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张正平 原创 | 2018-06-27 21:51 | 收藏 | 投票

 一方面,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很琐碎,比如,筛选简历、办理入职、办社保、计算考核成绩、算工资、处理员工纠纷等,很多都是事务性的工作。难度不大,但是要求细心、有耐心、有责任心,所以人力资源部里很多都是小姑娘。


另一方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却经常被提到战略层面,因为它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文化建设等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所以,在民营企业中,重大人力资源决策,比如,高管任免、薪酬制度、人才培养、企业文化等工作都是老板自己直接抓;在国际大企业中,主管人力资源的高管都是副总级别,对企业发展有直接的控制权。


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多层级的,从不同的角度看,它都有不同的意义。我们需要一个统一的体系把所有方面说清楚,并且在一个逻辑下,这就需要我们构建一个包含三个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三个视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包含很多内容,可以从很多角度去分析。比如,职责角度,看企业有什么业务,需要做哪些工作,然后这些工作怎么分配到部门和岗位;素质角度,看岗位工作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如何评价员工是否具备这些素质,如何培养这些素质等。


这里提出三个系统:目标与职责、能力与知识、文化与激励,它是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视角。如图1所示。

 


图1 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视角

 

>>>>

三个系统


从目标与职责角度看,企业长期战略目标要分解为短期目标以便执行;企业整体目标要分解为各部门目标以便协同配合;有了目标,还要配合具体的计划才能实现;有了计划,还要划分清楚职责才能落实;有了明确的职责和目标,才能考核员工的绩效等。从这一角度看,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一个关于目标、计划和职责分解的系统。


从能力与知识角度看,企业由很多人组成,他们掌握不同的知识,有不同的技能和经验,把这些人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有机整合起来,就能完成艰巨的任务。有的工作无法完成,是因为缺乏相应的能力,招聘成熟人才或者培养现有员工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是核心能力,企业总是希望积累更多的专业知识,希望把员工的知识、经验、能力保留下来,变成企业的。从这一角度看,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一个关于知识、技能、经验、能力的系统。


从文化与激励角度看,很多员工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员工为实现企业的目标加班加点、不辞辛苦是为了个人职业发展;企业的绩效奖金是为了鼓励绩效贡献。另外,企业组织不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有共同的理想、观念、价值观、行为习惯,正是这些让企业具备战斗力和凝聚力,也正是这些构成了企业变革转型时的最大阻力等。从这一角度看,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一个关于激励和企业文化的系统。


这三个系统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都有具体的工作内容,需要专门的管理。管理职责,需要优化组织结构、梳理岗位职责;管理能力,需要建立人才选拔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知识分享机制;管理激励,需要设计合理的薪酬结构、晋升制度、调查员工满意度等。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系统,如图2所示。

 


图2 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系统

 

>>>>

三个层次

 

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层次,如图3所示。

 


图3 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层次


人力资源管理出了问题,直接表现在目标与职责层次上;经过深入分析,会发现问题实际出在能力与知识层面;再去探究本质,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因于文化与激励层面。


比如,一个企业亏损,直接表现为没有完成年度目标,计划落实不到位,相关部门及岗位没履行职责;分析原因,就会发现问题是管理能力薄弱,主要负责人没协调好各项资源,或者业务能力弱,被竞争对手抢占先机;在高薪聘请能人、加大培训力度后,发现很多员工有自己的小算盘,把能力用在钩心斗角、相互倾轧、争取个人利益上。这时,企业一定要激励员工、提振士气,让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同心同德地为共同目标奋斗。


因此,这三个层次是在因果角度上是逐级递进的:能力与知识层面上出问题,在目标与职责层面上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文化与激励层面上出问题,雇佣能力再强的团队也无济于事。借用医学的理论,这是治标与治本的问题。在解决管理问题时,首先要诊断问题出在哪个层次上,同样是发烧,病因不同,用药也不同,否则很可能把病越治越重。

 

 

第一层次:目标与职责系统


企业的目标是接树形层层分解下去的,一级目标分解为几个二级目标,每个二级目标又分解为数量不等的三级目标,以此类推。最底层的目标一般是岗位绩效考核的KPI(关键绩效指标)。例如,“平衡积分卡”就是这样一个目标管理体系:它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财务、客户、组织与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二级目标,每个二级目标又继续细分下去,直到确定岗位的具体考核指标。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绩效管理,实际上就是目标分解与考核的系统。


有了目标,就必须依据它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因此,既然目标系统是树形的,那么,计划系统也一定是树形的。但是计划与目标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有的目标需要几个计划共同完成;有的计划可以同时实现几个目标。


例如,房地产企业的计划管理系统:它依据时间、预算、资源制定出层层深入的庞大计划,在情况变化时,必须注意到计划与计划之间的联系,做出系统化的调整。比如,在施工阶段发现设计中的一项重大失误,此时必须停工,调整设计方案。相应地,要调整整体的工期计划、材料采购计划、交房时间、营销计划、融资计划等。


人力资源部虽然不直接管理计划,但是几乎所有的具体工作都是围绕计划展开的。招聘进度必须满足计划;培训安排必须满足计划;考核员工不能只看结果,还要看计划执行情况;组织结构与团队设置必须以支撑计划为原则等。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正是以这种方式保障业务运行的。


职责系统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包括组织结构的设置、职责分工的明确界定、职责的层层分解、跨岗位与跨部门的协同配合等。职责系统一定是树形的,否则一切工作都无法展开:总经理一定要对企业所有职责负最终责任;部门经理的岗位职责必然包含这个部门的所有职责。


随着市场变化速度的加快,业务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竞争环境对企业的反应速度、沟通与协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对纯粹树形的官僚体系提出了挑战,扁平化组织应运而生,项目制的管理越来越普遍,这些都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难题。


如何在树形职责体系(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内包容并行的职责(矩阵制,一件事有两个以上责任人),并让它们完美匹配,这就像让水和油溶解在一起一样难。其实这才是真正的管理,如果职责系统是纯粹的树形,管理学就没必要发展了;但如果完全放弃树形职责系统这个基础,也就不存在管理了——自己管自己,没领导,企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


所以,职责系统的设计就是,在完全扁平化与完全树形(官僚体制)两极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点,使它恰好能在具体的时间段、针对具体的业务、在具体的环境中、管理好具体的人。


在整个目标与职责系统内,目标统领一切,它决定了如何制定计划、如何划分职责;计划与职责之间相互依存,没有分工也就没有计划,而职责也是在对目标有了初步计划之后才得以划分的。目标、计划、职责三者的关系,如图4所示。

 


图4 目标、计划、职责三者的关系


例如,某建筑材料公司为开拓山东市场成立项目组,初步思路是:先调研市场情况,确定恰当产品组合;然后利用展会推广产品并找到客户;选择重点客户公关,做几个像样的样板工程;最后,发展经销商网络。因此,项目组分为四个部门:市场调研部、展会部、大客户部、经销商发展部。具体的工作计划则是分头行动,虽然有前有后,但要密切配合、同步推进。如图5所示。

 


图5 某建筑材料公司开拓山东市场规划示意图

 

第二层次:知识与能力系统

 

为了更好地理解人力资源的知识与能力系统,请把企业组织想象成一个人。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和一个企业的成长过程非常相似。


孩子读了一本新书,学到新的知识,就像企业新招聘了一个经验丰富的高管,这是能力与知识的引进;


孩子的切身体会告诉他,不听老师的话就会挨罚,就像企业在教训中明白,财务如果是一团烂账,风险会很高,这是能力与知识的孕育;孩子在语文课上学习了主语、谓语、宾语,在学英语时很快就理解了相关的概念,就像企业把北京的客户数据管理系统推广到其他区域,这是能力与知识的流动;


孩子长大了,明白了选择朋友不能只看能否玩儿到一起,还要看为人处世、人品学识,就像企业会从市场、成本、技术等多方面分析一款产品,这就是能力与知识的融合;


一个成年人,多年的学习和经验让他在某个领域成为高端人才,就像企业在某个行业深耕多年,最终成为该行业的领袖,这就是能力与知识的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本质是管理企业综合竞争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由很多方面构成,由分散到综合,包括信息、知识、技能、经验、能力,最终到智慧。


企业的所有决策都依赖信息,信息包括客户资料、产品数据、员工简历、技术文档等。这些信息如果不加管理,散落各处,用的时候找不到,也就没有价值了。信息被有效管理,设置专门的收集、保存、分类、检索和查阅机制,信息就有价值了,信息就变成知识了。这样的管理系统叫做“知识管理系统”,即KMS,一般通过计算机软件和网络实现。


在企业中,信息与知识无处不在,所有部门都在管,侧重点各不相同。人力资源管理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把员工头脑里的信息和知识留下来,变成企业的,让它们充分融合变成更有用的知识,从而提高企业能力。例如,咨询公司把顾问给客户做的解决方案留在知识管理系统中,给其他员工分享与借鉴,这就是把知识留下来,变成企业的。


相对于信息与知识,技能和经验更综合、更抽象、更难管理。知识管理软件可以管理信息与知识,但是无法设计一个软件管理技能和经验。在这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是一样的:把员工头脑里的技能和经验留下来,变成企业的,让它们充分融合变成更有用的技能和经验,从而提高企业能力。既然无法借助软件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就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这里。


具体的办法有很多,这里抛砖引玉介绍三个办法。


第一,工厂里的师徒制。工厂里的技术工人需要提高操作技能。技能的传播无法通过看书或讲课实现,主要通过在实际操作中的示范、演练、及时纠正讲解实现。


第二,跨部门的轮岗培养计划。各部门之间要实现协同配合,必须对上下游的业务有所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员工到相关部门暂时工作一段时间,熟悉那里的业务,这样配合就更顺畅了,而且有助于提高员工综合业务素质。


第三,管理人员的继任计划。比如,为“市场总监”岗位设定继任计划,选拔2~3名接任者,由现任市场总监辅导与考核,一旦岗位空缺,由表现优良者继任。
管理技能和经验,没有普遍适用的办法,在借鉴成熟做法的基础上,需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比如,师徒制,如果某项操作已经标准化了,可以把老师傅的操作录下来,为新学员播放,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飞机起飞前,为乘客播放的安全演示录像就是很好的例子。把轮岗培养和继任计划结合起来,由多个部门管理者共同培养一批人才,在恰当的时候,他们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总结一下,具体的办法无穷无尽,核心原则只有一条:把员工头脑里的技能和经验留下来,变成企业的,让它们充分融合变成更有更有用的技能和经验,从而提高企业能力。

 

>>>>

从能力的视角看管理的本质

 

信息、知识、技能、经验,关注它们,是因为它们能构成能力,能力才是最终结果,能力才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真正关心的。用最直白、最通俗的语言解释:能力就是确保目标实现的最重要资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力资源”为什么把人看成资源,实际上,真正的资源不是人本身,而是人的能力。


前面提到,能力与知识是一种看企业的视角,从这个视角,企业组织本质上是某种能力的载体。用这样的抽象思维理解企业,不管具体业务是什么、不管总经理是张三还是李四、不管它在上海还是吉隆坡、不管它有多少员工、不管它的办公室墙面是白色的还是蓝色的,一切都无所谓,唯一重要的是它的能力——如何引进、如何孕育、如何流动、如何融合、如何发展。从这个视角,我们能穿透形形色色的具体事件,看透企业管理的本质。
 

>>>>

静态能力和动态能力

 

能力管理还可以从动态、静态角度区分。


所谓静态能力管理,就是指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上,分析、评估企业的能力,从而做出管理决策。这类似于财务管理中的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上,分析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情况,从而做出是否投资、是否发放贷款、是否破产、是否新建一个工厂等决策。静态能力管理实际上就是能力评估。


具体来说,对个人的静态能力管理包括:新员工面试、培训效果评估、管理人员选拔等;对组织的静态能力管理包括:培训计划制定前的调查、代理商授权审核、并购前的尽职调查等。


除了能力水平的评估,能力类型的评估也很重要。评估的依据是环境适应性,即A和B两类能力,哪类能力更适合这个特定的环境,就决定采用哪类能力。例如,新员工面试,招聘一个销售员,就要求他的沟通协调能力强,某人只是科研能力强,就明显不适合该岗位。


所谓动态能力管理,就是指在一个时间范围里,研究能力产生、培育、流动、发展的规律,从而制定具体的措施发展能力。相对于静态能力管理,动态能力管理的意义更加重大,因为它决定如何建立企业核心能力。


这里仍然要强调要抽象地理解企业:把企业想象成能力的载体。还是用人做比喻:


企业能力的培养好比人看书学习,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看了学到的东西不一样,就好比招聘同一个人,不同的企业获得的能力也不一样;


看两本书和企业招两个人一样,获得的知识或能力不是1+1=2,这里发生的不是物理反应,而是化学反应!


那么,能力的这种化学反应的规律是什么,如何利用这个规律?这就不得不谈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三个层次:文化与激励系统。

 

第三层次:文化与激励系统

 

通俗地说,把企业比喻为一个人,那么,这个人的习惯、性格、观念、理想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一定来自于企业的创立者。因此,企业文化本身并不全是褒义的:就像有的人没有理想、从不考虑别人、只贪图享受一样,有些企业的文化的确不是积极向上、大公无私的,只不过从来不说这些摆不上台面的文化而已。


企业文化建设具体的操作办法如下。


第一,不管多坏的人,身上也有一些闪光点,企业也一样。所以,第一步就是找到企业的闪光点。


第二,把这些闪光点总结成容易传播的词语或句子,比如,“艰苦奋斗”“永不服输”。


第三,在企业的经历中找到可以支撑这些词语或句子的事例,以兹证明。


第四,把这些词语、句子、事例有机地安排在一起,配上图片,印成小册子或者放在网上。


第五,尽可能在所有场合传播和推广它,让员工理解、记住,最终深信。


企业文化建设最大的问题是虚假和浮夸,本来事实上不是这样,非说成这样,就没有人相信了,企业文化也就达不到激励的效果。


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看一下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企业的创始人在带领整个企业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时,不可避免地、无声无息地把他的个人风格、信念、理想镌刻在企业的基因中,成为企业的灵魂。


作为核心骨干的老员工们,无不秉持同样的信念和理想,因为如果不这样,他们就无法在创业的艰辛历程中坚持下来。他们共同的信念和理想就成了无法磨灭的文化基因,在企业日常经营中无处不在。


当新员工进入企业时,会在所有方面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如果他不适应,就会被逐渐疏远,直至淘汰;如果他适应,那么他就强化了这种文化基因。当外部环境变化时,为了生存发展下去,企业就必须改变自己,文化也就悄然发生变化,跟不上变化的老员工就会被淘汰,企业文化就是这样在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无声地发展着。


企业为什么会持续经营下去?换句话说,企业家为什么有信心迎接新的挑战?因为他们相信那些信念和理想能够实现,就像已经发生的那样。他们越来越有信心,因为他们越来越坚信那些信念和理想,企业文化已经是深入骨髓的东西。


企业文化就是那些信念和理想,它不是一种工具,它就是企业家要追求的最终目的!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本身!从这个角度看,企业文化可以被发掘、被整理,但是不可能被控制、被管理。


企业文化不可控制、不可管理,并不意味着它不可改进、不可发展。


我们再回到激励的问题上。首先需要明确激励环境的概念,激励环境就是决定员工是否愿意把能力贡献给企业的所有环境因素,既包括人际环境,又包括理想与信念环境,这三类环境因素构成激励环境的三个层级。


那么,企业如何获取员工身上的能力?要营造一种恰当的激励环境,让员工自觉、自愿地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真正实现对人的激励,从根本上说,还是企业的文化和使命打动了员工。

 

三个系统的总结与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系统是解决管理问题的三个层次,要解决上一层次的问题,必须先解决好下一层次的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对人员管理的任何一件事都同时具备三个层面的意义,不同层面侧重解决不同问题,三个层面有机结合起来,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貌。


下面简要说明如何应用三个系统。

 

>>>>

企业的变革管理

 

当前普遍的做法是:战略目标牵头,其他一切问题都围绕战略区分轻重缓急、判别是非对错。能力不足,必须改进能力以支撑战略;文化不对,必须调整文化以适应战略。这么做,怎么看都是对的。但是,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孩子考大学,目标高远,非清华不上!这需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否则,这样的目标有什么意义?更别说孩子不喜欢工科,喜欢艺术。这个道理显而易见,但为什么谈到企业变革就是另一套道理了呢?


我建议采取的做法是:先了解企业的文化特点和能力禀赋,再制定符合现实情况的目标,还要根据现实变化随时调整目标。当年互联网风潮,联想非要做FM365网站。一个精于加工制造的企业,员工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都与互联网文化格格不入,更别说要具备互联网企业所要求的核心能力了。


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系统中,目标与职责层面的问题反而是应该最后确定的,更重要的是文化与激励层面的问题,其次是能力与知识层面的问题。说得直白些,先要知道自己不能决定什么,再去决定要做什么。

 

>>>>

市值时代的企业管理

 

企业上市,就是公众持股,变成公众公司。上市就是改制、交材料、过会、IPO、增发、管理投资者关系这些事情吗?这些都是具体工作,企业背后发生的故事远不止于此。


企业上市了,筹集到的钱应该怎么花?企业需要确定战略目标、制定计划、确定业务布局,这是目标与职责系统的问题。


怎么管理私有化公司,只要不违法,没人干预就行。使用社会资本平台的上市公司就完全不同了,有其特定的游戏规则。企业上市了,但具备玩游戏的能力?如何处理与监管机构、公众投资人、媒体、基金之间的关系,如何管理“概念”,如何对高管进行股权激励,这是能力与知识系统的问题。


另外,实业公司赚的是血汗钱,成本是一元一元省出来的,市场份额是一点一点拼出来的。现在上市了,一下募集了5亿元!这得省多少年才能省出来?有钱了,直接把竞争对手并购了,根本不需要一寸一寸地扩张市场。企业高管,原来攒十几年钱才能买套房子,现在上市了,一下有了上千万的资产!老板本人,原来默默无闻,忽然成了公众人物!一眨眼,3亿元没了;又一眨眼,2亿元没了!


这些会给企业带来什么影响?市值时代,首先是对思维方式和基本价值观的彻底颠覆,没解决好这些问题,谈企业能力、战略目标还有什么意义?这是文化与激励系统的问题。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个人简介
资深管理咨询师
每日关注 更多
张正平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