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句号”之药,治“逗号”之病

张正平 原创 | 2018-10-13 12:39 | 收藏 | 投票

在执行力这件事上,与“成果”相比,“结果”更重要;与“做好”相比,“做完”更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在日常工作中根治“逗号病”呢?
 

简单。只要在工作实践中大力提倡与推广“句号式”管理与工作模式即可。


具体地说,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要事还是琐事,只要你做了一件事,就必须“做完”。无论如何,要给你做的事情画上一个句号,无论这个句号是否圆满,是否成功。换言之,在我们做事的过程当中,“成果”往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拿出“结果”“结果”多了,“成果”迟早会跟上来;反之,如果做事总是没有结果,只有上文,没有下文,一开头便结束,那你一万年也不可能拿出真正的“成果”来。


这就像我们在学生时代考作文。在考试开始前,监考老师永远会强调一个重点:甭管你的文章写得好不好,精彩不精彩,在下课铃声响起之前,无论如何要给文章结个尾,要给这篇作文画上一个大大的“句号”。否则,甭管你的文章写得多漂亮,多体面,如果没来得及结尾,那这篇作文的最后得分也只能是一个硕大的“零”。


向大家推荐一个新名词——“噬咬式”工作方式


我们知道,犬科和猫科动物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一旦咬住什么东西,就绝不松口,任何同类和异类都不可能从它们紧闭的口中将这个东西夺走。


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动物的做法,在日常工作中引入这种“噬咬式”的工作方式。对待“逗号病”,这种方式非常有效。所谓“咬定青山不放松”,甭管做什么事情,一旦开始做,就要与这件事情死磕,不拿出最后的结果决不罢休。毕竟“逗号病”顽症非同小可,不可轻视,不拿出这样一种精神来,是不可能斗而胜之的。
 

有些职场中人可能会有不同意见,他们会发出这样的“吐槽”声:许多事说来容易做来难,没有那么简单。其实我也知道“画逗号”的害处,问题是有的时候事情并不是你自己可以左右的。比如说你正在完成一件领导交办的任务,刚做到一半,领导的新任务又下来了,而且比上一个任务更着急,更重要。这个时候你能怎么办?只能服从领导的意志不是吗?又或者,你正在做甲领导交办的事,刚做到一半,乙领导又来交代其他的事儿。而且乙领导的官儿比甲领导更大,更得罪不起,你又能怎么办?能不乖乖就范,中途放下甲领导的事儿,去做乙领导交办的新工作吗?所以说,道理谁都懂,但有些事情没那么简单。职场是一个复杂的大环境,各种利害关系纵横交错,你只能选择随波逐流,不可能任着自己的性子行事。而随波逐流的典型结果就是“画逗号”,哪件事儿都好像开了个头,可哪件事儿也不会有什么明确的结果。都知道这不是好事,可任谁也没办法真正解决!
 

必须承认,这种情况在职场中真实存在,而且也确实是“逗号病”得以“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温床。因此,即便有了大体的解决思路,我们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拿出一些更细致的解决方案来。
 

让我们分析一下“逗号”产生的根源。
 

一般来说,职场中的“逗号”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主动型逗号”,一种是“被动型”逗号


所谓“主动型逗号”,是说尽管“画逗号”的人拥有控制局面的能力,可是由于新的诱惑太多,导致人在工作中总是心猿意马,无法做到专一、彻底、决绝。这种人通常缺乏主见、定力和自律能力,稍有风吹草动注意力便会迅速分散,手脚也会伸向别处。一来二去,就成了“狗熊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看似忙忙碌碌,最后却总是两手空空。我在前面那个案例中提到的叫“正凡”的小伙子,犯的就是这个毛病。


所谓“被动型逗号”,是指当事人无法掌控局面,在日常工作中被动“画逗号”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的“逗号”与诱惑无关,而与环境有关——即便不想这么做,碍于环境的压力也不得不这么做。


上述职场中人的“吐槽”,针对的就是这种情况。
 

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对付这两种“逗号”呢?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主动型逗号”的应付方式
 

这里面有三个要点:

 

要点一

分清主次


做事情要“明轻重,分主次”,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遗憾的是说来容易做来难。道理大家都懂,可一到事情上,一旦忙起来就会把这条金科玉律忘到九霄云外。


当然,还会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许多人尽管道理明白却不知道具体的操作方法。


那么,工作的“轻重”与“主次”到底应该如何区分呢?


显然,最简单的判断依据从领导那里来。


一言以蔽之,领导重视什么事情,什么事情就重要;反之亦然


同理,官衔较高的领导交办的事情,通常重要性也要相对高一些;反之亦然


最后,如果你的阅历足够长、经验足够多、能力足够强,还可以有一种判断方式,那就是什么事情对公司的整体利益最有利,什么事情便更重要;反之亦然


不过,真到了这种境界,“明轻重,分主次”也便不再是一个问题,所以这一条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换言之,但凡不是“武功过人的绝世高手”,不宜轻易判断公司的“整体利益”。这种事儿你想不明白,说不清楚,一旦出了问题,也负不起那个责任。


作为一个普通员工,还是尽职尽责为好。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没有“领导”这个参照物,我们又应该如何做到“明轻重,分主次”呢?


有这样几个原则。


原则一:寻找那些“牵一发而动全局”的要素


常言道“纲举目张”。有些事情就具有这种“纲”的特点,是否能够处理好这些事情,对公司其他事物的影响异常明显。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犹豫,一定要大胆出手。


原则二:寻找那些所涉利益可以量化,而且数量较大的因素


甭管做什么事,都会或多或少地牵扯各种利益。有些利益容易量化,有些则不然。当你犯选择困难症,实在没辙的时候,就要主动找“软柿子”捏,从最简单、最明确的事情入手。显然,那些利益容易量化,而且量化之后数量相当可观的事情,应该是你下手的首选。


原则三:寻找那些一旦出现问题,后果较为严重的因素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尽可能地遵循“结果(或后果)导向”的原则。注意,我在这里强调的是“结果”与“后果”,而不是“效果”或“成果”。


这就意味着,你在做事之前最好不要把结果想得太好,而要反其道而行之,想一想哪些事情一旦搞不定,其后果会非常严重,会让你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想明白这一点,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必须强调一件事,所谓“后果”,往往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甚至因时而异。同样一种结果,发生在别人身上可能没问题,发生在你身上就可能有问题;同样一件事,领导心情好的时候做可能没问题,领导心情不好的时候做可能就有问题;不同的两件事,也许你认为做得很好的会有问题,你觉得做得不好的反而没问题。这个特点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必须在日常工作中时刻保持适度的紧张感和敏感度,才能在关键时刻精准发力,确保自己能够涉险过关,全身而退。


只要你能大体上把握住这些原则,基本上“轻重”与“主次”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要点二

学会取舍

 

既然分清了主次,下一步就是要做取舍。


显然“丢西瓜捡芝麻”的决策是不明智的,一定要反其道而行之。


遗憾的是,这个道理尽管无人不知,在现实世界中却极少有人能够真正落实。在我们身边的职场中,“丢西瓜捡芝麻”这种愚蠢行为层出不穷,至少绝不鲜见。这一点相信每一个职场中人都会深有感触。


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太多人都不会取舍,不忍或不敢取舍。


因此,改掉这个毛病绝对需要点破釜沉舟的精神,必要时甚至可以有一点“破罐破摔”的勇气,非如此不能根治此病。


然后,剩下的事情就是刻意训练。要勇敢地做一些“取舍”的尝试,主动品尝一下“取舍”带来的后果,让自己的心理状态能够有一个适应期。只要慢慢熟悉了后果带来的痛感,慢慢找到了应付这种痛感的心理调适方式,人就会慢慢地“皮实”起来,“泼辣”起来,强大起来,应付“取舍”也便不再是一件难事。


当然,做这种有风险的实验,一定要把握分寸,量力而行。要巧干,不能蛮干。不能拿那些极为重要,上司极为重视的工作当试验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归根结底,这件事还是与“分主次,明轻重”有关。一定要确保你的判断足够准确,你的“试验品”足够次要。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还是谨慎一点为好。

 

要点三

抗拒诱惑

 

可能会发生一种情况,亦即所有的事情都重要,所有的事情都有魅力,根本无法“分主次”“做取舍”,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


简单,按顺序来。只做那些最初映入你眼帘的事情即可。什么事情最先进入你的视野,最早引起你的兴趣,就做什么事情。而且重点在于,只要一开始做,便要立即启动“噬咬式”的工作模式,要“咬住青山不松口”,眼睛只盯着这一件事,脑子里也只想着这一件事。至于后面发生的事,甭管多有魅力、多诱惑你也要视而不见,让自己进入浑然忘我的境界。


之所以这样做是有原因的。人都有一种天性,那就是总会对未来的事、未知的事有期待,有憧憬,总会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毛病。明明眼前有一个东西很有吸引力,心里却总是觉得也许下一个东西会更有吸引力。这就会导致心猿意马,无法专心致志地做事。


没错,确实有这种可能——下一件事比上一件事更重要,更有意思。可俗话说“饭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你总得做点什么,总得取得一点成绩,才能让你的时间过得有意义。否则,时间会在你不停地“得陇望蜀”、迟疑不决中消失殆尽,最终让你一无所获。


换言之,这其实还是一个“取舍”的问题,总得有所牺牲,才能有所收获。这必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坚持。即便在坚持中真的失去了点什么,你也必须承受,必须想得开才行。


接下来,再让我们看看“被动型逗号”的应对方式


主要有四个要点:

 

要点一

提高效率

 

这一点很好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让自己能够在相对更短的时间里完成相对更多的工作,这是解决问题的一条捷径。

 

要点二

统筹安排


“被动型逗号”是环境的产物,有棘手之处,也有便利之处。棘手之处自不必谈,便利之处也一目了然:这种情况下,事物的“重要性”和“优先顺序”非常好判断。一般来说,相对着急的事可以放到前面,相对不着急的事可以放到后面;“大官”交办的事可以相对靠前处理,“小官”交代的事可以相对靠后处理。


重点在于,千万不要轻易地在领导面前展露难色,更不可轻易婉拒领导交办的工作。这些做法都是职场中的禁忌,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尝试。

 

要点三

及时汇报

 

“及时汇报”有两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是即便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也要尽量快速地拿出一个阶段性的结果(或成果);第二个要点是要尽量快速地将这种阶段性的结果(或成果)展示给交办工作的领导看,让他们随时掌握自己工作的进度


只要你坚持这样的做法,一般情况下都会得到领导的谅解,甚至会受到领导的鼓励与褒奖。

 

要点四

控制节奏

 

这一点也非常重要。你一定要有自知之明,明确了解自己的能力与斤两,并以此为前提,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节奏。


之所以这样做,理由很简单:一般来说,领导们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鞭打快牛”。你完成的工作越多,效果越好,他们就会给你安排更多的工作,施加更多、更大的压力。这样一来,即便你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在最初的阶段成功地给所有工作画上了“句号”,也会慢慢地被领导“贪得无厌”,不断加码的行事作风所压垮,最终导致被动地画“逗号”。因此,你一定要知己知彼,未雨绸缪,合理安排节奏,尽量不给领导“可乘之机”,让自己始终处于能够为所有工作内容“画句号”的状态。


必须强调一点,这种做法并不是鼓励“溜奸耍滑”,想尽办法偷懒的工作风格,恰恰相反,这样做是为了最大限度、最高质量地完成使命,让自己满意、领导满意、公司满意,创造一种“三赢”的结果。


换言之,控制节奏是为了确保自己的工作状态能够“满负荷”,而不是“超负荷”。当然,也绝不能是“低负荷”。在可能的情况下,你还是需要不断地提升工作能力与工作效果,不断地拉升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负荷度。只有这样做,你才能在职场中有前途,否则就成了真正的“溜奸耍滑”了。这种人在职场中会有什么下场,想必大家心里都清楚。


所以我们说,在“画逗号”这件事情上,埋怨领导没有任何意义,那样做太被动了;一定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因为领导也不是圣人,更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不可能彻底了解你的斤两、你的状态,有些事情必须要靠自己,不能靠领导。
 

其实,从领导的角度来说,这种能够准确把握自己工作负荷的员工也是很受欢迎的,起码比那些“打肿脸充胖子”,“明明搞不定,却非要强撑着”的员工更令人省心,更让人放心,用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


明白这一点,才算真正明白了职场之道。

 

 







猛戳此处 Get更多

 

 

个人简介
资深管理咨询师
每日关注 更多
张正平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