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扶贫不要把管理与道德扯在一起

魏延安 原创 | 2018-12-06 22:00 | 收藏 | 投票

  在电商扶贫中,产业源头的标准化滞后是重要的制约因素,而传统的农民一般也难以跟不上电商的节奏。于是,在电商扶贫的合作中就出现了许多出发点很好,最终结果却很难圆满的情形。而对于出现的问题,好多人往往将之归结为农民的道德素质不高,认为很难解决。对此认识,实难苟同。很多情况其实是管理的机制有问题,而不是农民的素质有问题。

  先听一个故事。一个做苹果的青年电商向我诉苦,农民管起来太难了,素质太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苹果虽然已经给农民付了钱,但在装苹果的过程中农民为了图快,还是会趁不注意就塞入不符合标准的果子,导致品控经常出问题,客户投诉很厉害。听完叙述,我就告诉他,请不要把管理问题和农民的道德素质问题混为一谈。这种计件工资式的管法,不管是农民还是城里人,都很有可能为了效率而放弃标准,核心是如何改进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

  我于是引用了一个山西隰县的案例。在这个贫困县,发出去的玉露香梨品质是可控的,因为实行了一户一码制度,谁的梨贴谁家的码,一旦出了问题,立刻追溯到户,有明确的奖惩措施。这样,每一个农户都会珍惜自己的声誉,自觉的把品控做好,不用监工,不用摄像头,也没有催促,却十分自律,这就是管理的力量。而一户一码从技术上讲,简直不是什么问题,做电商供应链的都会。

  还有做电商的抱怨农民死脑筋,必须大堆卖,不愿分级分批加价卖。对此我也希望有一些换位思考,做电商的把又大又好的挑走了,剩下的农民怎么卖?还是整堆买下来,电商再做分级销售比较好,最后剩下的线下批发处理。

  事实上,农村的管理智慧,完全都可以追溯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源头。人民公社时代吃大锅饭,责任不清,效率低下,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恰恰破解了这个问题。因为农业劳动的标准化程度很低,监工是世界性难题,干活靠良心也靠自觉,唯一的办法就是责任到人。但单个人又很难干,于是就最小化到家庭这个责任单元上。这也是世界上为什么99%左右的农业经营主体都是以家庭为主的原因。但就是同为一家人,也免不了有偷懒耍滑的,往往迫于亲情,不得不努力保持劳动自觉,否则就可能被家庭排斥在外,这无疑是最重的处罚。

  再看看目前一些管理糟糕的农业企业,虽然有所谓的管理制度,但本质上依然是人民公社集体劳动的再现。有的还模仿城市,早上定点进地,下午定点离开,每月固定发放工资,用工成本高,效率却不高。说是有一个连年亏损的农场,一群海归、博士,还有哈佛MBA的高材生,换了各种先进管理方法,照旧没有起色。然而,总经理的老母亲从乡下来第一次到场里,就发现了问题的核心,因为她看到了人民公社的场景,因为没有可以标准化衡量的办法,最终就会沦为出工不出力。在这位老母亲的点拨下,厂里及时参考家庭承包责任制,把厂里几百亩地的田间管理进行了分包经营,很快劳动效率上去了,扭亏为盈。

  再看让人津津乐道的褚橙,名头大是一个成功的因素,关键还是橙子种得好,不然市场难以持久。为什么种的好?归根结底是农民管理科学有效。在生活上尽量照顾农民,在感情上尽量贴近农民,也不搞统一上下班,尊重农业的季节性和农时闲忙不均的实际。但是,生产上十分苛刻,采取分片承包,按照质量等级和产量综合计算收益,种好种不好收入差距非常大,农民自然会用心经营好自己的那一片果园。褚橙的这一套管理源于褚时健当年在云南红塔集团的管理心得,管理农民绝对不能等同于管理工人,而是尊重农业劳动实际。不用规定劳作时间,只要农民愿意,可以起早摸黑,也可以慢条斯理,只要不误农时,但最终要看烟叶质量。他让种出特别好烟叶的人收入高到惊人,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自然产生十分有效的激励和示范效果。这才是褚时健对自己的烟厂信心满满的底气所在。

  然而,我们好多的农业企业把更多的功夫花在了能否建一流的设施上,能否买来最好的种子、化肥和农药上,却恰恰忽略了农业劳动力这一个决定农业生产的最根本因素,场子建得高大上,管理却是一塌糊涂,有人但没有人好好出力,有资源却没有效率,如果不在管理问题上好好反思,却一味抱怨农民素质低,我看是没有前途的。

  (二〇一八年十二月四日夜手机语音写就)

个人简介
农村工作者,出身农民,研究农业,关注农村,始终不忘读书,在三农问题、农村电商、新媒体应用方面有一定研究,是青年电商和新农人的朋友。
每日关注 更多
魏延安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