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巨亏的中铁总公司到死都不会倒闭

张宏波 原创 | 2017-02-13 14:57 | 收藏 | 投票

为什么说巨亏的中铁总公司到死都不会倒闭

作者:著名管理咨询专家、中天华溥首席专家 张宏波

 自从国家高铁建设以来,国内外一直充斥着一种声音:中国铁路总公司(以前称为“铁道部”)大干快上的大跃进主义,已经给自己带来了极高的负债率,按照目前的铁路运营收入,几乎每条铁路的建设都是做的赔本买卖,铁路总公司未来的发展将受制于其累累负债,前景不妙。

虽然我手里没有详尽的资料来对此种观点进行科学分析,但是我们仅以常识来看这种看法就没有可信之处,无论铁路总公司的负债情况确实与否,其都不会吞下倒闭的苦果,如果没能看到这一点,那么只能说明分析人或者不懂政治、或者故意胡说。

1.中国铁路建设是未来国家经济发展重要支柱,是主战略

为何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如此高负债率的情况下不会死掉,为何铁总在负债累累的情况下仍然在铁路建设上大干快上,这里面除了经济的原因之外,还有政治的因素在里面,因为以目前中国政治经济发展框架来看,中国铁路发展建设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主战略,至少是主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1.1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需要倚重于内需市场

我们都知道,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内需。在全球经济持续疲软、特别是欧美主要经济体经济持续低迷不振的局面下,出口市场遇到了较大的问题,再加之之前利用资源换市场、人力换市场的经济模式难以长久持续,因此中国经济发展中出口这驾马车已经举步维艰,难以再有重大突破,甚至还会遇到下滑的局面。新一届美国总统床破就任之后,根据其之前的言论观点,美国很有可能寄起闭关锁国的武器,这将对中国出口贸易形成再一次重大打击,因此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替代出口业务。

再说投资这一驾马车,由于中国一直以来秉持大政府的角色,在宏观经济调控中不像欧美国家倚重于货币政策,而更多依赖于财政政策,这其中就包含了政府作为主体的投资人角色。可以说,政府作为投资人角色是过去三十年中国拉动经济的重要动力,其发挥的作用与出口业务不出左右。但是由于责任利益主体的缺位,政府投资拉动难免会产生局部不经济现象,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浪费与重复建设,这也日益成为经济学界、企业界甚至民众责难政府的口实。再者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粗犷的政府投资的拉动效应越来越有限,也就是说投资拉动的边际效应逐步降低,在未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也会逐步下降,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来进行弥补。

三大武功已废其二,那么未来发展的重任就要依赖于内需市场了。从数据来看,在三驾马车中内需所贡献比重一直相对较低,这与欧美发达国家内需占经济贡献比重达到70%左右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这一方面由于中国之前在投资与出口领域成绩斐然,另一方面与中国居民的消费习惯有关,欧美国家寅吃卯粮的消费行为在中国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同。但是居民较高的储蓄率使得内需的快速增长成为可能,也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得以保持的可依赖因素。

1.2建成国内统一的物流体系是发展内需的重要保障

发展内需是国家未来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未来唯一可以依赖的稳定因素,未来国家肯定要在发展内需上花大力气。

但是我们许多人不会想到的是,一个稳定的内需市场,是需要一个强大的物流体系来予以支撑的。只有国内的产品能够通过便捷、快速、经济的物流体系输送到全国各个地区、每个消费者手中,才能使消费者能够用上物美价廉的商品,这样才能提高居民的购买兴趣与意愿,从而扩大内需市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1.3为何物流能够使居民用上物美价廉的商品

但是可能许多人会问另一个问题,为何物流能够降低商品的售价,当地生产当地消费,摒除物流环节不是更好吗?多出了物流环节是不是又在商品价格上加重了一层成本。

其实在一个统一经济体内部的经济发展,遵循的是一种比较竞争优势原则,就是不同的地区根据自己的资源、地理、气候甚至习俗会形成自己的优势产业,在这些产业领域,能够相对于其他地区的人民更熟练、更高效率的生产产品。在比较竞争优势的理论下,我们擅长生产什么就专注于做这一件事情,对于自己生产出来多的东西就交换出去,对自己不擅长生产的就买进来,这样就能够极大的提高每个人、每个地区的生产效率,降低商品的价格,在提高国民生产总值的同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但是按照地区或者人群,运用比较竞争优势的理论开展生产,依赖于顺畅便捷的交换体系,这个交换体系就是物流体系。那么物流体系越便捷、效率越高、费用越低,对比较竞争优势理论运用的推动作用就越大。一个更广泛经济体内的物流体系比一个较小区域经济体内的物流体系更加重要,因为交换的区域越广泛,比较竞争优势越能发挥作用。因此,物流体系因能推动比较竞争优势,从而帮助居民用上各地物美价廉的商品。

1.4铁路建设是高效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

我们居住在大城市里的人特别喜欢网络购物,大到家用电器、家具家饰,小到油盐酱醋、卫生用品,几乎每个人都在网上买买买。城市居民之所以热衷于网络购物,除了价格因素之外,物流提供的便利性更是重要原因。身不动板不摇,自己需要的东西就送到家了,免去了从超市选购还要拎物上楼之苦,何乐而不为。

但是我们有没有发现,在北上广深非常容易享受到的高效便捷的网络购物体验,等我们那些城市小白领回到农村老家之后就转瞬即逝了呢?原因就是一二线城市有雄厚的基础设施为我们的物流体系做支撑,这些基础设施包括铁路、公路、航空以及水路,在远途大宗货物的物流运送中,高速铁路的建设与发展就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无论公路、航空、还是水运均在国内物流体系中难以比肩其作用的重要性。

所以说,铁路建设是建设高效国内物流体系的重要基础,而高效物流体系又是建设国内统一市场的重要保障,建设国内统一市场又是扩大内需、提振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三种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未来铁路的发展不会减慢、只能加快,无论其遇到什么困难、无论其受到什么指责与攻击,这个目标永远不会改变。

2.中国铁路建设发展不仅是经济上的考量,更是政治上的考量

所以说,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国内铁路发展建设中是肩负着一种政治上的责任,为了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一定要不遗余力的快速发展铁路建设,这里面包含了长途重载铁路、高速铁路以及深入到三四线城市的支线铁路建设。这就像当年中石油不计成本的建设中亚到中国的输油管道时,为了抢占中亚石油的输送权、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中石油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大干快上,终于抢在了日本韩国之前将中亚输油管线提前一步引入到中国。虽然很多人骂中石油不懂经营、不顾成本、做赔本买卖,但是我想这些人目光短浅到令人窒息,中石油做这件事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怎么可能仅仅用经济效益来简单评价呢。

那么对于中国铁路发展建设来看,除了经济上的考量来看,还有一层政治上的考量在里面。

2.1区域经济发展,分区块开展产业聚集是中国产业政策的主要方向

刚才我们已经讲了比较竞争优势的理论,但是某些产业对比较竞争优势并不敏感,为什么还要实行区域化产业聚集呢?比如说,国家鼓励某个区域集中发展某个产业,形成产业上下游一体化的竞争优势,从而形成产业聚集。比如成都的电子工业发展、大连的软件工业发展、上海的大飞机产业发展、天津的重化工产业发展都是如此。这里面有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倾斜的结果,更有许多国家直接的倾向性产业投资导向,直接将大笔产业资金、项目投入到某一地区,帮助其形成产业聚集。

2.2区域产业聚集是经济考量、更是政治考量

这里面当然有经济的考量在其中,但是更深的奥秘在于政治上的考量。作为一个政府来看,保证国家的稳定与完整比经济发展更为重要,至少经济发展需要有稳定的社会与政治来作为基本保障。因此为了保证国家的政治稳定就要有意打破国内每个地区的独立能力,让每个地区都必须形成相互依赖才能生存,而这种依赖应该主要集中于经济行为的依赖。

通过区域产业聚集,让每个地区之间形成比较竞争优势,通过地区之间的交换才能获得各自所需的商品,是保证国家内部每个区域不产生过大离心力的重要方式。如果一旦产生政治的离心力,脱离开整个国家,那么就会因为自己经济结构的不完整而无法正常生存,因此这种政治脱离意愿就会降到最低。

当年苏联解体之前,苏联利用强制性因素命令华沙组织内部实行区域产业聚集,使每个国家失去了自主生存的能力,从而确保整个经济体的向心力就是运用的这种方式。当然,后来华沙条约组织解体、东欧剧变、苏联加盟共和国相继独立,主要是因为其中的民族问题没能很好的解决,内部的经济计划又没有搞好,经济与政治因素叠加才带来最终的恶果,但是这种方式却是没有问题的。

2.3行政区域的地理分割,也体现了政治考量的原则

除了人为的制造区域产业聚集、形成比较竞争优势局面之外,国家对于区域的管控还体现在行政区域的分割方面。在行政区域(在这里主要指省级行政区域)的划分上,最便捷合理的方式是依据地理特点划分行政区域,比如依山河形状的自然分割划分省区,这样有利于省内开展经济行政管理,区域内民俗、语言、习惯、文化都相差不大,容易管理,也容易形成文化向心性。

但是这种方式的最大问题是在容易管理的同时,也最容易带来藩镇独立。在经济一体化、文化习俗、语言习惯都相似的情况下,一个区域很自然的形成区域内的文化认同,而对区域外的文化产生排斥,一旦遇到国家政治不稳定期,非常容易形成划江而治这种分裂行为。而对抗这种可能性的手段就是打破这种区域文化认同性,打乱按照自然地理环境划分行政区域的做法。

比如陕西汉中,明明在风土人情、地形地貌上都应该划归四川省,但是考虑到秦岭对南北方区隔的作用、考虑到四川多次独立分裂的历史,将汉中市划归陕西管理,就明显是打断了四川区域分裂独立的桥头堡,令其守亦不能守、攻亦不能攻。这种情况在江苏的徐州、东北的蒙东、河南的南阳都是类似同样的考量。

2.4铁路建设就是要将各个区域用铁路连接起来,再次消灭区域分离主义

那么在这种经济手段、行政划分手段之后,国家已经尽量消灭了国内各个地区的分离主义因素,但是还需要一种手段将各个区域重新凝结在一个整体的国家体系内,这种手段就是顺畅的交通系统。通过建设深入到各个区域的铁路系统、公路系统,使国家能够将全国各个区域建成一个网络,每个城市、每个区域都是网上的点,贯穿于其中的铁路公路则是使之具有生命活力的脉络。

只有脉络健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才能活了,中央到地方、地方到中央、地方到地方,各种信息、商品、人员形成大规模的交流,区域亚文化作用减弱了、单个区域经济体对国家的作用减弱了,人员的相互流动,对于区域的文化认同感也消失了,那么区域分离主义也就自然消失了。即便未来哪里出现了叛乱,国家一是可以立即通过经济封锁来釜底抽薪,第二可以通过铁路系统迅速进行军事调动平叛实现关门打狗。当年二战时期德国之所以能够实现两线作战并取得军事速胜,实在应该归功于德国国内当时建成的以铁路为核心的快速运兵体系。

3.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人多年叫嚣的中国铁路总公司负债率高、高铁建设不经济等言论实在不值一提,这些玩命叫嚣的所谓经济学家与学者或者是受到了某些利益集团的指示揣着明白装糊涂,或者真的是愚不可耐,根本不懂经济与政治的运行规律。

 

个人简介
中天华溥首席专家,著名管理咨询专家,组织变革专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属建筑施工与房地产企业特邀战略、集团管控培训讲师,南开大学战略与集团管控兼职讲师,《企业软实力》杂志专栏作者。
每日关注 更多
张宏波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