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的考古学和未来学

林永青 原创 | 2015-12-04 10:12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文/ 林永青、刘洋波;本文为腾讯《腾云》杂志所作

  有一个段子说上帝想用iPhone了,所以带走了乔布斯;有一部纪录片《寿司之神》,讲述日本的一位年近9旬的老人,70年如一日做出值得用一生排队等待的美食;还有一本书《隐形冠军》,告诉人们强大的德国制造背后是那些代代相传的不为人知的专业小公司。

       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一个词,勃勃生发:工匠精神。即:1.一生做一事;2.热爱它胜于它给你带来的钱;3.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

自在:先有工匠,后有文明

        如果以器物作为人类文明演进的标志,可以清晰看到从石器文明、铁器文明、蒸汽文明、电气文明到信息文明这么一个发展脉络。而所有器物都是那个时代的人——更具体地说——那个时代的工匠所创造的。

        恩格斯说,“工具的使用是人脱离动物界的第一步,劳动使人真正成为人,并且推动人类文明不断演进”。这一观点,在东西方历史中同样得到了印证。

        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中,有一个草根逆袭的典型:赫费斯特。作为天神宙斯和天后赫拉的儿子,他出生高贵,但却因为身体残疾、相貌丑陋而被扔下奥林匹斯山。但是赫费斯特并不屈从命运的打击,他通过努力,掌握了娴熟的手工技艺,成为著名的铁匠、锻治之神、工匠之神和火神,为众神建造了富丽堂皇的宫殿、以及各种各样的武器和器具,甚至连宙斯的权杖也是由他亲手打制。他最终位列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并迎娶“爱和美”女神阿芙洛狄特为妻。这一传说,反映了工匠在希腊早期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人们对工匠的尊崇。

       中国历史中同样不乏善于创造的能工巧匠。韩非子《五蠹》一文就提到了最早造房子的有巢氏,最早钻燧取火的燧人氏。“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这就是最早的“匠人治国”的案例。早期的工匠,不仅用自己的发明创造,解决了同时代人的生活需求,同时实现了自身价值、赢得了尊敬。

       鲁班,姬姓(周天子姓),公输氏,名般。鲁国人,今山东滕州。“般”和“班”同音通用,故常称他为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33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25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被尊奉为木匠的祖师。2400多年来,人们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在长期的进化中,人类的祖先学会了使用工具,学会了使用火,进而学会了制造工具、改进工具。而工具的改进又推动人类文明的加速发展。人类学会使用石器花费了上百万年,从石器到铁器,又经历了几万年,从铁器时代到蒸汽时代也有几千年,而之后,人类文明就进入了迅速迭代时期,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仅用不到100年的时间,从电气时代到信息化时代用了几十年时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工匠史。先有工匠,后有人类文明。

自为:跨越千年的匠心流转

       我们已经确信工匠与人类文明演进的逻辑关系,那么如何解释人类文明加速发展背后的推动力呢?工匠在创造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究竟培育出了一种怎样的匠人精神?这种匠人精神在东西方历史中又是如何演进的呢?

        早期的宏伟建筑,例如埃及金字塔、巴比伦塔源于人们的宗教图腾。古代人们在未知的自然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孱弱,因此人们渴望通过建造宏伟的建筑来进行天人交际。巴比伦塔又名通天塔,据说通过该塔可以进入天堂,而埃及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寝,埃及法老希望死后借此与神亲近。其他的文明也大致如此,希腊、罗马、古代中国、古代印度、玛雅,早期的建筑基本都是宗教用途的神祠。西哲黑格尔对这一阶段匠人精神的解释是,它还处于自然崇拜的自在阶段,与蜜蜂筑巢有类似性,更多的是出于人的本能。

       进入了中世纪,东西方文明出现了分野。东方出现了强大的王权,而西方则进入暗无天日的中世纪。东方在王权崇拜下出现了宏伟的建筑,例如皇宫、长城、运河等等,而西方文明则体现在教堂等宗教象征中。中国的匠人精神也正是滥觞于这一阶段: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庄子有”庖丁解牛、技近乎道“,《尚书》中的“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贾岛关于”推敲“的斟酌,都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匠人精神。这一优良传统经由鉴真大师等人为代表的僧侣知识阶层,在隋唐时漂洋过海,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日本社会。

      (一)深深痛惜的是,中国社会自身却出现了长期轻视工匠精神的文化传统。孔子和儒家是始作佣者,曰:“君子不器”;孔子虽然“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但成年之后基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孔子的学生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自隋朝至清朝的一千三百多年间,中国社会最精英的人群,毕生追求的事业就是通过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成为了中国社会最重要的价值取向;“道德文章”,成为了没有约束、没有竞争、没有创新的中央集权体制下最大的社会“伪善”。随手举个例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其实说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伪善!

       桎梏思想、扼杀创新的八股文和科举进阶制度,吊诡地导致了全中国知识分子的知识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全面消亡。“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一直到今天,政府的公务员考试,还被隆重地尊称为“国考”。因为所有人心知肚明:很多“公务员”根本不是所谓的“社会公众的服务员”,而依然是颐指气使、垄断公权力的“官员”。——中国社会创新能力的缺失,并非“知识败于实践”,其实质是“知识败于权力”!

       (二)相反地,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助推下,西方摆脱了中世纪的黑暗,追上并最终将东方文明远远地甩在后面。文艺复兴高扬人文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人文主义精神承认人性,肯定人的价值和创造性,承认人的基本需求和欲望,承认人通过努力创造幸福生活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而科学精神则实现了工匠的经验主义与学者的理性主义的结合,使人类从自在阶段进入了自为阶段,推动人类文明大踏步前进。

       再说说清教主义与美国的管理文化。清教徒不仅仅是一种派别,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倾向,一种价值观。清教徒是创业精神的代言人、崇尚商业和工业活动、对一切充满了信心,他们善于创造和创新,不断地开拓和征服。这些文化核心的活力、社会流动性、竞争力和创新力,其源头就是来自于清教徒的纪律及精神特质,这些特质构成了美国的管理文化。

       传统美国社会,特别新英格兰地区,具有四个紧密相连的特点。其渊源可以追溯到马萨诸塞湾殖民地时代,直到今天仍影响着大部分美国公民的价值观。主要包括:一、人生目标不管多么模糊,归根到底都是建造“人间天国”的坚定信念;二、拥有机械天赋、喜欢亲力亲为的技师精神;三、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道德观念;四、能够根据大大小小的目的协调各种财力、物力和人力的组织能力。所有这些特点都与传播到“新大陆”的清教主义密切相关。

       而道德社会的实现,只能通过节俭、节制和勤勉,这些都成为了最重要的清教价值观。典型的清教徒被认为:“生性自省、自律、自制,是俗家苦行僧,其修行之地不是修道院,而是战场、账房、市场。”宗教改革者加尔文甚至说上帝是“伟大的工匠头”,加尔文自己曾到处找活干。“原因何在,”他写道,“为什么生意所得不能超过土地所得?商人的利润若非来自他自己的勤奋勤勉,那要来自哪里?”

       在西方,崇尚动手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都上升成为了哲学理论。近代,欧洲大陆哲学的主要流派是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在20世纪中期,剑桥大学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瑟曾经有一个世纪之问:“为什么中国没有诞生近代科学?”中国社会阶层的排位一直是“士农工商”,中世纪以来,工匠精神(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和商人精神(冒险精神和探索精神)在中国的缺乏,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培根,他重视经验、重视功利,提倡怀疑精神,主张破除种族假相、洞穴假相、市场假相、剧场假相等四种假象,提倡将仔细观察和正确推理结合起来的科学方法。

        理性主义的代表是笛卡尔,笛卡尔促成了科学与宗教、理性与信仰的分离,提出了上帝归上帝、凯撒归凯撒。他强调推理、演绎和数学方法的重要性,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命题。他坚信世界是受普遍规律制约的,提出了普遍主义与决定论。最后,他坚持怀疑一切的怀疑精神。

       在中世纪,基督教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神秘主义、蒙昧主义、非理性主义压倒了理性主义,科学、哲学、艺术都成了神学的侍女。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所带来的人文主义与科学精神打破了上述禁锢,使得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融合,工匠精神被注入新的元素,成为了社会文明变革的催化剂。

自由:“互联网+”语境下的工匠精神

        自由即创新。工匠精神的21世纪版本,可以追溯到日本管理大家大前研一的《专业主义》:“在21世纪激烈的竞争中,我们无处退缩。个人之间、企业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跨越国界,胜利者与失败者的区分变得更为清晰,唯有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兼备的专家,才能在全球化经济社会站稳脚跟”。

       大前研一以详实的案例和敏锐的洞察力,分析了企业和个人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竞争中,需要面临的挑战和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清晰地阐述了国际化专业主义才必备的四种能力要求:先见能力、构思能力、讨论能力和适应矛盾的能力,对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将“专业”信奉成为“主义”,这就是工匠精神。

       不久前,许多国人跑到日本抢购马桶盖的现象更引发了大众层面的热议,人们再次关注日本人专注、认真做事的匠人精神。不可否认,匠人精神对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发展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相反地,最近20年,随着日本逐步走向封闭和保守,它们在互联网时代落后了,我们几乎很难看到知名的日本互联网企业,而传统的日本制造业例如索尼、夏普和富士通也在西方和中国的竞争对手的压制下一蹶不振。

       是日本的匠人精神出了问题了吗?匠人精神靠的是师徒相传、靠的是情感纽带、靠的是一丝不苟的苦心孤诣,他们可以将产品做到极致,借此来征服市场和用户,这依然值得我们学习。然而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是瞬息万变的,除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还需要跳脱俗套、打破常规,富有创造力,还需要开放、包容与协作的互联网精神。也就是“互联网+”时代,工匠精神应该注入创新的内涵。我称之为“匠心2.0”。

       关于个人化的创新精神。创客学创始人、惠普个人电脑集团前CTO兼全球副总裁PhilMcKinney曾经做了非常精彩的阐释。他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通过学习、练习,每个人都可以掌握创新的技能。McKinney还总结了培养创新力的FIRE四步法。F即Focus,意为定位搜索范围,定义越明确,所得到的想法质量越高;I即Ideation,意为利用绝杀式的提问产生大量想法,可以是头脑风暴,也可以是问题清单;R即Ranking,对你列表中的想法进行评级;E即Execution,这是一个将好的想法变成真正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他认为“只创新,不执行,等于零”,同时要大胆地试,小步快走。

       今天的自媒体大人物罗振宇先生更具娱乐精神和实验精神,他将互联网时代的工匠精神浓缩为“轻薄”、“牛逼”、“死磕”、“自恋”和“分享”5个词,这也成就了他成为“互联网+”时代知识手艺人的梦想。互联网将价值链或价值网的连接单元从组织还原为个人,因此只要这个人足够“牛逼”,具有“死磕”精神和“自恋”气质,愿意“分享”,那么他将成为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从而兑现自己的价值。

       另一个案例。价值中国网从多年前就誓言:致力于建设中国的社会化知识服务平台。知识论的研究告诉我们:知识包括不到1%的、易传播的、写在书本上的显性知识,和99%的、不易传播的、存在于人类大脑里(+今天的网络上)的隐性知识——知识一定是个性化和个人化的;一定是动态演化的;一定是无边界的;一定网络生态化的。我还没有说到“人工智能”,呵呵……(德鲁克语境中的)知识工作者通过这一平台,将迅速地成长为“互联网+知识”时代的“手艺人”,成为价值网络和知识网络中可交易的一个独一无二的节点、和创新源。

      “互联网+”时代,我们依然需要工匠精神,区别在于我们不仅需要传统手艺人的专注、精益求精、一以贯之,不仅需要现代的科学精神和人文主义,我们还需要开放、包容、协作与创新的互联网精神。

结语:知识工作者的匠心

     (一)知识社会的到来。自在、自为、自由,从生产成果看,这三个词可以分别对应为:农业手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农业手工业社会是个性化、个人化的小规模手工生产,工业社会是标准化的机器大规模生产,而知识社会又回到了人工生产,但这一次却是大规模的、非标准化、和知识化的。从哲学讲,这是一次“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更愿意自称为“社会生态学家”,他生前最后一本著作《下一个社会的管理》出版于2002年,预见了今天网络化知识社会的到来!——德鲁克辨析出“未来社会”的三个主要趋势:(1)年轻人口在社会中的比例下降;(2)经济比重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3)劳动力向知识工作者转型。

       德鲁克断言,信息革命下的电子商务与网络化的知识,如同工业革命中的铁路一样,可以说一个新的信息(知识)社会正在形成。同时,由于非营利组织也能够创造社会价值和社会财富,企业与NGO的边界可能越来越模糊。

       “‘新经济’可能会出现,也可能不会出现,但是毫无疑问,下一个‘新社会’将很快来临。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发展中国家而言,这个新社会的重要性将远远超过新经济的重要性。”在德鲁克看来,“下一个社会”出现的时间,大约在2030年。

       笔者更为乐观,我在2009年纪念德鲁克百年诞辰的一篇文章中断言:知识社会将在2015~2020年间到来。佐证:2015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互联网大会在日内瓦召开,大会为世界未来发展方向形成了一份成果报告。这篇报告的标题是:《建设可持续、包容的知识社会》。

       “匠心”总是呈现着艺术气味的模糊性、和诗性。那么,知识工作者的匠心,有评价的标准吗?或者换个说法:何为“知识社会”时代下的“知识权威”?DavidWeinberger认为是网络化的《知识的边界》就是“无边界”,权威的标准也就是无权威:

     (1)虽然权威依然是知识的一个“停止点”,但权威已不再是由特殊资质、或特殊阶层的人构成。权威只是无数链接页面的最后一个;

     (2)超链接式的知识作品形成了一种诱惑型生态,驱使人们一路向前,不停点击;

     (3)一部作品的权威性,不再由它的出版机构盖章认可,而是在不断地编辑、阅读、审议、讨论、修改,这种连续且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协商产生。

     (4)话题的边界,不再以书的结尾为标志。相反,所有的话题、观点、事实以及知识,都被潜入到参考、讨论、论证的网络之中,不断测试、反复试用。

      (5)一直以来,人类将长形式作品视为人类知识的伟大成就。但现在,知识将会无穷尽地开枝散叶。根本没有任何孤立的思想,从来没有过,有的只是思想之网。

      (6)如果书籍告诉我们,知识是从A到Z的漫长旅程,那么网络化的知识告诉我们,世界并非一个逻辑严密的论证,而更像一张无所定形、相互交织、不可掌控的大网。

    (二)“匠心”的“心”。“匠心”一词一经出现,就透出知识社会和网络社会的时代特征。说文解字,前文说了大篇幅的“匠”字,结语来说一说“心”字。

       “心”是最易变动的事物,“云在天空水在瓶”,透着自由、灵动、和无拘无束;“心”也是生发一切事物的源动力,“心生则种种相生”,“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心经》)。

       公元660年的一天,22岁的卢先生正在卖柴,听到有人诵读《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若有所悟。第二天就跑到曹溪,拜在五祖弘忍大师门下继续学习劈材做饭。卢先生就是后来承接了禅宗衣钵的六祖慧能。慧能写了一条可能是人类最有智慧的微博:“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

       中国著名的互联网经济学家姜奇平,2009年就写就了《后现代经济学》。他在每一篇章的导语中都引用马克思的名言宣告:“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已经烟消云散了……”

       笔者也常在不同场合坚称:如果说工业社会是“脑的经济”,那么今天开始的网络社会或知识社会就是“心的经济”。

       那么,“心”的特征是什么?如何才能照顾到自己和别人的“心”?——个性化、个人化、感性、柔性、流变、连接、分享、共享、平等、开放、网络化,再加上科技条件的基本充裕、和创新创业环境的空前开放,就是“心想事成”了……

个人简介
价值中国网发起人、未来主义哲学家。兼职:北京师范大学MBA客座教授、英中商会(BCCC)企业家论坛执行委员、美国金融学会(AFA)会员。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纽约大学商学院、巴黎商学院全球联合EMBA,中国最早的全球EMBA获得者;另获…
每日关注 更多
林永青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