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过硬的知识,就不配做领导

张正平 原创 | 2018-10-18 18:49 | 收藏 | 投票

 

 

同时兼具理性与感性知识的人,往往能够超越知识结构单一的人,在自己的专业中表现出更旺盛的生命力、更蓬勃的创造力乃至更坚固的持久力。

 

知识,是一切能力的基础,当然,也包括“领导力”。
 

每一个卓越的领导者,都拥有极为丰富的知识;而且重点在于,他们的知识面极广且造诣极高。真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令人敬服之至。这一点相信没有人发表异议。反之,“没文化很可怕”“无知者无畏”这两句话尽人皆知,大概说的也是这层意思。
 

对于领导力来说知识之所以重要,不在于有知识的人更有底蕴,更有气质,而在于有着更为深刻的内在理由和逻辑。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逻辑。
 

第一,理性与感性相互交织,互相成就。
 

我们知道,卓越的人物都是极端理性又极端感性的人,这一点同样也体现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上。具体地说,越是卓越之人,无论他们的职业是偏理性还是偏感性的,他们的知识结构都存在一个共同点: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并举,两方面的知识造诣都很高,表现都很优秀。
 

比如说,达·芬奇是公认的艺术家,其艺术造诣已达登峰造极的境界;可与此同时,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医学家、解剖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建筑学家、机械学家甚至天文学家。
 

二战“三巨头”之一的丘吉尔,作为一个卓越的政治家而名扬世界,无人不晓,可是他同时也是一位具有极高造诣的画家和文学家,其文学作品甚至获得过诺贝尔奖。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中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同时也是一位音乐修养极高的艺术爱好者;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和蒋夫人宋美龄都是货真价实的画家;“苹果之父”乔帮主(乔布斯),是一位狂热的手工艺术爱好者;大文学家鲁迅,曾经的专业是一名医生;甚至现代通信科技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曾经的好莱坞女明星(所谓的“跳频通信技术”,亦即大家所熟悉的CDMA、3G技术的发明者,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好莱坞著名的性感女星海蒂·拉玛)……
 

为什么这些人可以在短暂的人生当中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都是极具理性又极富感性的人,他们的知识结构同时囊括了高度的理性知识和高度的感性知识。
 

我们知道,不同的知识在人的大脑中所占据的部位是不一样的。感性知识的发达与理性知识的发达对大脑的发育,甚至某些“生命素”的分泌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因此,同时兼具理性与感性知识的人,往往能够超越知识结构单一的人,在自己的专业中表现出更旺盛的生命力、更蓬勃的创造力乃至更坚固的持久力。
 

俗话说“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而“文”与“武”之间,是可以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互相支撑、互相成就的,所以这样的状态,我们通常称之为“文武双全”。
 

不夸张地说,“文”与“武”只能“双全”才能造就出卓越的人格和领导力;“单全”则不行。“单全”的人太受限制,往往很难取得真正的突破,很难迈上更高的台阶,也很难做到真正的持久。
 

第二,所谓“知识结构”,就是不同的知识互相支撑,彼此提供营养与灵感。
 

这一点,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要极力扩展知识面。哪怕是跟自己的事业完全不相关的领域,只要是知识,只要是前人留下的不朽智慧,我们就要大胆涉猎、广泛追逐、深入研究、切实掌握。
 

理由很简单:世上万事万物甭管呈现的形态有多么的不同,其贯穿根底的基本规律与逻辑也是一脉相承的。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越过事物千变万化的表象,不懈地探究、死死地抓住这个始终如一的规律和逻辑。只要能做到,哪怕是接近做到这一点,我们的视野也会豁然开朗,能够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掌握别人无法掌握的本领。
 

换言之,即便我们的事业本身是确定的、单一的,我们也要通过不断地汲取不同领域的知识营养,来灌溉、滋养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够不断地由量变走向质变,不断地攀上新的高峰。
 

总之,客观规律的寻找和把握只靠一件事是不行的,你做的事越多,越不同,寻找到这个规律的概率也便越大。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逻辑
 

必须强调一点,这么做与“专注”“专一”并不矛盾;恰恰相反,广泛涉猎知识,就是为了保证你对所从事的单一事业能够更专一,更专注。否则,过于片面的知识反而更容易让你走偏路、绕远路甚至走邪路。
 

举一个查理·芒格的例子。

 

说起这个人,恐怕知道的人不多,但是提起沃伦·巴菲特这个名字,恐怕便如雷贯耳,无人不晓了。

查理·芒格现年九十多岁,比巴菲特年纪都大。尽管很低调,没什么名气,可他却是成就巴菲特的人,是后者身边绝对不可或缺的人。不夸张地说,芒格对于巴菲特的意义,不亚于蔡崇信对于马云的意义。

查理·芒格是巴菲特领衔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副总裁,本人也是亿万富翁,在全球金融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他就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大意):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行业,如果真想成为这个行业的翘楚,那么你必须涉猎如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艺术、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甚至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和化学。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因此有人说芒格是“这个世界上最有知识的人之一”,这一点也不为过。

 

 

一个年过九旬的老人身体力行,实践了一辈子的东西,相信一定有其合理性,绝对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效法。

当然,人非圣贤,不可能全知全能。即便是芒格,也不断地在各种场合表示过自己依旧“很无知”的观点。他这样说绝不是因为谦虚,而仅仅是一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悟。
 

芒格这样的人精尚且如此,何况我等俗骨凡胎?
 

因此,成为专家没有必要,但过于“浅尝即止”亦不可取。在学习知识这件事情上,我们只要做到两个字即可:心诚。
 

一定要明白,我们这么做绝不是为了“人前显圣”或附庸风雅;我们这么做,完全是因为我们想这么做,这么做对我们的人生和事业有好处。
 

就这么简单。
 

只要你能做到“心诚”,不懈地去追求知识,甭管那些知识被你掌握到什么程度,明天的你总会比今天的你更长进,比你身边的人更强大。
 

持续积累这一结果,等你到九十岁的时候,即便事业成就超不过芒格,你的人生也会比当初的预想更成功,更辉煌。

 

 

聆 听 || 微 课

长按图中二维码报名

产业互联网.jpg

推荐阅读

猪飞飞,你们快来!

“蛊惑力”就是感染力

好领导都有好口才

不会写文章的领导不是好领导

用“句号”之药,治“逗号”之病

职场之“癌”——“逗号病”

 

 

 

 



猛戳此处 get更多

 

个人简介
资深管理咨询师
每日关注 更多
张正平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