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與品牌

张海勤 原创 | 2017-10-19 10:23 | 收藏 | 投票

  模式與品牌

      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今天早上在“大會通道”媒體採訪了海爾董事局主席張瑞敏代表,他對比了海爾和GE二十年的關係,海爾收購GE部分資產之後的管理提到一個關鍵詞:模式。

張瑞明說,海爾收購GE資產之前,他去美國接受了GE上百名高管的集體發問:海爾曾經是被GE收購的對象(1980年代),今天海爾作為曾經的學生卻要收購GE的部分資產,GE高官們最關心的問題是:GE做不好的,海爾憑什麼做得好?你打算怎麼領導我們?張瑞敏說,不是我要領導你們,而是我們會有共同的領導:就是我們的客戶。

收購之後海爾的做法:沒有派一名員工就能使得GE被收購資產年均產值翻倍。張瑞敏舉例說:這就像是西方的沙拉,蔬菜可以是各種各樣,但是沙拉醬必須是一樣的,這個“沙拉醬”就是模式,也就是張瑞敏這幾年潛心推廣的“人單合一”模式:把企業變成了很多小的盈利單位(注:這個“單位”是中國傳統說法),使得企業徹底激活,貼近客戶,服務客戶。

品牌。

這似乎是個老生常談的事情了。從2000年中國企業開始全面打造品牌到今天已經快二十年了,從1990年底算起有了品牌意識和品牌實踐到今天快三十年了。說什麼呢?給我們帶來了什麼?超越品牌資本主義,………………

模式。

模式,是制度的一種另類形式。既不同於制度的嚴肅和官正,又沒有制度的基礎能量;但是模式有自己的幾大功能:

文化功能。像上文提到的模式就是一種類似於文化功能的價值體現。也就是說,模式這個東西既有文化的功能,又有價值的具體表現。

品牌功能。以前西方企業對華輸入品牌,大部分直到現在還在影響著我們,還在撈錢。今天,海爾不同樣用模式去收購成功了GE部分資產?模式有品牌的功能,主要還是在於模式帶有制度的部分功能,從而顯現出品牌以營銷技術的特點,使得模式以制度壓制了品牌以技術。

本質功能。模式是以模擬或構思的形式對客觀事物予以定性和定量。這樣一來,企業就被格式化,從而使得模式可以以實驗的特點凌駕於或控制企業與市場的關係,從而尋機贏得客戶。

穩定功能。模式畢竟是模式。它以建模的形式對待變化著的市場與企業,這種“營銷”的思維本質上就是企業的本質:也就是說企業的本質就是“營銷”。(注:不是銷售)。

職業功能。現在做企業的都號稱是“專家”,那模式就是專家的“總統制的國家”。模式對內來說是規範,對外來說,包括對市場就是職業化。對內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成本,對外可以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提到模式,為何扯上了品牌?假如西方包括GE是用資本和品牌對華開拓市場成功?那麼海爾包括中國企業也許可以以模式開拓歐美市場?對品牌的屬性和未來理論,我已經在多個場合說過,品牌是資本主義的東西,就像資本一樣都是資本主義的“XXX”。可能,很多人要迷惑了?資本有什麼不好呢?起碼我覺得不好。因為現在要想做點事情,不跪拜資本大鱷們,基本上就是給別人做嫁衣。所謂創新,其實都是資本大惡魔鼻子底下的縷縷青煙,而已。像狗屁ABT,不都是利用互聯網通吃創新?還裝X,還如何如何?我們不應該或者起碼整個社會不應該局限於此。我們需要的是多元化社會。

這和過去三十年西方資本和品牌輸入壟斷在華市場有什麼不同?西方資本和品牌在華這三十多年,對中國社會的影響難道沒有嗎?一個行業憑什麼只能有兩個品牌:比方,兩樂可樂,比方飲用水,牛奶行業(品牌惡鬥導致三聚氰胺),比方其它行業的二元法則,四or七品牌定律。說到底,一個行業輕易的被一兩個品牌分割收益,其它的都是半死不活或者勉強維持,也不見得長久。

這樣的行業格局不打破,還吹噓國家品牌工程,不出事才怪呢?我們中國今後不應該缺產品,社會主義制度保障下的企業都應該是優秀企業,而不僅僅是商業繁榮的數量需要。那麼,按照這個調子,那就不應該鼓吹品牌對行業的引領和對消費者所謂的“保證質量”。都是好的就完了,營業執照是干什麼的?保證不了嗎?

我們要喝的是水,不是品牌;要健身的是喝牛奶,不是品牌,也不是牛奶品牌的廣告。以前什麼都講品牌,都做到花大價錢裝扮形象,連政府或城市也做品牌形象宣傳或工程。現在廉潔政府不擺鮮花開大會,照樣掌聲響起來,還很熱烈。做服務業不是為了能交得起鋪租,而是為顧客提供優質服務,也不是鋪租越貴越迎頭趕上,那正中房價高企的企圖。品牌是資本主義逐利的高級階段和形式,是壟斷資本主義西方世界的隱蔽剩餘價值生產模式。

社會主市場經濟國家有能力讓每一個水廠,每一個食品廠都能生產出高(於西方)標準和質量的優質產品。眼下要做的就是消費者自覺抵制品牌的片面化消費認知,幹嘛為了面子多花錢?很多瓶裝水其實都差不多一樣,幹嘛品牌貨就多花錢?只要去品牌這個最大的經濟商業領域槓桿,就會出現一大批優秀的企業,而不是被兩個品牌壟斷這個行業而廢掉其它企業同行。相信很多企業都是優秀企業,不要人為消費品牌而使得企業競爭片面化,使得行業畸形。

今天提到模式本來不是這個意思,結果發了一頓牢騷。品牌有引導消費的簡單直接好處,也有聲譽的客觀價值;但是,它作為資本主義的產物,偏薄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含義在經濟領域的厚實,我們希望每一個企業都是優秀的社會主義國家的企業,絕不會投機倒把或低值劣質,這也是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呀。你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企業,你的社會主義責任在哪裡?現在,不能比對西方企業開店了。

模式與品牌,我的本意是模式是社會主義的一個共同致富的方式,值得全球推廣,它高於顧客是上帝的資本主義的偽命題。畢竟,我們現在包括海爾的例子,我們和消費者已經是命運共同體了,不需要用個品牌在中間體現所謂價值而引導消費,你就老老實實和消費者商量消費者需要什麼你就做什麼不就完了。海爾為何能夠GE成功,不就是放棄品牌的風騷而更貼近客戶嗎?電商平台為何成功,不是把品牌捲入了直銷的桌子底下,失去了中轉的價值,而讓千千萬萬收益於消費者嗎?

模式跨越了品牌,但是,還沒有跨過我所說的品牌(略)。模式它是電商推動下的一個新生的新型事物,就像國家去年開始把服務經營模式納入註冊商標一樣。模式,不同的模式,各有各的模式,才是未來於消費者共進共退的有力武器。

張海勤 2017年10月19日0040於廣州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不得影像、不得侵權、違者必究」

——很造作的落款,這也是個品牌的一個做法。你喜歡嗎?不喜歡,就對了。你也應該不喜歡品牌。品牌,對於社會來說,就是個標籤。犯罪分子的標籤,壞人的標籤,好人的標籤,這就像代詞一樣,尊重與否,代詞屬於不同場合的不同意義。

张海勤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张海勤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