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的病根子》连载十二

赵伯平 原创 | 2018-08-14 14:12 | 收藏 | 投票

 (说明:本书先后成为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等世界一流学府的图书馆藏。)

上篇:中国企业之怪状

11、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从事卫星导弹发射的人都知道某个细枝末节上的毫厘之差往往会造成着落点上的谬之千里。我们不妨把细枝末节和着落点分别当作是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绩效,则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的前因后果关系同样存在于两者之间。经营理念即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念念不忘的,心悦诚服之理。看似玄而又玄,远在天边,实质近在咫尺,再具体,再管用不过。它大量贯穿于规章制度、决策判断、经营管理的行为方式之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或者换句话说,规章制度、决策判断、经营管理行为方式的不同风格特点都能从经营理念中找到根源,有什么样的经营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规章制度、决策判断、经营管理行为,也就有什么样的经营绩效。当然这里的毫厘之差只是一种简单的提法,并不真正代表有天壤之别的经营绩效在经营理念上仅有毫厘之差,相反很多是迥然而异。

一般说来,经营理念上的“毫厘之差”有四种不同的情形:陈旧的理念、自相矛盾的理念、虚空的理念、知与行不一的理念。

所谓陈旧的理念是指不合时代精神,与市场经济发展格格不入,阻碍企业发展的农耕社会理念。诸如集权效率高、人少好吃饭、自家萝卜不是菜、万事不求人、自有自便、肥水不流外人田、船小好掉头、为富不仁、无奸不商、同行是冤家、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发、买卖不同心、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勤则不匮、出奇制胜等不一而足。大多数新兴企业之所以在经营管理的行为方式上有着惊人的一致,原因在于他们理念相同,认知标准一致。你、我、他既然都奉”防人之心不可无、刻薄成家、打虎要靠亲兄弟”为圭臬,那么非我族类的外来人才自然会进进出出如流水。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流水太快太猛了,铁打的营盘也有被冲跨的危险,更何况并非是铁打的营盘呢?

所谓自相矛盾的理念是指同一家企业的不同经营理念之间无法并举。比如,某企业在确立自己的经营理念时,一口气列了十来个第一:顾客第一、质量第一、厉行节约第一、管理第一、市场开拓第一、效益第一、人才第一、企业文化第一、公平公正第一,到底谁是第一连自己都分不清,什么都是第一,什么都不是第一,什么都想抓住,什么都抓不住。

所谓虚空的理念是指缺乏制度和组织行为保障,不能落实于行动的经营理念。几乎每个商场都赞成顾客是上帝的理念,但最终能付诸于一线营业员服务行为中的却凤毛麟角,绝大多数商场留给顾客的印象都是震天响的口号,满眼的标语,光说不做,言行不一,甚至是恰恰相反,不要说把顾客当成上帝,能当同志就谢天谢地了。相比之下,国外同行比我们实在多了,零售巨头沃尔玛为了把“提供可能的最佳服务”理念落到实处,编制了一套又一套管理规则。他们曾要求职员做出保证:“当顾客走到距离你十英尺的范围内时,你要温和地看着顾客的眼睛,向他打招呼并询问是否需要帮助”;不仅如此,他们对于职员的微笑又进一步提出了“请对顾客露出你的八颗牙”的量化标准,能仔细踏实到这种地步,想不成为世界第一恐怕也难。空虚的理念只有和重在行动的理念结合在一起才能化作点点滴滴的行为,才能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所谓知与行不一的理念是指内心认同的理念与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不是一回事。内心认同权责一致的理念但临到分权、授权时,又踌躇不决,横一个不放心,竖一个不到时候,授来授去总还在自己手中;内心认同办实事讲实效的理念,但工作起来总习惯于做表面文章,搞形式走过场,华而不实,死要面子活受罪;内心认同以诚为本的理念但实际交往时又情不自禁地哄供应商、骗经销商、欺顾客、瞒员工,把诚信踩在脚底。

敬请关注赵伯平的微信公众号:zbpglzx2016

赵伯平(管理咨询专业,擅长领域:企业文化、战略规划、组织设计、人力资源,zbp079@163.com

赵伯平的四本管理“鸣”著:

最早发现《中国企业的病根子》;

于是提出《三阶梯管理》(已出版);

然后主张《以权威破除权威》(已出版);

进而呼吁《从狼性文化到磁性文化》(已完稿,待出版,有意向的出版机构请邮件联系)。

个人简介
赵伯平:zbp079@163.com 先后出版过的著作和培训光盘有《中国企业的病根子》(名列“2006年影响中国企业管理的十本团购图书”之一)、《三阶梯管理》、《以权威破除权威》、《从狼性文化到磁性文化》。
每日关注 更多
赵伯平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