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功的秘密

袁小彤 原创 | 2018-06-28 16:40 | 收藏 | 投票

企业成功的秘密

作者:袁小彤

首先声明这个题目觉不是我为了吸引眼球而学的标题党,确实是我这些年来一直的管理思考总结,所以值得认真耐心反复的去琢磨。 

“企业因何而成功?”这个问题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我认为的企业管理哲学的一个起点,如同“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哲学三问一样重要,我曾经就这个问题问过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他们的回答基本集中在使命坚定、文化向善、人和、目标明确、抓住了机遇、掌握了资源、早早建立的或先天的壁垒、核心竞争力突出等等领域,但我觉得这都不是根本原因,不究竟,因为假使是因为这些因素才成功,那么让他们穿越到过去再来一遍,再次成功的可能性是不会很高的,不能复现复制的成功,那便是运气,看到书店里AA你学不会,BB你学不会之类书籍,我就来气,学不会你给我看什么!就没有学的会的吗? 

当然有。我认为的企业成功秘诀是可积累正反馈的架构。这句话听起来虽然有点不那么平易近人,但核心的关键点只有3个:(1)架构;(2)可积累;(3)正反馈。 

构架是企业对客户对市场的一种反应,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种是如价值链、业务模式、组织结构、运作流程等这样的显性构架,一类是如企业文化、气质性格、原则理念、知识经验等这样的隐性构架。架构不论显性或是隐性都要以客户为出发点,而不是自己的喜好,这样的架构才有生命力。架构有几个值得关注的点,首先架构是业务最小单元的集合体,应该能够根据客户市场随需而变,类似于拼积木的过程;其次,每个最小业务单元都是个生产体,有输入有输出有流程会调用资源,可称之为业务组件,不能生产或产出不明确的业务组件都不应该存在,存在了它就会变成企业管理上的黑洞,把别的组件资源都吸进去却没有产出;监控组件是否需要变化或改善的是绩效系统,这不是我们惯常意义上理解的绩效管理,我一直认为绩效管理应该从外向内做,对外监控客户市场变化情况,对内测量满足匹配程度及效能;流程体系是链接各个业务组件的最优方式,之所以用最优这样模糊的字眼是因为在不同企业要求不同,有的需要快速有的需要经济有的需要敏捷等等;链接起来的组件们,是需要势能运转的,这点常被忽视,这是很多企业流程运行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没有显性系统上的自动自发的驱动势能设计常寄希望于隐性文化力量去推动,虽然可以但力量不够;企业的构架应站在产业链的角度高度跨界融合的去看而不是局限在企业内部,这样能够调用的资源会更多会产生更大的价值;显性架构最优化,隐性架构显性化是企业管理的持续性任务。 

可积累和正反馈是对架构好坏的定义,这是我设计企业管理中任何制度、体系、流程都十分强调的特征,通俗的讲可积累和正反馈就是每次进步一点点,每次改善一点点,每次应用一点点。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有一家企业每年都投入巨资做工厂各岗位的员工技术比武,目的和初衷是带动全员的生产技能提高,但做了很多年之后效果越来越差,到最后连主动报名参加比赛的人都凑不齐了,而每年获奖的也总是那么几个人,完全没有达到预定的目的。这是个典型的不积累负反馈的例子,简单改进之后是这样的,全员参赛参加了不论结果就有小奖励,参照原来几个高手的结果,设置了高中低几个档次,参赛人员如果达到某个档次就有相应的奖励,这个奖励不是给奖金奖品而是挂职等薪等,原来的那几个高手也不再参赛了,而是转变为内部教练,专门制定标准帮助其他员工达标了,搞了一次之后原来模糊的职业发展通道等级也变得要求清楚了,全员总体生产技能得到提高,下一次标准又提高了,牵引大家的总体水平不断挑战高标准。这个案例中,优秀员工的技能经验得到了显性化的积累和传播,劳动竞赛、职业通道、任职资格、薪酬等级等几个制度体系也形成了正反馈互促,这就是管理好坏的区别所在。 

怎么样没想到成功的秘诀这样简单吧,其实任何人或企业的成功秘密都隐藏在经历过和正在经历的每一个细小环节中,真知真行定会不负努力!

****************************************************************************************************

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互相探讨学习!

微信公众账号:袁小彤的管理思考  微信号:yxtt76 欢迎关注!

祝开心、顺意! 您的朋友袁小彤!
 

 

 

个人简介
袁小彤,当代中国优秀管理思想家之一,哈佛商业评论作者,资深实战管理专家,FCT富士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百思特企业管理咨询集团资深合伙人。微信公众号yxtt76,欢迎关注交流!
每日关注 更多
袁小彤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