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刚领导力:做老板不要太"好心"

杨继刚 原创 | 2018-10-12 16:56 | 收藏 | 投票

  “好心”一定要有边界,否则随时可能泛滥成灾。新易太和杨继刚《战略转型》总裁班提出,管理者需要反思,你的“好心”,是不是有点过度泛滥。“好心遭遇白眼狼”以及如何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受伤了的“好心管理者”而言。

  一:你以为的“好”,可能在对方看来“不怀好意”

  此话怎讲?其实,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每个人的关注视角和结论完全不同。奥斯卡的红毯秀,有人会关注颜值和气质,有人会关注裙摆处的蕾丝造型;一场事关出线的足球比赛,有人会关注进球与否,有人会关注某个帅哥的发型如何。公司为员工派发生日蛋糕,有人觉得是人性化关爱,有人心里则说:这蛋糕怎么没有草莓,还这么小?

  同样,管理中,管理者以为的“好”,可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与视角,比如你千辛万苦的帮助下属提升能力,希望他多承担项目任务,因为你当年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但下属却不这么认为,或许在他看来,准时下班去和女朋友约会才是最重要的事,此“好心”非彼“好意”,这种认知的错位,造成了鸡同鸭讲,甚至截然相反,最终让上下级双方都受伤。

  解决方案:调整认知,及时沟通,让“好心”变“好意”

  在分配任务前,或者说在“好心”发作前,管理者要回答:这件事对当事人有什么价值,他会如何想,什么情况下更愿意去接受。切记,一定要避免单方面的“好心”作祟,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有时可能会更简单。同时,在工作推进的前中后,及时就关键问题与下属进行沟通,而不是当甩手掌柜、秋后算账,那样的“好心”只能带来自我受伤。

  二:你做出的“好”,可能对方压根就没有感觉到

  事实和感受是两码事。就好像,买脑白金与收脑白金的人,对脑白金的事实和感受完全不同,买的人可能看重面子,用的人可能看重功能。再比如,你在情人节用心准备了一份礼物,但那天恰好老婆公务加班,回家后本已疲惫不堪,你拿出礼物的一刹那,她可能说:放那吧,明天再看。此时,你可能有点小失落,但老婆大人确实需要休息。

  回到管理层面。有时管理者希望通过制度、文化与团队打造,帮助下属提升绩效,甚至每一次的绩效面谈,你都会不遗余力的介绍经验和方法,而且在你的帮助下,下属的绩效确实有所改善。但,在下属看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他本人努力的成果,你的那些帮助仅仅是管理者应尽的义务。当你做出的“好”,在下属面前压根就没当回事或者感觉不到,管理者又会很受伤。

  解决方案:价值需要呈现,投资需要持续,“好心”需要酝酿出“好菜”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爱,要大声说出来。为什么?因此,任何互动都需要反馈机制,如果仅仅是单一的传递,那么给予方的动力很难持续,就好像微信如果去除朋友圈功能,即刻就会损失用户,没有反馈和激励的管理链条都是枯燥无聊的,因此,有时管理者如何把自己的出发点、想法以及可能带来的价值(也包括负面的风险)告诉下属,而不是自认为“这样做,对下属有帮助”,将价值说出来、呈现出来,至少可以统一认知。而换一个角度,管理者也需要耐心。有时,“好心”就像酿酒,需要时间的充分投入,指望投入一次就能收获一次,这既不符合投资法则,也不符合市场规律,至少,大家都需要时间相互了解,让“好心”持续发酵,才会有“好菜”出品。

  总之,既要做好持续付出“好心”的准备,也要防止在管理层面让“爱心”泛滥成灾(给员工足够个人空间),或许,这样才能让“好人有好报”吧。杨继刚:新易太和《战略转型:激活员工、赋能团队、解放老板》总裁班,新易太和合伙人、资深管理顾问课程主讲。

个人简介
北京知行韬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总经理。新易太和《战略转型:激活员工、赋能团队、解放老板》总裁班课程主讲。非专家、非砖头、管理咨询与定制化培训领域实践者一枚
每日关注 更多
杨继刚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