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杂志汇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价值中国网首页 > 杂志汇 > 金融 > 英大金融
信交风潮案中案
价值中国推荐 2018-06-28 16:20 英大金融2018年第2期 解读此文 收藏此文

  席上珍案是上海信交风潮的缩影,背后隐藏着委托理财的纠纷。一个如花似玉的新女性的离去令人扼腕;一个前途光明的企业家的“消失”同样也让人深思。

  文  |  吴福明

  1922年9月的一天傍晚,上海商报馆经理汤节之请同仁外出吃晚饭时,22岁的女秘书席上珍在经理室拉电线香消玉殒。


  随后,席家控告汤节之“骗取巨款,诱逼作妾,计迫身亡,盗毁冤单”,而汤节之则在法庭上大喊冤枉。案件扑朔迷离,案中有案,事情还得从两年前说起。

  席上珍是个颇有品位的现代新女性,英文流利,还写过小说。1920年12月,经其表兄举荐,席上珍到商报馆任书记员,月薪为20元。此时,交易所与信托公司在上海滩开始骚动。1921年春夏间开始,各行各业争开交易所,信托公司则模仿交易所,把自己公司的股票当作在交易所投机的筹码。相比交易所而言,信托公司容易开办。狂热时,信托公司股票尚未发行,仅凭一张认股收条,居然也有买卖市价。当时有报纸不无讽刺地称,“一二星期之时间骤然组织伟大之信托公司七、八家,其资本自数百万至一千五百万不等……”

  汤节之岂肯错过这场金融“盛宴”,开交易所不成,转而求其次,1921年5月间,汤节之与二十多位友人发起筹办中国商业信托公司。股本500万元,每股12.5元,先收25%。中国商业信托公司与沪海证券交易所结成“联盟”。公司章程规定,持有10股信托公司股票可买1股沪海交易所股票。

  作为发起人之一,汤得到2500股,除自己留有1500股外,尚存1000股。其时,信交热潮正炙,股票常由发起人包售,所以发起人常常被人“包围”。汤便将余股“分”给报馆部分同仁。

  席上珍此时也被股票热潮所感染,1921年6月间,她拿出母亲的私房钱,并向朋友借款,先后三次向汤节之购买中国商业信托公司股票400股,共5000元。

  半年之后,股市逆转并很快崩溃。信交公司纷纷倒闭,交易所只剩下6家苦撑,12家信托公司只有中央信托与通易信托得以幸免。席上珍购买的中国商业信托公司股票几无价值。由于大部分资金是借来的,股票涨得好时,席没有及时脱手,眼下股票成废纸,债务人找上门来逼债,席上珍一时想不开,于1922年6月27日、1922年7月2日,先后两次在商报馆服饮安神药水试图自杀,都被汤节之救活过来。在1个月后的8月19日,汤节之向席上珍出立5000元借据,在借据中记载分三年偿还5000元于席上珍。席的情绪似乎平静下来,汤也放下心来,未料20天后,便发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风潮来临,报纸上三天两头刊登投机失败的新闻。与之相比,席案更具冲击力。社会舆论大多同情席上珍,强烈谴责汤节之的“卑劣行径”。

  庭审中,席母出示两份证据:汤节之签名给席上珍的股款收据与5000元借据,指控汤节之诱骗女儿购买股票,女儿付款后并没有拿到股票,汤节之“骗取巨款”,并欺辱女儿。

  汤节之坚称,自己没有欺辱席上珍,席上珍的死是由于其投机失败,被债权人逼迫所致。是席上珍自愿购买股票,其时已经照数交付席上珍所购的股票。他所立的“5000元借据”是出于帮助席上珍应付债务人的救急之举。

  上海地方检察厅认定席上珍是因“款洋被骗,自缢身亡”,“汤节之无迫害情事”,“诱逼作妾、盗毁冤单两层,并无切实证据”。1922年11月25日,检察厅质疑汤利用发起人身份来“招股”的合法性。以诈骗罪对汤节之正式提起刑事诉讼。半月后,上海地方审厅在一审中判处汤节之三年有期徒刑。

  汤节之不服,在原审上海地方审厅上诉。并请李姓律师为之辩护,控辩双方围绕公司发起人能否直接招股,收据为发起人而不是公司出具是否合法等方面展开攻防。李律师认为第一次二千元收据载明了股份数目、价格,汤没有交付股票确属违约行为;但中国商业信托公司股票可由公司发起人包销,且他确实持有2500股(尚余1000股,并非虚构),不存在诈骗,《公司律》与《信托公司章程》并无禁止股份转让之明文规定。

  法官依据席并未按照公司章程成为中国商业信托公司董事或者监事,质疑汤并未在1922年1月按期交付给席股票。对此,律师批驳,公司章程中规定有资格成为被选举人不等于就一定能成为董监。

  而席上珍曾经的商报馆同事应季审则证实,1921年12月曾受席上珍委托,将席所持中国商业信托公司股票拿到上宝银行抵押400元,抵押收据上由其亲书“席上珍”三字。应季审还爆料称,由于股价暴跌,上宝银行将席上珍所抵押的股票平仓,只得款55元,如今的损失只好自己兜进。

  但上海地方审厅仍在二审中驳回汤节之上诉,维持一审。汤节之仍不服,到江苏高等厅再上诉,此后,席案几经波折,汤节之放了又关。一直到1929年才从监狱获得释放。

  席案是上海信交风潮的缩影,一个如花似玉的新女性的离去令人扼腕;一个前途光明的企业家的“消失”同样也让人深思。
责任编辑:Karen
英大金融最新文章
谁在关注这篇文章
  • 个人名片 张文杰
一周排行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