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被免职背后竟然还有这样的蹊跷

卢永峰 原创 | 2016-11-14 16:35 | 收藏 | 投票

双十一这天除了各大电商平台的广告频频刷屏以外,一贯高调的董明珠又一次上了头条,不过令人错愕的是弹窗内容居然是董小姐被免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背后又有着什么波谲云诡呢?本文深度探究董明珠被免职背后的原委。

首先出面证实董明珠被免消息的是珠海市国资委,而且早在10月18日珠海市国资委既已下发免职通知,这样一个重大人事变动,为何身为上市企业的格力电器迟迟不发布公告?珠海市国资委此时免去董明珠担任的格力集团所有职务,放在格力电器当前背景之下看,难免让人生疑:这是一桩正常的人事调整吗?背后有无官方更深层用意?

玩不过国资委的套路

1954年出生于江苏南京的董明珠,于1990年进入格力做业务经理,1994年开始相继任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经营部部长、副总经理、副董事长,2007年,她出任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2012年,董明珠正式被任命为格力集团董事长。她带领格力,成为中国首家营收破千亿的家电上市企业。2015年,董明珠终于实现了 10 余年的愿望,格力打入世界 500 强,排名家用电器类全球第 1,年纳税额 150 亿。2016年10月18日,董明珠卸任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法定代表人职务。至此,她已为格力奋战了25年之久。

一手将格力从一家负资产的公司带领至跻身世界500强,可以说董明珠的个人能力无需质疑,作为“中国制造代言人”的她敢与雷军打下10亿赌局,却终究玩不过国资委的套路。

过去二三十年间,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之间关系十分微妙。

十多年前,格力电器做起来了后,珠海国资委借着“格力”的名号,做了一堆与格力无关的业务,如黑白小家电、格力地产、格力物业等等,利用格力品牌进行多元化。然而这些业务和格力电器的经营理念完全违背,于是在2003年之际,珠海国资委和格力电器当时的老总朱江洪产生多次纷争。随着事情愈演愈烈,到了2005、2006年之际,战争爆发到了高潮。珠海国资委甚至一度打算将格力电器卖给美国一家名为开利空调(Carrier)的企业,幸而因为“股权分置改革” 改革方案的实施,格力电器被留了下来。2012年珠海国资委甚至意图空降周少强为格力电器的总裁来渗透对身为大股东的控制权,而后周少强蹊跷的因为“喝红酒”事件被查并免职,董明珠仍是唯一的“话事人”。

那么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在此次的免职事件爆出之前,国资委已经和董明珠就已经达成了“共识”——你增发做格力电器的股东,但集团董事长一职,必须让出来。

也就说,董明珠和国资委之间存在博弈,最后的选择达成共谋,结果是:

董明珠以格力电器发展优先,并购珠海银隆,进行多元化扩张;对应代价是放弃集团董事长位置;手段是大股东支持自己,定向增发给管理层股份,实现自己对格力电器的控制权,防止重蹈万科的覆辙

珠海国资委“假途灭虢”踢走董明珠,乘机收回集团权力;收回权利后,可以名正言顺的开展多元化;提供给集团董事长就业。

所以,本质上,笔者相信两者之间是有共谋的。

在这个合作共谋中,董明珠和珠海国资委,都有自己的利益出发点。

据笔者观察国有背景的创业者有通过产权改革从“国家干部”升格为老板的动机,主管单位及社会舆论则对“国有资产流失”警钟长鸣。胆敢铤而走险的“国家干部”结局往往很惨:李经纬被迫离开健力宝、春兰MBO无疾而终。王石“放弃股权”不见得是高风亮节,2004年试图MBO的伊利郑俊以挪用公款罪名被判6年真正早早把所有权的事情梳理清楚跑出来的,这么多年下来不过两例,一是柳传志、一为李东生。

联想前一阵子董明珠被爆料在格力股东大会上震怒,如今看来也可能是表面借着进门时没有掌声事实却是在做最后一搏。事实上,近年来“突然”高调的董明珠,也一直是不断地向外界、向股东证明自己的“年富力强”,以求今天来得晚一些。

第二点,笔者要说的是董明珠的卸任也可看成是珠海市国资委对董明珠过去四年表现的一种评价。虽然董明珠一贯高调的风格并未改变,但其领导下的格力电器在过去四年的业绩表现的确不能令人满意,甚至可以说让人失望。

2015年,董明珠宣布格力进入手机领域,曾声称分分钟灭掉小米的格力手机,当初出货目标甚至定下天方夜谭般的1亿台(后来改为了5000万台)。当其它家电企业用一个App就能解决一键操控家电功能,格力却做了一款过气的手机,这如何能让消费者买单。一年半过去了,结果可想而知,业绩堪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以至于董明珠都不好意思对外讲她到底卖了多少手机。

2016年,董明珠宣布收购珠海银隆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想法甫一提出即遭各界质疑,以至于临时股东大会就收购及融资方案进行表决时,遭中小股东联手机构投资否决。况且格力放着账面上的千亿流动资金“一毛不拔”,对银隆并购拟采用增发股份的手段,并推出员工持股计划,这样一来不仅股东们的利益被摊薄,投出反对票,外界也对这样不够诚意的并购提出质疑。

2014年之前的格力电器,副其实中国家电第一股”转到2015年,格力电器业绩大幅下滑,营收猛降至977.45亿元而今,从营收营收增长率,从净利净利增长率,再到流动资金总市值“每股收等主要指标均被美的集团超越。甚至营收一项指标,也已被青岛海尔超越,从中国家电第一股跌落为中国家电老三,格力电器只用了不足三年时间。

目前,越来越多人担心董明珠主导的格力电器未来发展太多不确定性。对于我等旁观者来说,格力电器的衰落只是一桩谈资;但是对于珠海市国资委来说,格力电器一旦衰落则是直接的、最大利益受害方,焉能坐视不管?

新能源汽车这步险棋,董明珠会坚定地下下去 

董明珠在1111日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一定要做新能源汽车,为我们中国的雾霾彻底改变,我是必须进军这个行业”,由此看来,董明珠造汽车的决心不会变。事实上早在今年820日,格力宣布收购珠海银隆仅一天后,格力银隆成都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已经落地成都,计划投资在100亿元以上。而在此前的531日,格力集团还在成都投资超30亿元建智能工厂,涉及智能装备、家用电器、精密模具、智能手机等领域。

跨界,似乎已经成了中国家电龙头的必选之路。就在格力电器陷入银隆新能源车的泥淖之中时,美的海尔已经大跨步地走在了前面。今年美的完成对东芝、库卡和意大利著名的中央空调企业Clivet收购。海尔55.8亿美元大手笔拿下通用电气家电业务(GEA)完成了迄今为止中国家电业最大一笔海外并购显然,董明珠一直都希望利用多元化战略完成格力的转型。“格力要坚持自主创新,开辟多元化跑道!”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不止一次讲到布局新能源汽车探索多元化的战略。

笔者看来,董明珠进军电动汽车除了符合国家节能环保发展理念外,背后也关乎着格力电器的2000亿元目标。2012年格力电器首次营收超千亿元,跻身家电千亿俱乐部时,董明珠便提出五年再造一个格力的目标,但从目前经营情况来看,单纯依靠空调可能性不大。并购银隆是董明珠在家电主业之外培育的新增长引擎,董明珠希望借此实现下一个千亿目标

虽然面临诸多挑战和难题,但是董明珠似乎并不在意,新能源汽车这步险棋,董明珠会坚定地下下去在董明珠看来,是谁并不重要,能带来怎样的资源,发挥怎样的活力,才是最重要的。对现在的格力来说前行才是最重要的。

 

个人简介
中国整合营销高峰论坛主席|索象营销策划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欲善其事,先利其器,一点素心,三分侠气|期待与你互动。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