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评为餐饮业传奇的它,现在到底去哪了?

杨铁锋 转载自 沣之道 | 2017-07-24 16:02 | 收藏 | 投票

  01.jpg

搁在以前,如果被问到中国最好吃的火锅在哪里?答案绝对不会是小龙坎,不会是海底捞,而是异口同声:小肥羊火锅。

 

回顾小肥羊的发迹史,其前身是成立于1999年8月的“小肥羊饭店”,创始人为包钢工人张钢,并于2001年7月完成连锁店整合以及股份制改革,变身为“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在2002年,小肥羊的营业额就达到了25亿元,一跃成为当时中国本土餐饮业的佼佼者,两年后营业额几乎翻番,达到了43.3亿元。

 

然而,跟很多引入资本巨头的餐饮品牌一样,曾一度风光无限的“中华火锅第一股”,在被控股后却开始走上了下坡路。从2008年6月到2012年2月,仅仅上市四年不到的时间,小肥羊就已被除牌。如今在热闹的街头,已经鲜少能见到小肥羊的踪迹。

 

小肥羊现在去哪了呢?它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2005年,小肥羊营收52.5亿,这个营业额如果放到12年后的今天,恐怕已经是百亿规模了。2005、2006、2007、2008、2009、2010这六年,小肥羊一直位居火锅榜首,其中有五年除百胜外,一直位居中国餐饮老大地位,并且当时其他火锅品牌的营收和小肥羊差距非常大,小肥羊与此同时进军海外市场,颇有吞并四海八荒的势头。

 

可谁也没有想到,多年成为餐饮界佳话的“小肥羊”火锅有一天竟然会被人渐渐地淡忘。

 

这些变化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它的没落?

 

小编分析了一下,认为问题主要还是在百胜收购之后,利用自己的成熟系统和品牌力,对小肥羊进入大力改造,以期再创奇迹。

 

然而事与愿违,小肥羊的改造并没有达到它所预期的效果。

 

原因大致有四。

 

一、

小肥羊原创团队随着收购发生后的体系和管理风格的变化,因不适应或其他原因频频套现离去,造成小肥羊多年的企业基因和文化精髓渐渐散去。

 

“有钱了,但是团队散伙了,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是何等不易啊!”一名同行高管为小肥羊3年零8个月的短暂资本之路感到可惜,在他看来,小肥羊当时完全有能力去整合内蒙古肉羊全产业链,但他们放弃了。也有声音指责称,即便百胜收购小肥羊是步步为营、早有计划,然而小肥羊创始团队的频频抛售套现,是最终肥了自己腰包,却“饿瘦”了原本壮硕的小肥羊。时至今日,业界对小肥羊创业团队“急功近利”的质疑仍不断,也在怀疑资本的价值。

 

二、

标准化自带的复制、扩张功能对于西餐而言是核武器,比如必胜客可以通过菜品创新来实现消费者的重复消费,每年创新菜品在20道以上,肯德基同样不遑多让。

 

但对于小肥羊而言,标准化虽然有利于管理和获取规模利润,但火锅菜品标准化带来的弊端则是菜品更新缓慢,这在变化迅速的火锅行业,不能说不是一种弊端。

 

三、

小肥羊火锅与中式文化结合的独特场景设计,随着西餐的标准化逐渐丧失。但火锅相比快餐多了社交属性,火锅与西餐在场景设计、文化等方面显然都有较大的冲突和差异,难以一套了之。

 

管理团队对中餐文化属性的把握以及火锅行业发展趋势的感知,也许不是那么得心应手,就在他们忙于系统对接、整合、标准化、品牌升级等方面之际,中国火锅业却开始井喷。

 

更多火锅新形式和新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也许因为对市场变化缺乏相应感知,小肥羊随着竞争对手的成长,不仅失去了成为火锅品类领导者的最佳时机,而且发展路径逐渐变得狭窄。

 

所以,“小肥羊”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当一家企业失去了敏锐的市场嗅觉,丧失了自身的文化价值,忽视了消费者需求变化时,逐渐被消费者抛弃或成必然。为此,我们势必需要引以为戒。

 

个人简介
杨铁锋 著名餐饮管理专家,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专家,沣之道餐饮管理机构首席专家导师,沣之道餐饮店长特训营总教练,沣之道餐饮联盟主席。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