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创新实例剖析

刘昆山 原创 | 2015-05-09 09:56 | 收藏 | 投票

  

 

       创客:创新实例剖析

 

   我们对创新的本质进行逐字逐句地论述,这些论述必须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能够在任何一个事物的实践中证明只要做到“抓本质,找规律”,就能确保创新成功,这才可以说我们论述是正确的。让我们选择一件人人都熟悉,人人都做过的事情来剖析创新的过程,以加深对创新本质的理解和认识。

 洗衣服是世界万事万物中的一个“事物”。

 自从人类发明了纺纱织布、剪裁制衣以来,洗衣服便成了日常必须做的事情了。洗衣服的“本质”是将沾染在织物上的污垢油渍有效地与织物纤维分离,以保持衣服的洁净。从洗衣服的“本质”出发,人类创新了多种洗衣服方法。第一个发现把衣服浸泡到河水、湖水中可以使衣服上的污垢油渍与织物纤维实现分离的人,进行的是一项伟大的创新。后来,有人发现用手搓,可以加速污垢油渍与织物纤维的分离,这是对洗衣本质“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也是创新。又有人发现,用河边平整的石板上揉搓比用手搓效果好,认识又深入了一步。家里没有大石板,于是有人创新了木制的搓板,这是产品的创新。有人发现,在石板上搓洗的同时用木棍捶打也可以加速污垢油渍与织物纤维的分离,于是创新了捶打洗衣法。木棍不顺手,有人创新了棒槌。上述创新都是一个原理,即靠外力促使污垢油渍与织物纤维的分离,是物理的方法。

 还有另外一种化学的方法。最早人们发现,有的油渍很难洗掉,而放在草木灰淋过的水中会很容易洗洁。这是一项很了不起的创新,揭开了用酸碱中和的化学方法洗涤的新篇章。更有趣的是有人发现有一种高高的树,树枝上长着刺,秋天结着长长的像小镰刀一样的荚果,用荚果泡在水里洗衣服,还能产生泡沫,可把衣服上的污垢油渍清洗干净。人们把这种树叫皂荚树。皂荚中有一种皂素,也属于化学洗涤的方法。史料记载,古人在祭神时,烧烤的牛羊油滴落在草木灰里,形成了油脂球。妇女们洗衣时发现,沾了油脂球的衣服更易洗干净。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含有猪胰脏和草木灰成分的复合洗涤用品,叫“胰子”,这就是最初创新的肥皂。

 从此,洗衣服沿着物理的洗涤方法和化学的洗涤方法两个方向继续不断进行创新。

 物理洗涤方法的创新主要是用机械力、电力代替人力的揉搓和漂洗。1858年,美国人汉密尔顿·史密斯创新了世界上第一台手动洗衣机,并取得了专利权。该洗衣机的主件是一只圆桶,桶内装有一根带有桨状叶子的直轴。轴是通过摇动和它相连的曲柄转动的。1910年,美国人费希尔创新试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随着工业化的加速,世界各国根据洗衣服的规律,创新研制了不同结构的洗衣机。首先由英国研制并推出了一种喷流式洗衣机,它是靠筒体一侧的运转波轮产生的强烈涡流,使衣物和洗涤液一起在筒内不断翻滚,洗净衣物。1955年,日本借鉴英国经验创新研制出独具风格的波轮式洗衣机。滚筒洗衣机发源于欧洲,洗衣方法是模仿棒锤击打衣物原理设计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电脑控制的全自动洗衣机在日本问世,开创了洗衣机发展史的新阶段。

 化学洗涤方法的创新主要是用不同的原料实现酸碱中和以及产生泡沫,加速污垢油渍与织物纤维的分离。肥皂已不能适应洗衣机的使用,1907年德国人以硼酸盐和硅酸盐为主要原料,首次创新发明了洗衣粉。以后,随着洗涤效果要求的提高,洗衣粉逐渐增加了活性成分、助洗成分、缓冲成分、增效成分、辅助成分。每一次成分的改变都是一次创新,都是对洗衣服规律认识的深化。

 综合上述两种方法,一般用洗衣机的洗衣服的步骤是,先是将洗衣粉溶于水以后,产生弱碱性,与酸性的污垢油渍中和;再用洗衣机产生的旋转水力,把污垢从衣物上分离下来,洗衣粉里面有少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产生泡沫,把污垢包围起来,阻止污垢再附到衣物纤维上,这样污垢就会随着水排走,把衣物洗干净。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利也有弊。洗衣粉中含有大量化学物质,这些物质残留在衣服上会对人的皮肤产生刺激,引起脱皮、发痒等,特别对婴幼儿不利。不仅如此,洗衣粉产生的废水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于是,一个创新课题摆在了人们面前:能不能创新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

 2003年9月,海尔集团向市场上推出了全球第一台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其洗净比高达0.87,比普通洗衣机高25%,采用漂甩二合一技术,节能更节水,一次漂净省水约50%,而且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真正做到自然清新无异味。这听起来似乎有点神了,但这项创新仍然是从深入认识洗衣服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开始的,仍然是“抓本质,找规律”的结果。

 海尔集团的创客们发现洗衣粉的功能主要是靠其碱性物质与酸性的污垢油渍起中和作用,如果能够把普通的水经过电解分解为碱性离子水,那就可以代替洗衣粉的酸碱中和作用。正是基于对洗衣服“本质”的“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海尔公司采用独创的电解原理及活化水技术,将普通的自来水通过“膜化学、电渗析”的电解专利技术电解为弱碱性水,通过控制水流在电解槽内停留的时间、电流的大小来保证电解效果,并控制其PH值为9~11之间。继续探讨,他们发现电解水的“副产品”是酸性的离子水,可以用来对衣物进行消毒,杀菌消毒率达到99%。不用洗衣粉洗衣机,对于固有的洗涤传统而言,不仅是创新,甚至是一种离经叛道的颠覆性革命。现在说起来似乎很容易,其实海尔集团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整合了海尔集团的全球研发资源,花7年时间进行研制,认识和把握是一步一步深入的。这项创新产品,先后解决了15个世界级的难题,拥有32项专利。

 综上所述,洗衣服的创新过程完全印证了我们对创新本质的认识。不论最原始的洗衣服还是最现代化的洗衣服,洗衣服的创新都是对洗衣服本质和洗衣服规律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没有“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只能是复制,绝不是创新。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道理,我们再讲一个故事。法国人乔利·贝朗给贵妇人当佣人,每天早起晚睡非常辛劳。一天夜里,他刚刚睡下被贵妇人叫起来,让他立即将贵妇人华贵的礼服熨烫一下,明天要穿。他实在太困了,干着活一打瞌睡把桌子上的煤油灯打翻了,礼服沾上了煤油。贵妇人不依不饶,要让他赔。经众人说合,罚他一年的工钱,礼服归了乔利·贝朗。他十分懊丧,把礼服挂在床头时刻警示自己。一天他突然发现,沾上煤油的地方又干净又鲜亮。原来,煤油是挥发性物质,它不仅能够通过溶解让污垢油渍与织物纤维分离,而且可以带着污垢油渍一起挥发掉。乔利·贝朗经过反复试验,在煤油里加了其他的一些化学原料,终于研制出了干洗剂。这一发现是原发性的创新,是对洗衣服“本质”的“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乔利·贝朗离开了贵妇人家,在巴黎开了世界上第一间干洗店,他很快便成了让全世界瞩目的干洗大王。干洗最初使用的是苯、煤油、汽油等溶剂。这些溶剂都具有可燃性,经常造成火灾。1897年,德国人吕德维格·安特林发明了使用四氯化碳作干洗剂。1918年,欧洲开始改用三氯乙烯来取代四氯化碳。这些创新都是建立在对干洗“规律”新的认识和把握上。

 基于对洗衣事物的本质:“将污渍与织物纤维分离”的认识和把握,洗衣的创新还会持续不断地出现,还可以有更多的、更好的洗衣创新。例如,“雾态洗”技术,采用全程雾化、深层渗透衣物,直达纤维底层,带走洗涤残留,漂洗会更彻底。又如,“热能精洗”技术,采用三重洗涤温度控制,不同衣物不同水温;采用热能活化酶技术,发挥超强洗涤功效;采用热能暖护洗涤程序,给衣物温暖呵护;采用热能喷瀑水流,高效洁净无残留。再如,“蒸汽洗涤”技术,在洗涤过程中,蒸汽均匀渗透到衣物纤维的每个角落,轻松除去深层的顽固污渍,实现彻底的清洁;蒸汽能够让衣物得到自然的舒展,使衣物的透气性得到增强的同时,除去附着于衣物的细菌,提高了穿着的舒适度。总之,围绕着“将污渍与织物纤维分离”的本质,可以有多种创新构想。甚至,将来的织物纤维具有“天然”的与污渍分离的功能,只要用吹风机轻轻一吹,或者把衣物轻轻一抖,衣物就会洁净如初……

 创新的实质是“对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规律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只要理解和掌握了这一点,创新就不是一件难事。我们所接触到的万事万物,我们周围的万事万物,都有其本质和规律,而我们目前对这些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与事物的真实差距很大很大,有许许多多的本质和规律问题需要我们去发现,去认识,这就是每一位优秀的创客的任务和责任。

 我们制定的中国创新定义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让我们仍以海尔集团“不用洗衣粉洗衣机”的创新为例,加深对着四部分内容的认识理解。

“知识是创新基础”。海尔集团“不用洗衣粉洗衣机”的创新的知识基础是,对“洗衣”和“电解”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把握,特别是对水电解稀缺知识的了解和把握,是这项创新的重要基础。海尔的创客们,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即掌握“水电解”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充分掌握了自来水通过“膜化学、电渗析”的电解专利技术电解为弱碱性水的全部知识和技术,并能控制其PH值为9~11之间,这是这项创新的关键。该洗衣机能够通过控制水流在电解槽内停留的时间、电流的大小来保证电解效果。在水循环时,水又被分解成酸性离子,使这一产品更具有了杀菌消毒的作用。要进行创新,就要对创新对象的有关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和大量积累。

 创新的本质特征就是一个“新”字,是对事物本质“新”的认识,对事物规律“新”的把握。海尔集团“不用洗衣粉洗衣机”的创客们认识到,为了将沾染在织物上的污垢和油渍,有效地与织物纤维分离,通常的办法是用洗衣粉形成弱碱性水,与织物上的酸性油渍中和可以达到洗净衣物之目的;海尔的创客们深入研究发现,将水电解为碱性离子水,与织物上的酸性油渍中和照样可以达到洗净衣物之目的。这是对事物本质深入一步的、新的认知和把握。不用洗衣粉洗衣机,对于固有的洗涤传统而言,不仅是创新,甚至是一种离经叛道的颠覆性革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尔集团不用洗衣粉洗衣机一举荣获洗衣机行业唯一的“2006中国消费电子年度创新大奖”。

 实践是创新的关键,实践性是创新最重要的特征。海尔集团“不用洗衣粉洗衣机”的创客们,从“不用洗衣粉”可以洗净衣物的思想产生,即对洗衣服的本质和规律获得新的、深入一步的认识和把握之后,即开始了艰难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为了把对洗衣服事物新的认识用来对洗衣机进行改进改善改造,海尔集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整合了海尔集团的全球研发资源,花7年时间进行研制。海尔集团把其当作确立高端市场主体地位的先锋,并寄予了厚望。在7年的研发过程中,前期研发出了多种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但是海尔集团却始终没有把这些产品推向市场。海尔的目标是要把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做成一个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这就意味着其洗净比不能低于普通洗衣机,而其售价不能比普通洗衣机高太多。 直到2003年9月,海尔集团才向市场上推出了全球第一台真正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然而,这项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创新,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市场能够接受的商品,还需要冲破传统消费习惯的障碍,需要付出很大的市场教育成本。海尔集团几乎是采用了“全民科普式”的教育方式,在3年的市场培育期中,海尔不用洗衣粉洗衣机凭借领先的技术和突出的洗净效果,逐渐得到了各界的认可,最终使不用洗衣粉洗衣机由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创新要有利于人类的进步,要有利于经济发展。海尔集团“不用洗衣粉洗衣机”的创客们的创新取得了极其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用洗衣粉洗衣机的创新,具备健康、环保功能,开创了全新的洗涤方式,有助于引领现代家庭高品质生活方式。由于没有洗衣粉残留,对老人、孩子以及其他皮肤敏感的人群避免了伤害。由于不用洗衣粉,一次漂净省水约50%。由于采用漂甩二合一技术,漂洗甩干同步进行,省水节能。不用洗衣粉洗衣机还具有杀菌除臭技术,可以有效杀死细菌,做到自然清新无异味。不用洗衣粉洗衣机的创新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洗衣服的创新实例证明了只要做到“抓本质,找规律”,就能确保创新成功,也证实了我们对创新本质的认识,我们下的“中国创新定义”是正确的。

个人简介
高级经济师。主要论著:《企业核心竞争力经典案例.美国篇》《企业核心竞争力经典案例.欧盟篇》《企业核心竞争力经典案例.日韩篇》(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出版)《中小企业成功经营十三讲》(金盾出版社2012年出版)。 邮箱:…
每日关注 更多
刘昆山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