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O2O营销策略(5月8日)

贾春宝 原创 | 2015-05-08 07:08 | 收藏 | 投票

互联网金融的O2O营销策略(5月8日)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营销策略  O2O  社区营销

 

互联网金融,不管是众筹模式还是P2P模式,在拓展市场的时候,有个共性就是团队作战+主题沙龙,简单而言就是设立庞大的电话营销团队与线下强销团队,租赁线下的酒店、写字楼、商务中心及会所等场地,进行理财概念与主要项目的路演推介。

贾春宝个人感觉这种顾问式的营销方式虽然接地气,却难以得到市场正面支撑,理由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三点:

首先推广会议所联系与邀请的基本都是陌生人,而且以中老年人之类的“无业者”为主,有稳定收入的白领与金领,基本很少有时间去光顾那样的场所,即使有那样的人存在,恐怕也被很多公司“骚扰”得不厌其烦,因为有太多的选择余地,所以即使有相应的意向,也往往被竞相优厚的条件挑花了双眼。

其次是稳定性必然会造成高昂的成本。在常规的思维定式中,金融理财业务说明,势必要在高档场所,否则难以得到信任,不管是银行、保险还是证券公司,哪个都是貌似奢华的场所,彰显自己“不差钱”风范,从业人员也都衣冠楚楚不苟言笑,处处给人严谨矜持之感。

毕竟互联网金融,严格意义上不是金融从事互联网业务,而是互联网做了金融业务,即使银行业务都要躲在街角做店面推销,更多的是没有专职人员的“自助银行服务”,甚至跑到大街上摆摊办理信用卡,所以场地租金会是很重的负担。根本不具备可以精耕细作的基础。

再次是成本分担与转嫁。高昂的成本压力之下,寻找推广协作伙伴就成为习惯性的应对方式,贾春宝就曾经遇到过旅游、牙医、保健、房地产与金融理财服务同台展示的局面,但这些风马牛不相干的行业之间的纽带相当脆弱,基本都是各自为战,甚至彼此拆台的情况。

 

贾春宝认为,互联网金融,不应该是那种浮萍似的生存状态,而需要扎根下去,吸取养分,扎得比传统金融行业还要深,否则终究只会是昙花一现。

假如是那种类似于医疗设备与医药行业对于社区以及医院业务拓展的方法,或者信用卡、经济型酒店的那种拓展方式,单纯在大街上摆个展台的那种流动性的展业方式,对互联网金融而言也不会取得可观效果的。而更应该是以O2O的方式,针对社区执行渗透策略——不仅仅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且是零距离接触。

既然是渗透,那么就牵涉到社区选择的问题,渗透方式与渗透政策问题。是与居委会合作,还是与物业公司合作,或者干脆聘请几个全职太太做兼职业务代表,激励政策与绩效挂钩,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实行统一的社区路演。

 

但其实路演都是表面文章,更为有效的是形象与政策的渗透性,比如寻找合适的人,做传播策略的形象代表,或者进行口碑宣传,或者将她们的收益以实物形式体现,这个比现金方式激励更为具有震撼力。

从节省成本的角度看,寻找物业公司会出现渠道散乱难以管理的局面,寻找社区商业会有自己的业务被渠道束之高阁、名存实亡的危险,而且他们也会跟你就渠道占用费上讨价还价,自建渠道又会面临财务成本高、时间周期长的劣势。

 

最关键的,不管是自建管理渠道还是借助别人的终端,依然会游离于社区之外。假如从进入社区到进入家庭是O2O业务的最后一公里的话,那么在社区外,就不知道有多少公里了。

从根本上,是需要对家庭用户进行攻心战的,就不适于高举高打,而更需要短兵相接,甚至都不能唇枪舌剑、针锋相对,而更应该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要找到那种遇到知音之后抱头痛哭的感觉,要找到那种惺惺相惜、心理依赖的感觉。

社区型的推广策略,需要让社区大妈们接受你,就需要把你的口惠变成实惠,把偶尔的实惠变成可以指望的长期实惠。策反那些只有通过跳广场舞、搬弄是非来打发无聊时光的人,让他们经过个人努力,每个月能多给家里换回一桶油,一袋米,一袋面。让她们能在内心倾向于跟你绑定利益,那你就赢了!

 

贾春宝

2015年5月8日星期五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

 

个人简介
所涉及的领域从公关到广告、从商务活动到旅游会议、从营销到传媒、从教育培训到顾问咨询,从投融资理财到企业管理、从资本市场到产业链、从战略规划到企业文化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实践。 从1994年起开始接触并持续关注北京的房地…
每日关注 更多
贾春宝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