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年代,国民对创业的热潮前所未见。由于工作的关系,经常有些朋友问我:
“你们为什么要求这么多,要做这么多尽调……难道不应是象媒体报导的那样,和创业者吃一顿饭就将决定投资的吗?”
“你看XXX,就因为一个概念,也不知道怎么赚钱,就有某机构给他投了他几千万?”
“你看近期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个个都那么容易拿到钱,为什么我这么难?”
“为什么我见了那么多的投资人,刚开始大家都很有兴趣,最后却都不了了之……”
……
总之,就是别人融钱那么容易,我为什么那么难?
笔者不想去一一辩驳上述的观点或现象,只想直指本质——为什么有些项目就是很难融到钱?
常见的问题有:
;
一、讲不清赚钱的逻辑或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赚钱
很多人被一个个美丽的创业童话故事给害了,以为有一个好的创意就可以融到资;
要么,有些人学习阿里、美团、美图、摩拜……先烧钱买流量,以为有了流量就有一切;
要么,天使轮融得很顺利,只有创意就融到了一小笔钱,然后,以为A轮也像天使轮一样,继续美丽的故事,讲创意、讲流量、讲梦想……就应有一难的投资人蜂拥而至;
……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时代不同,阶段不同,投资方对项目的要求也不同。天使阶段,只有创意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到A轮,产品不能成形、没有明确的客户、相对清楚的商业计划就是难以让人接受的;
然而,现实的情况,我们的创业者很多在应该讲明白什么时候能够赚钱、靠什么赚钱的时候又讲不清楚,或经不起推敲,或经不起验证。那么这时候,就肯定不会有那么多的投资人能拿钱给你做试验了。
;
二、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经常看到许多的创业者自认为老子第一,或许是因为他认为这样能够呈现专家的形象,以为能给投资人更多的信心。然而,投资人也不傻,投资人并不是需要你迎合他,而是希望你有开放的思维、善于学习的特质和大度的格局。
因为创业注定是一条孤独而又寂寞的路,真正一路同行的是创业者自己——需要不断超越自己,过程中,有太多是当前的自己未曾经历过的,如果没有开放的心胸、没有善于学习的能力,创业一定很难获得持续成功。
三、盲目追逐融资热点
也常碰到一些创业者,觉得加入融资热点能有效帮助其融到资,前几年的O2O、近期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共享经济。部分项目开始了牵强的包装,明明和人工智能关系不大,却将之作为项目的重要利器来大肆宣讲,对于这样的项目,绝大部分的投资人都只会敬而远之。无论是技术还是概念更重要的还是能为你的商业模式创造价值,不是2VC的价值,而是2C的价值。
;
四、不知道外面的世界
诚然,每一个真正能够有勇气去创业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因为创业确实是一个不容易的事。事实上,因为人性的弱点,每一个创业者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足,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有这么一群创者,他们顾埋头拉车,有些人认为自己的技术是世界最好的,甚至有些人认为这个产品只有自己能做得出来;有些人认为自己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创意或商业模式,从而兴奋不已,甚至在和投资人交流的时候,还遮遮掩掩,生怕投资人盗取了他的创意……
然而,看的项目多了之后,总会发现,这个世界聪明的人不止你一个,99.99%的情况下,能想到这个创意或能做出这个产品的团队都不是绝无仅有的。
因此,在这样一个时代,仅凭某项技术的先行或某个创意是很难获得成功的。更重要的是,需要创业者能将这个创意、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并且要跑得足够快才有可能胜出。
真正最悲哀的是,某些创业者因为敝帚自珍导致错失先机,或者早就有团队做了类似的事情,只是因为这些项目还没到众人皆知的阶段,如果创业者不能拿出足以让投资人信服的快速发展计划,通常这类项目就很难获得投资人的青睐,不是你不够优秀,只是有人比你更优秀!
;
五、团队难以支撑梦想
有些项目商业模式或产品很好,创始人无论是背景、能力也很优秀,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其创业团队存在缺陷,如某物联网平台创业团队,由“互联网+大数据+传感器”背景组成的核心团队,但缺乏通信和自动化背景的人才,因此,这样的项目从基因上是存在缺陷的。还有一些项目,则是创始人很优秀,但团队不够优秀,这样的结构可能会导致在投资人看到的同类项目中,因为团队的原因被PK了……
总之,如果你的团队对于要做的事情存在基因上的重大缺陷,如果你的团队的整体能力落后于同类的创业者,那么项目要想获得融资是非常困难的。
;
六、过高的估值
前一轮估值被抬高了,导致这一轮因为透支估值很难融到资,这一类项目是非常可惜的。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因为处于融资热潮的时期导致的估值虚高,有些是因为碰到并不专业的刚转行做投资的企业主,或者是不并专业刚成立的基金,这类人员很多容易因为不专业、看的项目不够多,从而和创业者一起盲目乐观,给出了较高的估值。
当然,也可能是天使轮、Pre-A轮用的是“市梦率”,而转入真正的B轮(部分项目A轮)却开始需要用“市盈率”来计算,而这类项目要么还没找到真正盈利的路径,要么表现出来的盈利能力不足以支撑估值,导致骑虎难下。
对于任何一个投资机构来说,投资是需要算ROI的。创业者永远都要相信,对于一个机构来说,没有非投不可的项目——尽管对于投资人来说好项目也是稀缺资产,但好项目的前提也得是好价格——尽管这不是唯一的指标。
七、融资的节奏设计不合理
经常听到有些项目因为资金链断裂而死掉,这里面确实有大量的项目是因为经营不当导致的,但也不乏有部分项目只是因为融资节奏设计的问题导致的,甚是可惜。通常来说,在A融资的时候,如果产品基本成熟、有少数的付费客户则融资比较容易,如果天使轮的钱快用完了,尚未达到上述条件,融资将注定是一条不那么容易的路。同理,如果A轮钱快用完了,企业的商业模式尚无法有效验证、企业的盈利能力很难测算,则B轮融资也将困难重重。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如何规划融资,如何进行估值,对于绝大多数的创业者来说都是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借用毛主席的观点,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希望我们的创业者能更加坚定的相信自己,在具体的实践上将困难想得多一些,预案做得更好一些,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