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杂志汇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价值中国网首页 > 杂志汇 > 财经 > 大众理财顾问
私募做公募 蓝海还是难海
价值中国推荐 2014-02-25 22:12 大众理财顾问2013年第8期 解读此文 收藏此文

  

  文/朱世杰

  资管战国时代正在开启,随着6月1日起实施的《新基金法》开始实施,私募基金公司从事公募业务变成事实。私募基金公司中,除了目前在公众视野中甚为高调的星石以外,凯石也正在积极的开展公募业务。而重阳、朱雀、民森、金中和等符合发行公募条件的私募,则表示尚在观望之中。券商申报公募业务资格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两大优势



  从有基金牌照就能赚钱,到目前公募基金公司已经有83张基金牌,到符合要求的私募公司和券商也可以发行公募基金,基金牌照大开放的趋势,虽然给予了各类资产管理公司平等的权利去开展业务。但是对于新的参与者来说,有牌照就能赚钱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公募与私募的游戏法则并不相同,私募是否能快速适应?

  基金经理明星效应

  私募基金行业的掌门人,多为曾经公募基金行业的明星基金经理。自2007年,江晖、田荣华、赵军等第一批公募基金经理转投私募之后,公募基金连年“失血”,从基金经理到总经理级别,出走人员越来越重量级: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总经理莫泰山、华夏基金的头牌王亚伟、固定收益部投资总监杨爱斌、投资副总监孙建冬等。近日又有华夏基金副总经理刘文动、嘉实基金的股票投资部总监刘天君,博时总经理何宝也相续离职。这些原公募明星基金经理的团队如果能发公募,在与银行的沟通上,对公募客户的影响力上,都有一些先天优势——明星效应。

  股权优势

  相比公募、保险、券商,私募的背景实力往往显得单薄。虽然私募基基金的股东实力不够雄厚,但是私募基金公司的掌门人,往往是这家基金公司中的大股东,其他的核心人员,也持有公司一定份额的股权。相对于券商、保险、公募的从业人员来说,私募基金公司更有动力去做好投资,团队的稳定性更强。

  三大挑战

  在这一个赚钱似乎越来越难的行业里,私募发公募面临着以下挑战。

  维护好不同客户的利益

  如何维护好两块不同的客户的利益,配置投研资源,以及进行投资上的隔离,避免出现先买先卖等情况,是所有资产管理公司最容易被质疑的问题。按照规定,公募业务在投资决策流程上必须完全独立,私募的投资部分必需分成两个独立的部门,建立防火墙,分别管理公募业务和私募业务。

  编制上的分制,或许并不足以让投资人信服。在基金公司,公募专户与公募基金之间是否有利益输送问题,也常被质疑。对于公募公司来说,公募基金巨大的规模是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加上公募基金公开的业绩,可以达到名利双收的效果。在投研和营销团队配置上,公募公司倾向于将最优秀的资源,最好的基金经理配置在公募业务上。而私募的情况则可能不同,如何协调公司有限的资源,维持原来成熟的私募业务,和推动新公募业务的成长,是私募公司开展公募业务首先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迅速地拉动规模上升

  公募和私募的主要盈利来源不同。私募基金普遍规模较小,一般一家公司仅管理几千万到几个亿,能有几十个亿的规模已属大型私募公司,而且固定管理费较有限,每1个亿的管理规模,每年仅能贡献几十万元的收入,通常难以维持一个正常公司的运作。但私募基金有一块重要的收入是20%的高水位业绩提成,假设1个亿的规模,每上涨10%,便能提供200万元的收入。对私募来说,规模当然重要,但业绩更是基础,业绩不仅能提供20%的高水位业绩提成,由于私募的投资人都是单笔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单笔投资大,人群成熟,对业绩比较敏感,很快就会用脚投票。

  对于公募基金来说,收入则是完全来源于固定管理费。拿股票型基金来说,不需要给发行平台支付费用,公募基金所获得的固定管理费较高,而且目前公募基金公司的平均管理规模是399亿元,依靠规模带来的盈利非常可观。

  私募要发行公募,意味着要配套完善的中后台,配套相关营销人员,及可能的投研扩张。人员、设备、场地的扩张,及公募没有业绩报酬费的现实,将进一步凸现规模的重要性。公募公司一般股票型资产管理规模至少要达到100亿元以上,才能实现盈利。截至5月31日,还有8家公募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在10亿元以下,见图1。私募发行公募基金后,如何迅速地拉动规模,如何制定渠道和直销策略,通过直销,银行,券商或独立第三方基金销售公司推动销售,如何与现有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当面或错位竞争,也是当务之急。

  图1  公募基金规模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截至5月31日,下同。

  创造和维持好业绩

  无论是私募还是公募,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拿出优秀的业绩来留住客户。

  虽然银行可以为基金的规模做出重大贡献,但这样的状况或许并不能持续。回首2007年的鼎盛时期,公募基金的首发规模动辄超过100亿元,比例配售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然而随着公募基金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多,公募基金的首发规模每况愈下。今年2月以来,公募基金的平均发行规模维持在20亿元上下,股票型基金的规模更是只有几亿元甚至几千万元。

    公募基金的募集还有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现象,即首发规模往往较大,而以后就很难再有成长。据好买基金统计,自2005年以来,仅有23%的基金目前的存续规模超过其首发规模,见图2。虽然这与银行往往只注重对新基金的销售有关,但是好业绩无疑能让其突出重围。今年以来,以上投摩根为典型代表的专注于主动管理股票型基金的公司,由于业绩持续优秀,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规模效应,仅今年一季度,上投摩根的资产管理规模就增长了116.26亿份。

    图2  基金存续份额与首发规模差值

    在国外,基金的首发规模一般较小,而在日后优秀的基金则能依靠业绩慢慢长大。预计未来国内的基金募集模式,也会越来越向国外靠拢。私募在过往以打绝对回报牌吸引客户,在业绩上追求的是中长期的收益,对于短期的排名却关注不多。私募面对的客户群体是高净值客户,在营销过程中也往往有投资顾问进行沟通,投资者还可通过参与基金经理路演,深入了解基金的投资逻辑。而对于公募的散户投资者来说,业绩排名便成了最直接的基金选择标准,加之公募的仓位限制,私募做绝对收益的那一套在公募中不适用。发行公募产品后,私募公司将从追求绝对回报,再回到追求排名和相对回报,私募能不能用业绩证明自己?

责任编辑:Karen
大众理财顾问最新文章
一周排行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