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性管理的系统演化特征探析

袁兆亿 原创 | 2020-08-05 22:55 | 收藏 | 投票

 对称性管理的系统演化特征探析

袁兆亿

管理系统的演化过程是系统矛盾运动的过程,对称性管理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把对立统一原则有效应用于系统矛盾的解决,以使管理系统运行更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对称性管理反对系统僵化和固化的观点,任何系统都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反馈的过程。关于对称性管理及其系统要素对称运动,从其深度而言,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从其广度而言,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其进程而言,认识必须向前推进。客观上,对称性管理是对管理规律认识逐步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事件,了解对称性管理的发现过程,对于理解对称性管理发展过程中的理论积累和形成是有益的。

根据事物演化的基本涵义,一般情况下很不容易预测出系统演化的精确结果,因为系统演化机制包含两层因素,即环境和系统自身。由于无法预测环境的各种变化情况,于是系统自身如何演化也就难以完全把握,故此所谓的演化理论很大程度上也只能给予解释,而非精确的预测。尽管演化理论难以刻画系统演化的相关细节,但还是能够对系统发展的逻辑路径认知和深刻理解其含义提供有益帮助。

一、要素对称运动对系统演化的诠释

世间事物的演化和发展总有其内在规律,对称性管理视域下的系统之所以能够发展进化,关键在于要素对称运动导致系统的对称性与非对称性、平衡性与非平衡性的相互转化所致。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客观事实证明,任何系统的对称运动当满足一定条件而达到临界点时将产生突变(即出现“对称性破缺”),即,对称性运动转变为非对称性运动,系统发展也从平衡状态转变为非平衡状态态,系统的对称性稳定态在“对称性破缺”冲击下被解构,不仅系统结构进入新一轮重组,而且系统要素也展开新一轮调整过程,由此诠释了系统演化是以对称性和对称性破缺的相互转化为前提的。如果经过对称性破缺之后的发展能使系统达到新的对称平衡态,那么系统将朝着向上的、前进的方向演化并形成新生态,从而完成“平衡—不平衡—再平衡”的新一轮演化进程。从哲学角度看,这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过程,这一演化进程所形成的动力机制,促使系统不断向着更高层次持续进化。正是这种关于系统运动的规律揭示,显现了对称性管理的重要性和科学意义,对称性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建构也正是循着这一辩证逻辑的思路进行定位的。

由于系统要素并非孤立和抽象地栖息于真空,而是存在于各种互动关系和调控机制的作用之中,因此,要素对称运动的循环式反馈调整并非是一种相对无意识的复制,而是有意识地主动演进之过程。一般情况下,管理系统演化主要循着进化和退化两条路径发展,与逐步走向退化的静态平衡系统不同,对于处在动平衡的稳态系统,其演化更多地表现为进化形式。根据发展时空观,正常的管理系统进化过程要求时间箭头从无序指向有序,从低序级指向高序级(复杂性和多样性呈增长趋势,即从简单有序到复杂有序),其中的发展驱动力主要源自于系统进化过程中的要素对称运动及其平衡机制,这是维持系统稳态发展的根源。

虽然要素对称运动有能力推动系统演化的复杂过程,但是依靠观察来把握系统由低层级向高层级演化行为的可能性不高,如果将要素对称运动诠释为事实例证,并借助相关的行为表述,随着时间推移而进行交互跟踪,就可以在分析中展示要素对称运动如何采取行动去完成对系统的影响,由此可显现要素对称运动与系统演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系统整体效能的聚合及显效

相比于要素对称运动所包含的具体内涵,更值得关注之处在于要素对称运动是如何演变为系统整体效能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起源与演化具有对称性与对称性破缺相互融合的性质,同样的,对称性管理系统每一个新的突破性发展和变化,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对称性和对称性破缺与之相适应,这既体现了对称性和对称性破缺相统一的基本特征,也意味着系统运动并非是以一种完美对称的方式进行的,即系统的突破性变革和发展是依靠“对称性破缺”的方式来开辟道路的,同时系统运动的对称性也是通过对称性破缺的相对作用来体现的。事实上,正是系统运动的这种客观规律,使得任何系统无论有怎样的对称性,只要具备一定条件,系统的对称性自发破缺就会发生,从而导致系统从对称性运动转变为非对称性运动。这里所说的对称性自发破缺条件是指系统与环境的不相适应,这种不适应是通过系统的整体性表现出来的,而这种整体性背景对任何要素都是同一的,即要素对称运动是在同一的系统整体性背景约束下进行的,因此要素对称运动产生的效应也通过整体性的方式由系统共享。

对称性与对称性破缺相互转化所形成的系统演进逻辑,及其所揭示的辩证统一关系,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表明要素对称运动对于系统演化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而且被看作是系统演化的逻辑基础,这对于认识对称性管理的系统运动及客观规律具有深刻意义,只要承认管理领域是一个事物对称运动系统,或者具有对称运动系统的属性,那么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对称性管理的这一客观基础,为此必须将要素对称运动置于系统整体性的概念框架之中,这对于深入理解要素对称运动在系统演化过程中的效应整体性具有基础性意义。

三、系统要素对称运动的作用传递

虽然要素对称运动能够有效阐述系统演化的本质内涵,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对称性和对称性破缺是如何在系统演化过程中转换并传递的。要素对称运动存在于系统的不同时空之中,并嵌入到系统演化的不同环节,因此很难仅从唯一的要素对称运动来理解系统演化,于是分层级捕捉要素对称运动的细节,有助于理解它的内涵结构和作用传递。为此,在具体研究中也应该采用更加有纹理的动态方法来分析要素在塑造系统演化方面的不同影响。

在前述的对称性和对称性破缺的相互转换过程中,系统内部机制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所谓系统内部机制包括了各种内部规则、关系连接、权重适应性判定、运动策略选择等基础构件,或者说,系统要素对称运动的全过程都是在其内部机制的协调和约束下才得以完成的,也正是依靠系统内部机制的作用,才使得要素对称运动最终转化为系统的整体效能。系统的内部机制越完善和越高效,系统的运行就越顺畅,系统协调性也越强,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发挥就越好。所以系统的整体能力是由全体要素共同创造的,而且伴随着系统机制的作用发挥和优化,这一能力将向更高级的层次演进,由此也成为系统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任何系统都表现为对称性和对称性破缺共存的统一体形式,在大多数时间内,系统活动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的稳定态,也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即系统的平稳发展期),系统总会存在着相对的稳定性和对称性,但是系统的对称性和稳定态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受到系统运动的客观规律作用,总会在一定条件下(外在环境影响),因某些随机事件的触发而导致突变,致使系统发生从对称到非对称,从平衡到不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实际上这也是“对称性破缺”对系统原有对称、平衡和稳定态的否定,或者说对称性破缺是在打破系统原有秩序的情况下发生的,在此过程中旧系统受到外力的强烈冲击,原有结构和机制被打破,新的对称与平衡被重新建构,系统被提升到新的发展层次。这一不断循环的演进过程伴随着系统要素的调整或补充,以及在新机制下作用之下新的对称运动之开始。对称性和对称性破缺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在本质上显示了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以及所产生的驱动力对系统发展之推动作用。

四、引发系统对称性破缺的力量来源

研究表明,系统对称性破缺的本质力量主要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即导致系统发生对称性破缺的原因主要在于系统外部的冲击力所致,因为系统自身的对称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惯性而不易改变,所以系统要通过变革而从低层次跃升到较高层次,仅仅依靠系统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通常会与系统自身的惯性发生冲突(系统自身的力量倾向于维持稳定,而非推翻这种稳定),因此依靠原有系统自身的力量来建立新系统是困难的。所以对称性破缺是系统外部环境对于系统对称性的一种外部性反馈冲击,或者可以将对称性破缺看成是外部环境对系统变革的一种激励,正是对称性破缺的这种效应打开了系统稳定性的缺口,使系统演化出现更能适应环境要求的新变化。

哲学领域通常以系统要素之间的依存性和统一性来揭示其相对性,没有对称就没有对称性破缺,没有对称性破缺也不会有对称性,任何系统都是通过包含差异的同一性来体现其对称性的,由于对称性和对称性破缺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因而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多样性,越是复杂的系统这一特征表现得越为明显。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德森认为,关于复杂系统的研究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研究并理解由多要素组成的系统在宏观层次上的突现现象和性质;二是研究不同功能层次之间的转化过程。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指出:“最高的对称性就是最多的不对称的可能性”,“为了有最大的不对称的可能性,我们必须有绝对的对称性。”这也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从哲学范畴给出的关于对称性的重要认识和观点,其中隐藏的丰富内涵是由系统复杂运动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对称性管理从系统演化的视角描述了要素对称运动图景,并强调“对称”与“平衡”在促进系统演化中的重要性,表明系统运动背后具有很强的对称性逻辑,各种管理行为都将受到这一逻辑及其规律的广泛制约。

对称性管理讨论的系统运动是一个复杂过程(可视为复杂性科学问题),对称性体现的是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对称性破缺体现的是系统的突变性和变革性,同时对称性破缺也是一个吸收新能量、新物质和新信息的过程。英国系统科学家P.切克兰德指出:“系统思想建立在三组概念上,它们是突变与层次、通讯与控制、进化与自组织。”其中,突变与层次这一组概念倍受关注,成为当代复杂性科学和哲学研究的一个前沿和热点问题。在对称性管理中,对于一个存在确定对称性的稳定系统,往往是通过不确定的对称性破缺来打破平衡的。事实上,任何系统的对称性和对称性破缺的相互转换都不是瞬间发生的,而是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前期更多的是系统对称性的适应性调整,随着这种调整逐渐接近于边缘状态,不断积累的破坏性因子总有达到临界点的时候,于是系统原有的对称性就可能在某种冲击下出现破坏性突变。

个人简介
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新兴交叉学科研究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专家组专家、广东省管理创新和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人才研究会人才学专委会副会长。研究领域:管理创新工程、人才发展战略。
每日关注 更多
袁兆亿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