是继续打工还是自行创业?如果选择挂靠大公司继续以往职业生涯,那就需要你在工作中要有出色的才干,沉稳的心态,高涨的激情等综合要素不断接受所在企业面临市场风险时的冷静应对,游刃有余。事实上,许多职业经理人自身才华不错,他们因所在单位赫赫有名而享有更多的机会。由于具有较好的发挥价值的平台,他们得到的来自各界的关注和追捧总是要比一些小公司或独自创业的人更多,自身感觉也更优越。只是,这种工作岗位的稳固与否往往与企业自身的发展命脉紧密联系,一旦企业运转顺畅,自身也会舒心,一旦遭遇变数,那倒霉也接踵而至。

在自然界中,我们有时会看到许多有趣的现象。鲨鱼的身边总是游戈着几条灵巧的小鱼,它们靠拣拾鲨鱼猎食的残余为生;海鸥喜欢尾随军舰,因为后者的排水量可以使海里的小生物浮上水面,成为它们的食物;在丛林中,很多种藤萝植物是靠依附在参天大树上得以享受阳光的。

许多职业经理人由于习惯长期依附于企业平台的发展,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主观进取的雄心和面对挑战时的坚韧。私底下感觉反正只要认真贯彻执行好上面的策略就行了,其余的事一律不去操心,也不用关心,日久天长,惰性在心底里某个角暗暗的发芽,等到年过四十,他们会紧张的发现,实际上自己的棱角已经被磨平了。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认为,依附于一个显赫的单位虽说也有一定的乐趣和自在,用不着在压力的负荷下疲于奔命。但说老实话,一味的依赖他人,自身完全靠所在职位薪水维持生活的人,最容易削弱自己潜在的才能以及今后应对变化所具备的挑战本能和勇气。

那就自行创业吧!

年过四十,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人脉资源,再不搏一把,更待何时。

当然,自己创业并不是潇洒相随相反而是痛苦相伴,首先你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和长远的目光。面对经营可能出现的困难和低迷时,你要镇定情绪,千万不能乱了分寸,面对行业政策变革、市场萧条、前景莫测时,你必须调整方向规避风险,迎难而上,一旦当生意出现入不敷出、资金匮乏危及公司生存安全时,你则要全力以赴,妥善应对,迅速拿出行动,以度过难关。当然,这其中,你原本拥有和积累的资源和人脉也会在你的经营活动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既然选择了创业,会使你“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也许并不会挣到你原先单位给予的丰厚报酬和企业显赫品牌带来的荣耀。但在这过程中,你竭尽所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你的才干和潜力,无论在思想、行为、心态上都得到了提升和高度的统一,自主自在的经营属于自己的事业,忍受每个过程带来的煎熬和痛苦,当然也享受结果带来的欢乐和欣喜,这种感觉也确实美妙无比。

正如几年前曾经非常流行的一本《富爸爸,穷爸爸》书中讲到的那样,假如你弄懂了生活这门大课,做任何事情你都会游刃有余。但就算你学不会,生活照样会推着你转。所以生活中,人们通常会做两件事:一些人在生活推着他转的同时抓住生活赐予的每个机会;而另一些人则听任生活的摆布,不去与生活抗争。

年过四十的职业经理人,在社会中浸润多年,也应该迅速做出生活给予抉择,抓住属于自己的每个机会了。

在有影响的某财经媒体组织的大型商务活动上,作为主讲嘉宾的我结识了许多在商界呼风唤雨的人物,这些人的形象和声音多次出现在主流的传播工具中。

说老实话,他们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名声震天的企业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自然也就不需要我来做更多的阐述了。我更关心的是,他们为什么会有今日之成就。除了运气好之类的东西外,还有什么能支撑他们一路披荆斩棘走到今天并取得辉煌之成就呢?

事实上,在若干年以前,他们也曾经有落魄、无奈之举,只不过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在经历了徘徊后终于选择了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道路。

前段时间,接触了好几位40左右的企业总监级人士,从他们述说中,好像一边倒的都对现有的职位、待遇或工作环境产生了厌烦,感觉自身的激情正在泯灭,斗志正在消退,为此他们想请我帮助他们物色新的发展空间,一旦找到合适的平台,他们也希望借此打造事业第二春。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我发现其实他们自身条件都很优秀,为此有些奇怪,当然啰,帮助他们物色新的价值施展舞台这是没问题的,但问题是,他们为什么不尝试自己做老板呢?

照理,他们完全有这个条件和理由也有这个能力啊!

看来,他们身上缺少些东西。

到底缺少什么呢?

写到这里,我不由想起这样一则故事:

巴拉昂是一位年轻的媒体大亨,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迅速跃身于法国五十大富翁之列。

他死后,遗嘱中说到:“我曾经是一位穷人,在以一个富人的身份跨入天堂的门坎之前,我把自己成为富人的秘诀留下,谁若能通过回答‘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而猜中我成为富人的秘诀,他将能得到我的祝贺,我留在银行私人保险箱内的100万法郎,将作为睿智地揭开贫穷之迷的人的奖金,也是我在天堂给予他的欢呼与掌声。

   人们纷纷寄来答案。

有人说:“当然是金钱了,有了钱,就不会再是穷人了”; 有的说:“是机会”;有的说:“是技能”;还有的说是:“是帮助和关爱。”……总之,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在这位富翁逝世周年纪念日,他的律师和代理人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打开了那只保险箱——在48561封来信中,唯一与巴拉昂的答案符合的,却是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的回答:

穷人最缺少的是——野心。

虽说把这个故事拉进来有些牵强附会,但同样的道理是,我们许多优秀的人士恰恰缺少的是创业的决心和野心,所以他们满脑子想得也都是去如何打好工和做好工,当然,这是无可厚非,但从我和他们接触中发现有些人士的心态是需要调整,否则不与时俱进,不以科学的发展观来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话,恐怕更多的会自寻烦恼。

 

 

于斐老师,著名品牌营销专家,美国《福布斯》重点推荐的营销实战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中国十大杰出营销人,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等8家权威媒体和机构认定的“中国品牌建设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团中央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创业导师,“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设计”项目召集人,《中国证券报》特约品牌顾问,中国《品牌》杂志首席专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EMBA总裁班客座教授,中国保健行业十大杰出经理人,中国最具影响力营销策划100人,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健康科技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首家省级品牌学会重庆市品牌学会专家委员。

二十多年的营销生涯,成功服务过几十个著名品牌,其领衔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是“中国管理咨询行业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现专业致力于品牌策划、实战培训、公关传播、新闻营销、招商代理、市场推广等营销服务,出色的企划力、整合力、执行力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是国家商务部向海内外唯一推荐的知名实战型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老师根据自身在外企、国企、民企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资深阅历,长期致力于把低成本实战营销理论上升到实践和方法的高度,在行业中率先倡导了几十个在全国深具影响的营销策略和商业模式,创造了可观丰厚的物质和社会效益。受到了《欧洲时报》、《亚洲新闻人物》周刊、新加坡《联合早报》、日本《东方时报》、欧盟-中国经济合作组织(CEEC)、《环球时报》、《香港商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澳门莲花卫视等海内外媒体的重点报道,其营销案例多次入选美国《福布斯》和美国科特勒营销集团《中国营销创新文库》。

于斐新浪认证微博:http://weibo.com/lgzhiyang   微信:yufei-1966

联系电话:013906186252,网址:http://www.lgzhiyang.com/ 

Email13906186252@139.com   lgzhiyang@163.com

个人简介
于斐先生,著名品牌营销专家,美国《福布斯》重点推荐的营销实战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CEO,中国十大杰出营销人,“中国品牌建设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客座教授,国务院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
每日关注 更多
于斐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