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制造如何转型?

于斐 原创 | 2021-06-28 09:24 | 收藏 | 投票

 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

 

 

今,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影响,已经从“信息链”到“供应链”进而发展到“产业链”;以物联网、人工智能、互联工厂等为代表的新事物正在改造或重塑着传统产业的价值链。

对制造企业而言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

中国的消费市场,正在从模仿型排浪式向多档次、个性化、多样化发展。这反映了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消费的次第升级,也预示着社会阶层分化已导致消费市场细化,使其对供给结构形成了多元诉求。

据国际信用卡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高端服务业的增长是未来的趋势。这说明,随着消费的转型升级,消费市场已从生存性消费进入到发展性消费。事实上,从生存性消费向发展性消费转型,在发展型消费中从耐用消费品向服务类消费品转型,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我们可以把这波消费归纳为四个方面:全、便、特、新,即全方位的需求、省时省力的快捷服务需要、与众不同甚至独一无二的个性化满足以及追求变化、追求时尚、能获得猎奇猎新的兴奋感。

为此,制造企业转型需要进行两种性质的调整:第一是适应性调整,生产更多适应市场的产品,但这是远远不够的。第二更为重要的是战略性调整,要从全局与长远角度出发,按照质的变革,重新定位企业发展方向,走上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新征途。为此,企业应该对转型目标和价值进行深入洞察,不仅结合外部趋势和内部问题诊断,更要根据企业未来的战略定位确立转型目标,而不是“别人都在做,所以我也要做”。

我应通用医疗之邀多次讲过课,事实上,通用电气通过整合搭建制造与服务生态系统,演变为平台商。未来,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服务型制造成为新趋势

全球500强企业中有两成跨国制造企业的服务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更有一些著名的制造企业通过向服务转型,实现了业务规模和效益的大幅增长。IBM从典型制造企业成功转型为“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信息技术服务公司,其服务收入所占的比例超过52%GE公司来自服务的收入更是高达63.2%

一、制造业转型中的变革之路

当今,在互联网、大数据等已经成为社会通用基础设施的背景下,制造型企业需要用互联网思维对市场、消费者、技术、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因为许多中小企业尚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1、核心价值观能力;

2、营销变革力;

3、战略洞察力;

4、计划控制力;

5、组织适应力

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的19.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到2015年中国已经连续6年保持全球第一制造业国家地位。

但另一方面,企业平均净利润水平长期低迷,与发达国家制造业这一数据比差距巨大。如2016年《财富》500强企业排行单显示,中国大陆的36家制造业企业平均利润水平只有美国的1/5、德国的1/3、韩国的1/4。这就要求我国在制造业转型过程中,认清当前国际背景,结合自身特点,把握发达国家再制造业战略给我国带来的机遇,正视带来的挑战,完成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身。

当前,工业4.0带来的组织方式变革,不亚于技术变革带来的冲击。因为,工业4.0要求自动化系统能够思考和自主工作。

换句话说,它假定当前正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自动化系统可定制,即系统将能够执行大多数目前需要人为干预的任务。与此同时,人的因素仍然是重要的,工业4.0标志了从僵化、集中的工厂控制系统转向分散的智能系统。

另外,由于客户需求的难以预计性,制造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这意味着工厂和机器需要以不同于目前的方式进行组织,因为制造商必须迅速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回应,这会影响自动化系统本身的设计。因此,工业4.0带来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需要密切关注,这丝毫不亚于技术本身变革带来的冲击。

1、建设适应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将成为吸引外资热点。     

继续吸引外资的动力不再是低工资或者说是劳动力资源禀赋,而是自动化、分享经济和先进制造,政府应提供这样的制度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适应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促进中国制造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工业4.0设计了未来制造业生产模式,这种新模式给企业和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极高要求,没有质量好、成本低、效率高、服务优的配套基础设施,“中国制造2025”就难以落地实践。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同样是一个发达产业发展壮大的先决条件。各国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基础设施建设在工业化初期与中期都发挥过先导性作用。

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德国鲁尔工业区等著名工业区,以及20世纪50年代后,由于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兴起而催生的一些新兴工业区,如印度的班加罗尔工业区、日本的九州岛工业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的新兴工业区、德国南部的慕尼黑工业区、英国苏格兰中部的工业区等都是以运河、铁路网和公路网以及信息网络的建设得以发展起来的。

2、立足自身优势,改变依靠低工资战略与低成本战略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

目前受益于低工资水平,使得追求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公司将其生产厂向东南亚以及该地区的新兴经济体迁移,如中国、印度和泰国。

然而在中国要素禀赋结构发生变化之时,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制造业复兴之路,双重压力带来的我国制造业成长困境不能依靠低工资战略来克服。

我国可以利用不同国家制造业各自侧重点的不同,发展自己的优势领域。如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所涉及的重点突破领域包括前沿关键技术研发、制造工艺提升和生产流程优化 (如智能化工业软件、数字设计系统) 等多方面。德国在装备制造领域有着很强的技术实力和工艺水平,制造业与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对接是其重点关注领域。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在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这六个领域具有优势,应该在这些领域像发达国家那样注重知识产权和标准制定,如以轨道交通装备为例,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被极寒、雾霾、柳絮、风沙“淬炼”出的“中国标准”正逐渐超越过去的“欧标”与“日标”,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因此,在面临工业4.0的挑战时可以处于领先地位。

现阶段,作为“中国制造2025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之一,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正在成为我国制造业打造竞争新优势、实现品质革命的重要路径。

二、服务型制造的内涵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在这种形态下,制造业企业通过创新优化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从而实现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的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的转变,有利于延伸和提升价值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当前,服务创造的价值约占整体价值的2/3,服务型制造帮企业占领“微笑曲线”的两端。从“微笑曲线”来看,服务处于价值的高端,而生产加工环节处于低端。生产所创造的价值约占整体价值的1/3,而服务所创造的价值约占2/3。服务型制造可帮助企业占领“微笑曲线”的两端。

来看下面这个事例:

3896台专用设备,涉及国内外多家供应商、多个系统;输送长度15公里,各类线缆总长更是超过400公里……武汉天河国际机场T3航站楼行李处理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营维护工作量庞大。然而,负责行李处理系统集成和建设工作的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却有“独家绝活”。

通过昆船的远程运维服务平台,国内外技术专家能够通过远程链接的方式对行李处理系统远程调试、诊断,协助解决现场技术难题,保障了系统1.1万件/小时的处理能力。

这种以远程运维服务为代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与创新设计、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外包、智能服务、金融支持服务、信息增值服务、系统解决方案等一道,构成了服务型制造的十大重点领域。

三、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原因

你可能想不到,北京电报大楼、鸟巢、首都机场T3航站楼……这些公共设施里的时钟,竟然都运行在一个“钟联网”时间服务系统上。搭建这个“钟联网”系统的烟台持久钟表集团有限公司,将销往世界各地的时钟通过网络联在一起,不仅可以远程控制统一校时、统一监控,出现问题还能及时发出提醒。

有了这个全生命周期服务系统,持久钟表从单一的钟表制造商转型为时间同步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近三年服务型收入为2379万元、2531万元和3107万元,分别占当年营业收入的30.2%34.7%35%

由此可见,发展服务型制造目的,就是要推动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同样尝到服务型制造甜头的还有小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从“产品+服务”模式转型为“智能产品+信息增值服务+生态链服务”模式的小米,围绕核心产品智能手机持续做品类扩展,共投资了100家生态链公司,推出了小米盒子、小米电视、小米路由器等200多款新产品,实现了智能硬件制造向智能硬件生态服务商转型。2017年,小米生态链实现营收200亿元,小米物联网平台联网设备达8600万台,为全球最大。

事实上,发展服务型制造,是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打造中国制造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途径。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在于产业门类全、产能大、价格低,能够以较高效率为全球市场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瓶颈是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仍然较弱,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总体处在中低端。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企业拓展产品服务能力、提升客户价值,将推动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另外,,发展服务型制造亟须探索建设新型的创新载体,应联合“政产学研用金”等机构,以市场为导向,将创新载体打造为集合业态分析和企业案例研究、商业模式创新设计、企业“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等功能的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研究和公共服务平台。

、发展服务型制造不足

虽说发展势头喜人,但仍存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20167月,工信部等部门印发了《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以来,工信部已经认定了3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60个示范项目、30个示范平台、总计三批110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辽宁、江苏等近20个省市区还制定了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政策文件,我国服务型制造发展势头喜人。

不过,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依然制约着服务型制造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制造企业普遍存在重生产轻服务现象,对发展服务型制造的重要意义和现实路径都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调查数据看,我国机械行业78%的企业服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重不足10%,仅6%的企业服务收入占比超过20%,这和全球制造业26%的平均值差距较大。

目前一些行业领军企业和特色优势企业已将研发设计和整体解决方案等作为重要业务,但大部分企业仅能提供安装或维修等基本服务。此外,尚未形成有效的技术支撑和政策支撑体系,配套的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服务型制造的发展需要;还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服务型制造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突破人才制约问题。

五、发展服务型制造着力点。

“沿地图,一定找不到新大陆

工业时代会关心价格(交易价位),通常判断的是成本、规模与利润三者的关系消费者如果觉得划算就购买,反之就拒绝购买。但数字时代,人们核心关注的是使用价值,回归到最本质的求上不再为其他的东西支付。工业时代大家看到的是大众市场而数字时代就是绕一个人做到极致,看到的是细分市场

企业要将服务放在首位,服务与业务相比,服务更为重要,业务创造基础价值,而服务创造核心价值。为此所有企业都要提高服务能力,要从组织和人员诸多方面进行调整,强化企业对用户全程全方位的服务能力。

1要培育产业融合发展的观念,构建一体化的产业政策体系,消除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在税收、金融、科技、要素价格之间的政策差异,降低交易成本等;

2要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成为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的黏合剂;

3要树立产业性生态系统观念,打造一批服务型制造平台和共性技术平台;

4要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进行试点,发挥示范企业引领作用,带动产业组织方式及商业模式不断创新。

目前我国的服务型制造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一批制造企业积极向服务环节延伸,新兴的服务型制造企业不断涌现。像华为的整体解决方案、上海电气的总集成总承包模式、海尔的服务型平台、山东如意的全产业链服务型制造模式、深圳怡亚通的全程供应链整合服务创新、天津超算中心打造的服务型制造平台等,已经在引领中国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2019510日至12日,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应邀为北京大学MBA运城班学员专门讲授了《企业管理创新与转型升级》精彩实战课程,因其内容独到贴切、生动形象、案例丰富、实用性强而受到广大学员欢迎,其中讲到了企业未来发展的7大趋势值得借鉴

1、过去靠员工体力,未来靠员工脑力;

2、过去靠员工加班,未来靠员工创新;

3、过去靠老板魄力,未来靠团队魅力;

4、过去靠金钱驱动,未来靠使命凝聚;

5、过去靠经验管理,未来靠流程复制;

6、过去靠产品独步,未来靠服务横行;

7、过去靠关系人脉,未来靠资源互联。

今天代和改变行业的并不都是大企业,更多的是小企业大企业往往倾向于守住自己原有的优势、不重新定义是小企业在重新定义行业。而一旦行业被重新定义,大企业会很快遭遇到巨大的挑战,小企业反而涨势很猛。

数字化生存时代市场变化对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提升格局和效率,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将盈利模式由单纯的产品运营环节向更高附加值的价值链服务模式转变,如此方能提高客户粘性,获得最优市场红利!

由此可见,不一样的数字时代,战略思维逻辑不一样的

事实上,制造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种问题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思维僵化和固化!数字化生存时代市场变化对企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提升格局和效率,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将盈利模式由单纯的产品运营环节向更高附加值的价值链服务模式转变,如此方能提高客户粘性,获得最优市场红利!

著名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说过,要想做好生意,企业未来要掌握6种技能:设计感、讲故事的能力、整合事物的能力、共情能力,还有你需要会玩,你需要找到意义感。简单说,2040年,当我们和美国的人均GDP平等的时候,活的很好的人应该是这样:有品位,会讲故事,能跨界,有人味儿,会玩儿,而且有点自己的小追求。

显然,制造企业只有把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策略贯穿于每一个营销环节,再把它整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出系统的力量。因此,用户主导企业经营已势在必行。供不应求时期,企业以产品为王;供过于求时期,企业以渠道为王;产能过剩较大时期,企业以用户为王,用户为王是企业经营最重大的转变。

为此,企业必须从现在起,进行深化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这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市场化,激活用户,以用户为中心经营企业,为用户创造最好的价值,特别是解决用户的“痛点”;二是内部市场化,激活员工,以员工为主体经营企业,建立大公司小团队的经营机制,以最小的经营单元直接面向市场。

面对当前的困难和挑战,企业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呢?

除了政府不断出台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外,关键还是在企业自身的创新发展、规范管理。就是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当前那些成功企业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就是“四化”。

一是全球化。全球化不仅是生产要素、市场、产品和服务的全球化,更是规则、标准的全球化。只有站在全球的高度,瞄准世界领先的规则和标准开展创新、加强管理,才有可能提升自己的实力,竞争制胜。

二是数字化。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不仅可以使这个世界变得“赤裸裸”,而且可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就是人们常说的“互联网+”。当然,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催生新的业态、新的产业和新的商业模式。

三是法治化。依法治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企业要把生产经营做好,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守法诚信。实际上,由于经济全球一体化,以及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企业必须守法诚信经营、治企、维权。这不管是在企业层面来看,还是在社会层面来看,就是一种转型。

四是精益化。现在的消费者,追求的是产品、服务的高品质和高效益。这或许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重要的初衷。要把企业做好,很重要的就是要在专业技术、生产流程等方面做精、做专,确确实实有别于他人,超越竞争对手。当然,在经营组织方面,也要确实做到位,不断提升管理效率。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指出,未来企业必须在创新基因优化生存上下功夫,必须明白6大营销趋势:

1、要重视新兴人群对产品的个性定制和情怀利基;

2、要重视社会化营销,建立生活一体化生态系统;

3、要考虑市场碎片化、场景化、平台化的趋势

4、企业成为内容生产者,重视体验互动和思维进化,认知盈余是新时代最大的红利;

5、关注终端的精神消费与员工价值考核;

6、要关注县域和乡镇经济

现如今资源整合模式创新和营销模式创新显得尤其重要,打破既有的价值观念和传统的思维模式,把加工交给别人,自己跑市场、树品牌、整合产业链、建构价值链。企业要不断以跨界思维提升销售力与市场力,要进行有效扩张,将营销进化和体验优化放在市场最前线,企业家必须让你自己和你的团队在创新的过程中动起来,企业内部流程和管理方式的改变也是创新,要让企业维持动态,在春天到来的时去迎接新的挑战,为未来的发展蓄积力量。

 

 

于斐老师,著名品牌营销专家,美国《福布斯》重点推荐的营销实战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中国十大杰出营销人,中国养生品牌策划第一人,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等8家权威媒体和机构认定的“中国品牌建设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团中央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创业导师,“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设计”项目召集人,《中国证券报》特约品牌顾问,中国《品牌》杂志首席专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最具影响力营销策划100人,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健康科技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首家省级品牌学会重庆市品牌学会专家委员。

二十多年的营销生涯,成功服务过几十个著名品牌,其领衔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是“中国管理咨询行业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现专业致力于品牌策划、实战培训、公关传播、新闻营销、招商代理、市场推广等营销服务,出色的企划力、整合力、执行力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于斐老师根据自身在外企、国企、民企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资深阅历,长期致力于把低成本实战营销理论上升到实践和方法的高度,在行业中率先倡导了几十个在全国深具影响的营销策略和商业模式,创造了可观丰厚的物质和社会效益。受到了《欧洲时报》、《亚洲新闻人物》周刊、新加坡《联合早报》、日本《东方时报》、欧盟-中国经济合作组织(CEEC)、《环球时报》、《香港商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澳门莲花卫视等海内外媒体的重点报道,其营销案例多次入选美国《福布斯》和美国科特勒营销集团《中国营销创新文库》。

于斐老师微信:yufei-1966   

于斐老师认证微博:@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 

于斐老师联系电话:13906186252

 

个人简介
于斐先生,著名品牌营销专家,美国《福布斯》重点推荐的营销实战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CEO,中国十大杰出营销人,“中国品牌建设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客座教授,国务院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
每日关注 更多
于斐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