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杂志汇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价值中国网首页 > 杂志汇 > 金融 > 英大金融
债转股,且慢且行
价值中国推荐 2018-03-20 14:50 英大金融2017年第10期 解读此文 收藏此文
万亿签约金额,千亿落地金额。

  与去年此时,债转股刚推出时的热闹相比,此番景象多少显得有些落寞。

  文  |  本刊编辑部

  万亿签约金额,千亿落地金额。

  与去年此时,债转股刚推出时的热闹相比,此番景象多少显得有些落寞。


  尽管我们采访的多位人士表示,个中差异正是债转股市场化的体现,不必过于纠结。但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近期的一份调查问卷则显示,60%的银行对债转股持观望态度,银行的谨慎犹豫之态尽显。

  这在情理之中。一方面银行的债权多分布在各分行中,债权尚能按时收息,转股之后则多是未知,利润考核指标不允许它们“冲动”;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和《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都规定,银行被动持有股权的资本占用,两年内风险权重为400%,两年后是1250%,高资本占用,也让银行倍感“持股不起”。

  即便市场化规则下应是“你情我愿”的道理,但一众资质不错的高负债企业等待“江湖救急”,银行不能“视而不见”,毕竟金融与实体是“你好我也好”的一种关系。带着自己的有股权投资的平台公司或者债转股专业化子公司,各大银行多以并表基金的模式投入到这场市场化债转股中。

  是的,按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银行与其他第三方实施机构合作的意愿并不强烈。毕竟,债权一旦卖出,股权收益如何就没有银行的事儿了。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债转股的“大拿”,历经上一轮的洗礼,手握资金、资源与专业优势,对银行的“灭灯”行为并没有多少介怀,以定增这种资本市场已经成熟的方式(在债转股模式中表现为发股还债)投入其中,毕竟这轮债转股,去杠杆最重要,何种方式不重要。

  当然,这一轮债转股也催生了一股新生力量——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主打所在省份的不良资产处置业务。就这千亿落地金额看,想必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贡献不多,但重要的是不良资产处置的牌照拿到了,说不定也能就此走出一条类似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康庄大道呢?

  千亿落地金额下,实体经济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目前债转股签约及落地项目集中在钢铁、煤炭、化工、有色等资源和周期性行业,机床、造船等关系经济转型升级、有发展前景但债务负担沉重的企业,颇有些“不被重视”,签约项目严重不足。

  《英大金融》2016年5月刊曾推出《寻路债转股》系列,对彼时行将推出的债转股进行理论探讨。再论债转股,我们甩掉理论上的套路,从这一年的实际出发,只谈问题和对策,至于债转股的“意义”,则留给时间来证明。

  这里,你会看到一些观点上的冲突,这也是债转股市场化探索中的一个侧面反映。我们仍想说,债转股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各方都有诉求,请给各方一些谈判的时间;债转股也不一定是“灵丹妙药”,它只是降低企业财务杠杆的方式之一,效果如何取决于企业自身实力。

  (本文由本刊记者张琴琴执笔)
责任编辑:Karen
英大金融最新文章
一周排行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