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三元”组织驱动力模型

赵爽 转载自 微信公众平台 | 2016-11-21 13:56 | 收藏 | 投票

  2008年,任正非发表了《从泥坑里爬起的人才是圣人》,正如文中所说,华为一路走来一直跌跌撞撞,充满艰辛,正如那双芭蕾舞的脚,光鲜亮丽背后是血淋淋的丑陋不堪,可谓苦难辉煌。

  在任正非眼里,他永远看到的是问题,而不是胜利,不是成绩,不是辉煌。

  面对华为自身的问题,任正非也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用美国的砖,修华为的万里长城。”要修好华为的长城,其中的要义就在于:开放,自我批判和标杆学习。这三点是碳元素,成三角排列,构成了金刚石般的砖,是华为修长城的基石,也是驱动华为不断进步和成长的内在驱动力。

  什么是华为的“三元”组织驱动力模型?

  保持开放(或谓拿来主义)、自我批判、持续对标学习是华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华为组织的内在驱动力,其闭合循环,就是驱动华为由小到大,不断成长进步的内在驱动力。这也是探求华为的内在成长逻辑的三个关键出发点,这三点可以称之为华为成长的“三元内在驱动力模型”。

  封闭、模仿、学习与创新是一个组织的四种状态,支撑组织四种状态的是不同的核心价值观,或谓价值取向。华为一直把学习他人做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在华为的六大核心价值观中没有“创新”,而与学习相关的有两条:“开放进取”和“自我批判”。内外开放与自我批判是学习他人的重要前提。

  开放是前提,自我批判与持续对标学习是两翼。只有具备了开放的心态和开放的组织形态,才能够全方位地吸纳外部的能量,进而对组织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地自我批判,并在此基础之上,持续地向其他优秀的组织学习,从而为组织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下,许多中国企业都把对标华为,并在实践中也一直存在华为学得会,还是学不会的争议。其中的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具备或能否构建自己企业成长的内在驱动力,即:能否持续保持组织的开放,能否持续地保持自我批判,能否持续地对标学习。

  一、保持公司的开放性

  “开放”一直是华为坚守的核心价值观。华为的“开放”不仅体现在技术、市场和供应链等业务领域,其内部文化也并不像外界所理解的封闭、保守。

  其实,华为以往的封闭主要表现对媒体上,伴随着2011年任总《要改善和媒体的关系》文章的发表,相信今天不再有人坚持华为是个封闭的公司。低调并开放着,成为华为的新常态。

  2011年,任正非在公司市场大会上说,“我们公司长期推行的管理结构就是一个耗散结构,我们有能量一定要把它耗散掉,通过耗散,使我们自己获得一个新生。什么是耗散结构?你每天去锻炼身体跑步,就是耗散结构。为什么呢?你身体的能量多了,把它耗散了,就变成肌肉了,就变成了坚强的血液循环了。能量消耗掉了,糖尿病也不会有了,肥胖病也不会有了,身体也苗条了,漂亮了,这就是最简单的耗散结构。那我们为什么要耗散结构呢?大家说,我们非常忠诚这个公司,其实就是公司付的钱太多了,不一定能持续。因此,我们把这种对企业的热爱耗散掉,用奋斗者,用流程优化来巩固。奋斗者是先付出后得到,与先得到再忠诚,有一定的区别,这样就进步了一点。我们要通过把我们潜在的能量耗散掉,从而形成新的势能。”

  每一个组织都是一个能量体,其内部蕴藏的巨大能量需要引发,才能迸发出来。如果缺少这一环节,组织就会陷入衰败。开放的必要性在于:不断地吸纳外部能量,以抵御组织衰败。

  保持开放的公司得以与外部世界进行信息沟通,吸纳正能量,处于耗散结构:“耗散”掉积累的优势,形成新的优势。持续地感受外部的压力,并通过内部制度设计将压力传递到公司的内部,通过这种办法,就可以实现保持组织的活力。

  任正非曾强调说:“华为成功的奥秘,就是我们很好地应用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耗散结构理论,不断地加温,又不断地耗散,只有这样,华为才能保持20多年的战斗力。”

  在公司的各个阶段,不论是在经营管理方面,还是在技术创新方面,任正非坚守的是“拿来主义”,不断地呼吁“开放,开放,再开放”,要求华为人特别是干部“一杯咖啡主义,吸取宇宙的正能量”。可以讲,华为公司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谦卑地持续地向领先者学习的过程,华为自身影响力由小到大的演变过程,就是其长期坚持开放,持之以恒地吸纳与转化外部正能量的过程。

  因此,学习者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

  一个公司是否开放,基于其核心价值观,基于领导者的危机意识和战略自信;

  一个公司对外部是否开放或者其开放程度如何,取决于企业领导者风格、决策与实力;

  一个公司必须考虑自身的内外部开放及开放程度,以保持有效的管理。 

  二、保持对公司的自我批判

  有人评价,与竞争对手相比,华为犯错快,但改错更快,此言也是真知灼见。华为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自我批判。

  长期地保持对公司的自我批判,能够避免公司人员滋生傲慢、狂妄、自大与自恋,能够持续地聆听客户的声音,正视公司的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当一个企业的规模远大于它的客户规模时,还能保持当年小于客户规模时的那份谦卑和敬畏,这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体现。

  只要一个组织持续地保持开放且保持自我批判精神和能力,任何自身所不具备的精神、思想、思维和基因,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以较小的代价移植并内化到组织内部。

  在艰苦奋斗中探索,在自我批判中进步,在自我优化中成长,这样的公司才会不断涌现出卓越人才。

  所谓的自我批判,就是对自己狠,就是去做“反人性”的自我塑造。对于富有自我批判和自我修复能力的组织或个人来讲,来自外部的批判、指责和打压,都会变成改进、优化和走向优秀的动力。客观的自我批判能够使人把外部的负能量转化、内化为自身的正能量,人才能走向优秀,甚至是伟大。

  华为的成功之处在于:把自我批判作为组织的惯行,作为组织中每个人的价值观,作为常态化的制度设计,以此形成自我批判的文化、机制和制度体系。

  华为的自我批判包括:1.持续地吸纳客户对公司的批判,并转化为对组织的自我批判——如“马电”;2.持续地吸纳全体员工对公司的批判,并转化为对组织的自我批判——如“千里奔华为”;3.自发地组织对公司的自我批判——-如“泥坑”,如“我眼中华为的问题”;4.高层自主地自我批判活动;5.把自我批判作为选拔管理者的标准和核心价值观。

  持续的自我批判,使华为能够始终在主航道上运作,保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持续艰苦奋斗”的核心价值观得以坚守和传承。

  任正非在2004年所言:“世界上只有那些善于自我批判的公司才能存活下来。”因此,要善于自我批判,懂得灰色,才能生存。

  三、保持对学习的饥渴状态

  学习他人,又称标杆管理或对标,是实现个人与组织进步的捷径。华为一直谦卑地学习别人,现在如此,过去也如此。

  Benchmark是标杆、基准的意思;基准化(Benchmarking)就是在组织中不断学习、变革与应用这种最佳标杆的过程。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对标杆管理法的定义是:

  当年,华为曾沿着“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学习三步曲执著地向他人学习。可以说,华为今天的管理体系、营运体系甚至经营管理哲学更多地来自学习,而不是自我的创新。

  向IBM学流程管理,向HAY学人力资源管理,向丰田学精益生产方式,向韬睿慧悦((Towers Watson)学员工持股计划。华为的成长过程,从实质看就是不断对标世界领先企业,持续改进,不断追赶,最终实现超越的过程。

  有标杆,就有了衡量差异的标尺就有了学习的榜样,就有了假想敌,就有了超越的目标,就有自我批判的背书,就有了自我修正的动力。

  华为的持续学习实践,来自于任正非及其高层团队的胸怀、危机感与使命感以及其经营管理哲学。

个人简介
品味引领,铸就精英
每日关注 更多
赵爽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