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杂志汇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价值中国网首页 > 杂志汇 > 金融 > 投资客
养老中国:房子,靠得住吗
现实凶猛:“老去”的中国
价值中国推荐 2013-12-06 16:57 投资客2013年第10期 解读此文 收藏此文
每个人都会像片中的桃姐一样徐徐老去,面临死亡;每个人也都会像Roger一样,看着身边的老人缓缓步入暮年,不得不接受生离死别的伤痛。”电影《桃姐》的导演许鞍华曾这样说。
明天我们如何养老?怎么才能让老年人拥有一个幸福祥和的晚年?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经济社会急剧变化的现状,让“中国式养老”面临诸多难题。
日前,国务院对外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将试点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养老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因此,政府推行“以房养老”的姿态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关键在于,以房养老,真的能够成为那一针缓解人们对老龄化社会与养老的焦虑的强心剂吗?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在中国各地之前的试点过程中,“以房养老”久久未见实质性进展。是什么原因,让“以房养老”这个在国外实践效果良好的养老方式,在中国狐疑者众、始终无法真正落地?

  

  如今,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诞下的第二代独生子女们已经长到了可以去打酱油的年龄,而哄着他们长大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已经开始步入老年。与自己多儿多女的爷爷奶奶们不同,第二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只有唯一的子女可以依靠。4个老年人、1对夫妇和1个孩子的“四二一”家庭结构将成为常态。而再过二十年,第二代独身子女成家立业之后,将不得不担起已经老了的中国。“养儿防老”这一乡土中国的伦理基石,将在时代变迁中无奈地作出改变。

  2050 中国将跻身世界“最老"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接近2亿大关的国家,其中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3%,而且,这一比例仍在快速上升。



  摆在眼前的,是一个严峻的现实:中国老龄化发展规模大,速度快,结构复杂,且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据中国人口统计局记载,1980年,我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2009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2011年,中国社会养老金缺口超过1.3万亿元。2012年,中国总劳动力达到顶峰,此后或将迎来快速下降过程;预计在2016年,我国人口开始负增长,2020年,适婚年龄的“剩男”将达到近四千万,由此导致的社会问题愈加严峻。预计到2030年,每年只出生600多万孩子,大国空巢,并非危言耸听。本世纪中叶,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顶峰,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数量超过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的总和。

  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何安瑞说。“目前,全球9个人中就有一人年龄在60岁以上,根据预测,2050年将上升到全球每5人中有一人,而在中国将为每3人有一人。”面对世界人口老龄化,“在社会和经济方面表现积极、老有所养且健康的老年人口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是抓住机遇的关键。” 何安瑞说。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朱勇表示,中国人口总和生育率的急剧下降,导致中国提前迎来人口老龄的挑战。据预测,中国老年人口将由目前的1.85亿递增到2053年的4.87亿峰值,人口老龄化水平由13.7%逐年增加到世纪中叶的35%。中国未来发展的人口基础将是人口老龄化,甚至是重度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逐步消失。

     

  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7%,这个国家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按照一些专家的计算,中国在1999年就已经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恐怕比我们想象的都要早,此后10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冯伟1]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但与中国不同的是,瑞典、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DP(国民生产总值)己达1~3万美元,在全球72个人口老龄化国家中,人均GDP达一万美元的占36%,一万至三千美元的占28%,而我国在2002年人均GDP只有980多美元时就提前进入了老龄化。经济尚处孱弱,却已迈入了老年的中国,步履将更加蹒跚。

  种种数据表明,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必将面临先天不足、又问题多多的老龄化现实,“中国式养老”,能够通过后天补救而形成的社会养老体系,应付未来的挑战吗?

  

  啃老时代,养儿防老不再可靠

  所谓“中国式养老”,是指结合我国的经济水平,基本国情,传统文化,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选择的养老模式。如今,未富先老的中国式养老之路,被概括为养儿防老、退休金养老、以房养老、理财养老等几种模式。

  老人安享晚年需要满足以下几点:健康的身体、充足的金钱储备、适合自己的地方、家人陪伴、生病了有人照顾等。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在几种主要的养老模式中,传统的养老模式诸如“养儿防老”,似乎已无法为这样的幸福晚年“打保票”。 “公务员儿子暴打父亲”“我给儿子当孙子”等报道屡屡见诸报端的今天,极大挑战着传统“养儿能防老”的观念。如今,“啃老”已经成了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很多年轻人就像蚂蚁一样,将父母的资产一点点搬空。不久前,一张搂着老父亲睡觉、赞扬地铁孝子的图片在网上疯传,感动了无数网友,儿子虽然孝顺,但皮包骨的老父亲让人看到更多的是心酸。当孩子的经济状况不佳时,很多父母也很难拥有一个富足幸福的晚年。

  退休金养老也同样正在露出“疲态”——想要安享晚年,完全靠退休金恐怕是不够的。以医保为例,目前我国的医保制度对于进口药、养营药是不报销的,老年人就医如果使用了此类药物,压力山大。

  过去人们的生活成本没有现在高,现如今的老年人晚年生活丰富了,旅游、养生、体检等方面的开销也比十几年前高出很多,因此,如果在退休前没有其它额外养老储备,养老生活质量有极大肯能受到影响,这一现实,也让很多人心里没底。

  理财养老是另外一个现实的解决方案。理财养老最大的好处就是专款专用,一份充裕的养老保险,就好比一把结实的保护伞,保障晚年有无忧的生活。优质退休生活需要的人情往来、旅游消费、学习、健康检查等资金,养老保险都可以满足。此外,适合老年人的理财渠道还有储蓄、国债、基金等,不少金融机构也针对老年人推出各类保本保收益,风险程度低的理财产品。然而,强烈的理财意识,在中国老人群体中并不算普及,

    生活账户、医疗账户、安全账户、旅游账户、个性化需求账户、援助子女账户、紧急预备金账户……对于传统观念来说,如此细分的专业理财知识,相当遥远、麻烦。

    “以房养老”则是一条新路。所谓以房养老,最为人熟悉的一种形式便是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即“倒按揭”。也就是房屋产权拥有者把房子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后者在综合评估后,定期给房主发放固定资金。房主去世后,其房产出售,所得用来偿还贷款本息,其升值部分归抵押权人所有。

    如果有条件、房产用不着留给子女,以房养老理论上倒是一条可行之路。不过,这种模式在中国尚在讨论阶段,并没有真正实施,对有房的老年人来说,目前还只能“望梅止渴”。

    在版面上独立包装成“名词解释:老龄化社会”

责任编辑:cici
投资客最新文章
谁在关注这篇文章
  • 个人名片 张德文
一周排行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