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

张正平 原创 | 2017-03-10 23:44 | 收藏 | 投票

 


有营养的微信公众号

只推干货,不发鸡汤

ID:zhang-zhengping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


文/张正平

 

 

最近几年不管是咨询公司、培训公司还是企业本身,都将战略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讲战略、做战略的人越多,就会让人感觉中国越缺少战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从大处考虑问题、能够做出战略的人不少。

本文从中国思维方式的大局观出发,以及从中西方思考方式的对比角度来谈一谈中国人是怎样看待企业的发展的。大道相通,古代国家行政、军事方面的战略设计同样可以拿来为今天的企业管理所用。

一、大局观

 

战略首先从大局观开始,这也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

 

1.中国人的“大”

从《孙子兵法》上可以看出中国人尚“大”, 里面有一些话对现在的人们非常有启示意义。比如“故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是老祖宗教育后人考虑问题应该从全局、从长远的观点来考虑问题,否则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里面同样有体现大局观的语句,运用到做人当中的是“小不忍则乱大谋”,要辩证地看待大与小,而且更讲究从大处着眼。

 

2.谈谈中医的辩证施治

中医把人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注重辨证施治,做整体调理,也是一种大局观的体现。比如中医做了一些调查,发现有的尸体身上有癌细胞,却并不由于得癌症死的。为什么张三死于癌症,而李四没有死于癌症呢?这可能和人的身体环境、和人的整体有关。中国的传统思想用到医学里面就是用这样的全局观来解释的。而西方的医疗是局部治疗手段,因此著名的吴阶平院士说过:“中医是治病的人,西医是治人的病。”

西医治疗癌症采用切除、化疗、放疗的手段,而中医考虑既然这个人得了癌症,那个人却没有得,说明这个人可能具备了得癌症的环境和原因。西医的特点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中医是头疼医脚,脚疼医头。中医告诉我们要整体、辩证地看问题,认为一个身体、一个组织只要是健康的,就是处在相对的阴阳平衡当中。一旦得了病,就是阴阳失衡。

二、整体思维模式

 

如果企业的管理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有几本书一定要看,一本是《易经》,可以了解如何做人,如何分析判断形势。一本是《黄帝内经》,虽然这是一本医学的书,但是你可以把人体当作企业的一个组织,里面的器官各司其职,而且彼此辩证地联系着。这对企业管理是很重要的启示。里面的阴阳平衡、五行学说都是对管理有用的文化思想。

 

1.中国与西方的思维方式差异

中国文化里面的大局观体现在方方面面,连生活当中也是如此。比如中国人写信封与西方人写信封的方式不一样,无论是地址还是日期,中国人都是习惯从大到小,西方人喜欢从小到大。从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就可以看出中外思维模式的差异,西方人在微观上弄得很清楚、很准确,所以谈到西方管理绝不是应该否定,西方的精益化管理确实做得比中国好。但是这种管理往往是局部的,把每一个方面切开来,量化分析,重技巧,忽视人,重部位,忽视全局。至于对全局的影响,则考虑不够。

中国人喜欢从大处着眼,站在全局的高度上做事,缺点是比较含糊,局部不够准确。这给一些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造就了机会,说中医是伪科学,拿不出来具体的东西。

西医里面将人体器官和组织构成解剖地非常清楚,而中医里面注重的穴位、脉络却难以看见。但这并不能证明中医是伪科学,实践证明中医的针灸非常管用,中医里面所讲的穴位就是企业里面生产环节当中的关键环节,脉络是整个生产的运行系统,只要脉络畅通,就不会生病。中医讲“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找到不通的穴位,才能找到问题所在,从而考虑如何解决问题。

 

2.整体思维的管理

中医给现代管理带来了一些逻辑的思考:首先是点的问题面上解决,也就是要寻找它的共性,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做到以点带面。问题出在岗位,答案藏在流程。看似是某个岗位是瓶颈岗位,实际上是流程设计有不合理的地方。

比如在高速路上规定车速120km/h,但是仍然会堵车,汽车都卡在那里开不动,为什么会这样?不是每个地方都有问题,而是中间某个地点卡住了,流程设计中有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有的路口设计得太近,入口处和出口处距离很近,进高速的车拼命地往里面挤,想出高速路口的车拼命往外头挤,自然就卡住了。

既然流程设计上出了问题,就要现场改善,企业要知道哪些地方应该改善,比如员工训练无效,就是企业文化之过。

 

3.《易经》的管理思维

在这里中国的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的智慧首先是整体观,要从全局上看问题,第二是辩证地看问题,凡事都要从正反面来看。

有人故作玄虚,把《易经》看得很神秘。其实它并不神秘,实际上就是一些排列组合。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万事万物就是这样生出来的。

两仪是一个阴爻,一个阳爻。阳爻组合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阳爻加阳爻,叫太阳;第二种是加一个阴爻,叫少阴;阴爻有两种组合方式,第一种是加一个阳爻,叫少阳;第二种是加一个阴爻,叫太阴。于是就生出了四象。同样的道理,四象生八卦,比如太阳加一个阳爻,变成乾卦;加一个阴爻,变成兑卦。

卦象代表了老祖宗对自然界朴素地认识,里面涵盖八种物质,八种自然现象,乾代表天, 兑代表沼泽,离代表火,震代表雷,巽代表风,坎代表水,艮代表山,坤代表大地。这就是八卦。

人们用这几种自然现象去代表生活当中的种种现象,比如乾代表高速发展,坤代表稳步;乾代表马,坤代表牛。因为马的形象是万马奔腾、快速发展,坤就像牛一样稳健,一步一个脚印。所以乾坤两卦算是最早的科学发展观,乾代表发展,坤代表稳健科学,这就是中国人对人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辩证认识。那么六十四卦又是怎么产生的?每一卦两两相组,八八相乘得出了六十四卦,这就代表了世界万事万物。

五行学说也是整体观的体现,“行”是运行,企业的生产运行都是“行”,五种最基本的元素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五行是金、水、木、火、土,彼相生,表示两两之间是互相滋养的关系,土生金,因为金属是从水里面挖出来的。金生水,天气变凉水珠就会凝结在金属上。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间相克,意思是五行中每两个中间隔一个相克,比如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关于木克土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树生长在土壤里,从土壤里吸取养分;第二种解释是中国最早的农具是木做的,人们用它来攫土,所以是木克土。

五行之间不只是相生相克,还有相乘,叫乘虚而入。前克之不及,则后克之太过。比如金克木,木克土,如果金不足以克木,木的力量变得强大,就要过度地克土。

比如企业里面通常分为高层、中层、基层,如果高层没有权威来制约中层,中层在这个组织里就会变得强大,开始压制基层。而根源在于高层没有权威性,这叫乘虚而入。而反相侮的意思是反过来是相侮的,比如下级对上级不尊重,叫侮,反过来就要加强领导的权威性。所以这是辩证地看问题。

用中医的方式来分析企业的阴阳平衡,上体为阳,下体为阴。在一个企业里面,管理者和领导者为阳,普通员工为阴。如果阳盛就容易阴衰,员工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如果阴盛了就造成阳衰,员工太强势,领导缺乏权威性,就需要壮一点阳,提高领导的权威性。把这些思想智慧用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当中来是主要目的。

三、战略设计

 

“SWOT”分析是最近几十年十分流行的分析方法,人们都以为这是从西方传过来的新管理思想,却不知道在中国古代早已经有这种思想了。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一篇最早的中国式的“SWOT”分析和战略设计。刘备三顾茅庐,第三次诸葛亮早就准备好了,给刘备做了一番分析: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他代表中央,占据了天时。孙权在江东已经经营了三代,而且居长江天险以自保,占据了地利。刘皇叔也就是皇上的叔,而且有人还不承认,可竟姓刘,您占据了人和。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道理虽然如此,但是没有地盘还是不行,于是赤壁之战的时候刘备向孙权借了荆州,借了荆州赖着不还,承诺以后占了四川再还。但是孙权再想要回来这块地却一直没如愿,这就是最早的三角债。

这证明诸葛亮对曹、刘、孙三家的优势劣势进行了准确的分析,然后定下了三国鼎立的战略大计。以后的历史果然按照这个方向发展,联吴拒曹。可是关公没有按照这个战略方向去做,最后让曹操有可乘之机。

什么是战略?对每个人来说,也许一次中考、高考就是战略,决定了我的人生。对企业来说,只要关系到企业命运,就可以上升到战略地位来考虑。比如虽然一个纽扣只有几厘钱的利润,但是有的商人能做成亿万富翁。再比如共产党成立之初势力非常小,没有正规军,只有游击队。因此打的仗大多是游击战、麻雀战。毛泽东在一篇文章《游击战的战略地位问题》中,就把游击战提到了战略的高度。后来依靠游击战的胜利,部队逐渐壮大,就由游击战变成了运动战,最后打胜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转变到阵地战。

所以战略必须随着不同的时代进行调整,只要是影响到企业命运的决策,就是战略,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思想给我们带来的管理启示。战略家重大局弃细务,反对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大”因人、因事、因时而异,总的来说是把握住总体目标,把握住基本原则,掌握住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和发展方向。

个人简介
资深管理咨询师
每日关注 更多
张正平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