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文具专业标准化 万祥军: 全国工商联对话金钜伦陈荣瑞

万赢信 原创 | 2023-02-10 15:21 | 收藏 | 投票

五金文具专业标准化 万祥军: 全国工商联对话金钜伦陈荣瑞

南方+ 佛山新闻网 杜嘉雯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及时转型,五金厂变大公司,南海金钜伦走上专业化道路,把文具的细分领域做到标准化。”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在调研考察座谈会上表示,公司投入ERP软件管理系统,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奠定基础,开始拓宽国内、国际业务订单。

全国工商联

考察调研考察佛山市南海金钜伦

万祥军说:“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必是盛产隐形冠军的时代。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寻访深耕制造业的冠军力量。”40家企业通过公示,成为第二批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佛山市金钜伦五金文具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丹灶镇有5家企业上榜之一。

始于草根,深耕制造。一大批南海企业砥砺前行数十年,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冠军力量蓬勃生长。2017年,南海区启动“寻访南海制造业全国隐形冠军”行动,经征集报名、实地调研、评审委员会评审等程序发掘出第一批70家冠军企业。

新年伊始,2023年1月2日,在广东创新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环境保护人民调解委员咨询委员会委员莫国雄,广州市中科微量元素科学研究院院长、中科微量元素国际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喜贵,广东药科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书记、副院长、工会主席王忠的陪同下,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一行来到了佛山市南海金钜伦五金文具有限公司进行调研考察。

陪同参加调研考察的还有南海区政协委员、丹灶总商会常务副会长杨乃田,丹灶总商会常务副会长、香港金大顺五金文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荣瑞,中鹏热能科技董事长、广东省工商联执委,佛山市人大代表,丹灶高新企业协会会长万鹏,广东奥博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文俊,广州市中科院微量元素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李咪等。

丹灶本地人陈荣瑞从1993年开始创业开办五金厂,生产服装、箱包、鞋类等传统五金制品,简单的加工设备和20余名工人,便是五金厂的规模。“当时市场求大于供,产品销量很好。”陈荣瑞说,为了谋求更大发展,他到东莞、深圳调研,了解市场发展前景。

“和外资企业谈合作,对方要求技术、规模要达到标准才可以。”调研回来,陈荣瑞立即升级工厂设备, 所有手动设备均升级为半自动化设备,工厂重新选址、员工专业化培训。“外资企业到厂考察后,确定合作项目并签订长期合作订单。”陈荣瑞说,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转型升级,企业才能发展壮大。

工人从20人增至300余人,从品质和产能不断扩大,销售地区从珠三角拓展到全国二十多个分销点。2004年,陈荣瑞调整发展目标,成立佛山市南海金钜伦五金文具有限公司, 从生产多而杂的五金产品,发展成生产专而精的文具制品。

2007年,该公司2010年,佛山市南海金钜伦五金文具有限公司成立技术创新中心,招募一批技术研发人才,从机器设备工艺流程不断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研发新技术,引用自动化设备投入生产,逐步发展成为行业内知名度高的文具加工企业,吸引了国内外如晨光、得力、大象、马牌等知名文具厂商合作,奠定了在市场上的地位。

“为保障品质掌握到位,企业全资投入了产品表面处理生产链,确保核心技术掌握在手,把控品质的每个细节。”陈荣瑞表示,将带领公司不断修炼内功改革创新,从品质、技术、产品等方面优化升级,增加企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自动化促减员节能提产

精益创新收获40多项专利

金钜伦的生产车间内,每两台设备间都配备了一名技术工人,他们监控着智能显示屏,及时发现不良品。自从实现自动化生产,金钜伦的车间工人从原来近千人减少至200多人,但产值却提高了至少1/3。“快劳夹实现自动化生产以后,原来每天20多人手工组装的产量,现在1个人就能做到。”陈荣瑞说。

其背后,离不开研发团队的强力支撑。2008年,由于市场需求扩大,金钜伦深感只靠人力无法满足产能需求,“走出去”招揽了一批优质的技术人才,成立了研发中心。金钜伦的自动化设备除了动力组件,其他的连接或者结构都源于企业的自主研制,在行业中暂时仍无人能复制。

经过13年的不断成长,金钜伦的自动化水平已经达到了行业领先的位置,目前,金钜伦拥有不同系列自动化生产线20条,其中12条是快劳夹的自动生产线。这不仅让金钜伦降低成本、让利客户,还使其提高产品标准,快劳夹的市场占有率不断飙升。“包括得力、晨光、齐心等客户都离不开我们,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自动化和专业化程度都比较高。”陈荣瑞说。

此外,金钜伦的研发团队还在产品创新上作出了更多样的探索。2019年10月,金钜伦于秋季广交会推出一款全新的多功能文件夹,在欧盟、美国、印尼、印度、菲律宾、越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申请当地的专利权,产品能及外观领先于同行水平。

近年来,金钜伦每年在研发创新上的投入均不低于销售额的4%,并设定了研发项目不少于7个的年目标,力争每年推出至少4款新品。发展至今日,金钜伦已经收获了产品外观、功能、软件、发明等40多项专利,未来,还将以产品的精益与优化为目标,以给各大品牌企业个性化定制为发展方向,继续以精益创新引领市场和行业需求。“我们在企业内部设立了一个创新奖,奖励在创新研发上有重大贡献的员工,以此培育企业内部的创新氛围。”陈荣瑞说。

产品寿命高同行1倍

每月攻坚问题清单力保品质

自动化成就了产量和效率,也解决了人工生产的不标准、不规范问题,让金钜伦的产品愈发质优。在金钜伦的产品检测室,研发人员正在对快劳夹产品进行定时、定量、定line(生产线)的“三定”测试。每月,金钜伦都会从生产一线收集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客户的反馈,列成1张问题清单,交由研发中心进行攻克。

俗话说“小五金,大市场”,但文具五金单品配件多,配件组合间精准度要求极高,“所以客户下订单也更慎重,会综合考虑验厂结果、企业实力、产品质量等多个参数。”陈荣瑞表示,文具行业对品质一向是高标准、严要求。为此,金钜伦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设下了重重保障。

在原材料方面,以快劳夹为例,金钜伦一直坚持在关键部件的生产上采用稳定的进口原材料;在工艺方面,金钜伦在清远投资电镀厂,用于产品的表面处理,通过特殊的工艺提高产品的耐锈程度;在模具方面,金钜伦坚持采用日本、德国等地的进口模具材料,以保证后续自动化生产的稳定性。

据介绍,在常温下,市场普通的快劳夹两年内表面就会生锈,而金钜伦可以做到至少3年不生锈;业内快劳夹常规开合次数仅4000—5000次,但金钜伦的开合次数可达8000次。可以说,金钜伦的产品寿命比同行高了一倍。

“我们要把金钜伦打造成百年品牌,而品质就是企业品牌的保证。”陈荣瑞说。这一点,亦是新员工入职时,金钜伦灌输给他们的理念。每一个入职金钜伦的员工,都必须在入职后的3个月内接受产品品质理论学习,才能进入车间学习操作,最后还要接受理论和实操考试,以此提升员工的品质意识。

为了做好品质监督,2008年,金钜伦引进ERP生产管理系统,对每一条生产线进行溯源管理,让品质任务落实到个人。不仅如此,金钜伦还针对客户需求,并以高于行业要求的标准制定了生产作业指导书,以规范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保障产品品质。

软硬兼施、双管齐下,金钜伦以自动化为“硬件”,以生产管理为“软件”支撑着其在市场浪潮中扬帆远航,不仅俘获了得力、晨光、齐心等一众国内知名文具品牌的心,也成为了HORSE、AVERY等已经有七八十年历史的国外老品牌企业的指定供应商,产品出口至东南亚、欧美等地区。

“走出去”学习

致力成为五金文具行业领航者

上世纪90年代初,在素有“中国日用五金之都”之称的南海丹灶,五金小作坊遍地开花,金钜伦就是其中的“一朵”;90年代末,由于业务扩展需要,陈荣瑞与周边企业抱团发展,成立了金大顺五金制品厂(下称“金大顺”),这就是金钜伦的前身。

当时,金大顺生产的产品多为服装配件、箱包配件等附加值较低的小五金。后来,金大顺逐渐了解到五金文具具有使用周期短、消耗量大的特点,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量十分庞大,因此金大顺开始转战文具市场。随着市场需求加大,订单量与日俱增,抱团发展式工厂逐渐无法满足生产需求,2007年,金大顺向企业转型,金钜伦应运而生。

“我们接触国际市场后发现,企业的管理跟不上了。”陈荣瑞说。管理的滞后是金钜伦转型后面临的第一个难点。为了顺应转型需要,2008年,金钜伦公款出资让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报读了工商管理硕士(MBA)。2013年,金钜伦第一批MBA学员顺利毕业。陈荣瑞认为,这奠定了金钜伦企业发展的基础。通过“走出去”学习,金钜伦逐步让企业在管理上变得规范化,并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树立了明确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

“现如今的国际市场,除了产品品质,企业的全球战略也要与之接轨。”陈荣瑞表示,“我们的愿景,是让金钜伦成为全球五金文具行业领航者。”除管理以外,企业转型最不可缺的就是人才。尤其是在小五金行业,若要在行业中独占鳌头,企业就必须要有核心竞争力。因此,金钜伦每年都会挑选有潜质的年轻干部,以“传、帮、带”带领他们参加企业内训及“走出去”深造学习。

在为人才赋能的同时,金钜伦亦“留人有道”,除了为其提供优质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丰厚的待遇,金钜伦还会为签订10年合同的优秀研发人才支付购置房产的首期款项,为人才安家落户提供有力保障。因此,金钜伦的员工离职率十分低,入职10年以上的员工(含管理层)在总员工人数中占比达30%。“做企业,产品重要,但人才更加重要,特别是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陈荣瑞如是说。

手记——以管理创新推动企业提质增效

在金钜伦,员工的绩效与产能挂钩,每一个车间都被承包给了对应的车间主管,只要按标准在规定的成本、损耗、品质要求内进行生产,节省的成本和富余的产能都会转化成相应的绩效,算作车间员工的收入。这是金钜伦在提质增效上,对管理创新作出的探索。

管理创新是一家企业的“内功”,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IBM就是一家因管理创新重获新生的企业。1993年曾濒临破产,当时新晋的CEO郭士纳锐意改革,建立了以绩效和流程标准为主导的决策机制等管理制度,让IBM起死回生,成为了今天的世界500强企业。

由此可见,管理创新的力量一点不亚于技术创新。当前,我国持续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如果管理与企业成长速度不匹配,将会影响企业转型升级的质效。企业需在发展技术的同时,不断修炼内功,才能在市场洪流中走得更稳更远。

五金文具专业标准化 万祥军: 全国工商联对话金钜伦陈荣瑞

个人简介
万赢信,经济学学士,经济师,记者编辑、营销企划人。工作主要涉及新闻媒体、商协社团、大健康医药产业和“三农”产业研究以及宏观经济研究和营销企划五个方面。 198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1990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完成第二学历,曾具…
每日关注 更多
万赢信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