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中国 - 财经商业新媒体
杂志汇
正在读取登录信息...
价值中国网首页 > 杂志汇 > 金融 > 国际融资
贵州:数字经济推动后发赶超的魅力(3)
价值中国推荐 2018-09-04 17:11 国际融资2018年第4期 解读此文 收藏此文

    记者:在中国,各级政府部门掌握的数据最多,但这些数据通常都在各自系统内流通,彼此较难实现数据交换,这也被认为是中国推动大数据战略的难点之一。而贵州省政府专门做出规定,除有特殊需求外,贵州省所有省级政务部门将不再自建机房,为政府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开放和利用提供了条件。这也为全国做出了示范,使得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再是一句空话,非常值得在全国推广。

    李汉宇:大数据技术好就好在有利于树立监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形象。虽然监察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运行的封闭性、单向性和特殊性,但是在当今开放发展的大社会背景下,亟须监督问责工作的透明性,这既是现代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需要,也是社会和群众的期盼。而大数据的开放性、高效性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需要,它所生成的移动化社会场景的海量数据,充分释放了群众和媒体监督的正能量,使体制内外、线上线下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络,构建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良性互动的监督问责的新模式,有利于形成自我监督+社会监督“双轮互动”的理想态势。

    记者:数据资源的获取恐怕也不能仅仅依靠监察部门自有的数据库吧?


    李汉宇:数据资源稀缺是大数据应用的主要瓶颈。目前,纪检监察机关自建的相关数据库存在显而易见的局限性,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准确识别真正的廉政风险,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纪检监察系统封闭、单向、粗放的治理格局。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建议国家监察机关总结推广贵州经验,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特别是社会公共服务生成的移动化社会场景海量数据,充分释放群众和媒体监督正能量,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良性互动的监督问责的新模式,依托大数据思维和技术,构建监督工作大平台,为监察体制改革开好局,起好步。

    加快大数据与农业深度融合,实现精准扶贫

    记者:贵州是中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十三五”规划期间,贵州最大的发展战略是“大扶贫大数据”,贵州推出的“扶贫云”平台,探索出“互联网+”扶贫新模式,针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对象,对症下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能否请您就此谈谈工商联所为。

    李汉宇:2018年1月,全国工商联在贵州召开了东西部对口帮扶与消费扶贫的启动大会。贵州生态好、环境好,拥有生态产品、绿色食品的优势,在进入消费扶贫时代的当下,非常需要东部发达地区更新扶贫模式,到贵州购买扶贫企业、合作社生产的生态产品、绿色食品。由此贵州推出了一个叫“黔货出山”的活动,希望让贵州的优质农产品风行天下!现在这个活动已初见成效。比如贵州有七百万亩茶园,茶叶的品质很好,销售也很好,光靠茶产业就能让几十万农民脱贫致富,目前正在按照欧盟标准建设生产基地,打造品牌。贵州也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吸引更多的企业通过扶贫做产业。

    记者:贵州在加快大数据与农业深度融合,推动农业向生产管理精准化、质量追溯全程化、市场销售网络化融合升级方面有哪些具体方案?

    李汉宇:第一,推进农业生产管理精准化。加快构建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实现现代农业生产实时监控、精准管理、远程控制和智能决策。重点实施农业脱贫攻坚专项,加快实现贫困农户建档立卡数据与农业生产数据的共享互联。建设农业产业脱贫攻坚大数据库和大数据平台,基于遥感监测、地面调查、网络挖掘等技术,构建“天空地人”四位一体的农业大数据可持续采集更新体系,夯实农业大数据基础,实现农业生产数据的关联整合、时空分析与智能决策,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脱贫。

    第二,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运用大数据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形成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质量有保障、责任可追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重点实施食用农产品质量追溯专项,聚焦茶叶、蔬菜、水果、禽蛋等特色产业,利用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通过农产品二维码,实现农产品产地、生产单位、产品检测等信息追溯查询,逐步纳入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第三,推进农业市场销售网络化。积极培育农村电商主体,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商应用能力,建设信息开放共享、数据互联互通的农业电商公共服务系统,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网络化运营体系,破解“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难题,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重点实施农村电商培育专项,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中信国安等电商平台合作,用好贵州电商云、贵农网等电商平台,建立产地仓等直采模式,发展绿色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线上定制、线下送菜到家的农产品销售服务新模式,加快特色农产品线上推广和线下融合。

    记者:从2018年到2022年,贵州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李汉宇:从2018年到2022年的五年间,每年建设10个融合标杆项目,实施100个融合示范项目。2018年,带动150户农业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优化整合10个规模化农业物联网基地,建设50个农业企业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成一万个农村电商服务站。到2020年,带动500户农业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优化整合50个规模化农业物联网基地,建设200个农业企业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实现行政村电商服务站全覆盖。到2022年,带动一千户农业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摄影杜秋)

    

    李汉宇,1985年7月参加工作,民建会员,一级高级法官,二级律师。现任贵州省政协副主席、贵州省工商联主席、贵州省总商会会长。

    作为法律资深专家,他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等发表了十多篇集法学理论与参政议政实践于一体的文章,如《不能以“国家利益”的名义损害农民利益》等文章,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在2018年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他提交了《关于中央企业加大对贫困地区产业项目投资力度助推脱贫攻坚的建议》、《关于建立国家公务员住房廉洁保障制度的建议》、《以预算法定保障编制法定,切实治理超编乱象》等提案。
责任编辑:Karen
1 2 3
国际融资最新文章
谁在关注这篇文章
  • 个人名片 张玲
一周排行
最新资讯